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主動權益基金2024排名落定 績優基金多持倉通信與電子
2025-01-06 記者 羅逸姝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主動權益類基金2024年業績日前正式塵埃落定。數據顯示,相比2023年,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回報率提升,但分化依然較大。2024年獲正回報的基金數量佔比超過六成,業績表現最佳的産品回報率超69%,首尾業績差超100%。從持倉情況來看,績優基金多重倉通信、電子等科技板塊。規模方面,與前兩年類似,10億元以下“小而美”基金産品在業績方面仍佔據突出優勢。

  主動權益基金首尾業績差超100%

  縱觀2024年A股市場表現,主題快速輪動貫穿全年行情。據Wind統計,截至2024年底,上證指數、創業板指的年漲幅均超12%,深證成指全年漲超9%。行業方面,在申萬一級31個行業指數中,共有21個實現上漲,其中銀行、非銀金融、通信三大行業指數漲幅領先,年漲幅達到34.39%、30.17%、28.82%。此外,家用電器行業指數漲逾25%,電子、汽車等5大行業指數漲逾10%。

  伴隨着市場回暖,主動權益類基金(含普通股票型、靈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不同份額合併計算,下同)的整體業績相比此前也有所提振。Wind數據顯示,在全市場4505隻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共有2765隻基金的年度回報率為正,佔比約為61%,遠高於2023年。

  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排名也隨之出爐。數據顯示,摩根士丹利基金旗下産品大摩數字經濟A以69.23%的年度回報率成為年度“冠軍”,高出第二名約17個百分點。財通基金旗下産品財通景氣甄選一年持有A以51.85%的年內收益率斬獲“亞軍”;業績排名第三的則為工銀瑞信基金旗下産品工銀新興製造A,年度回報率為50.28%。上述三隻産品均為偏股混合型基金。除此之外,銀華數字經濟A的業績也達到了50%,位居第四,而這也是2024年業績表現最為優異的普通股票型基金。

  不過,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業績分化依然較大。在大部分産品“回血”的同時,仍有少部分基金面臨較大幅度的凈值回撤。具體來看,共93隻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全年跌幅超過20%,其中還有6隻産品全年跌逾30%。金元順安優質精選A以36.39%的跌幅墊底;此外,富榮價值精選A、華商智能生活A兩隻靈活配置型基金也同樣表現不佳,全年凈值跌幅分別為33.21%、32.68%。以此計算,主動權益類基金的首尾業績差超過105個百分點。

  績優基金青睞科技賽道

  從持倉情況來看,受整體市場表現的影響,2024年業績排名靠前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其持倉大多集中在通信、電子等科技賽道。

  以大摩數字經濟A為例,2024年三季度數據顯示,該基金重倉了中際旭創、新易盛等4隻通信個股,滬電股份、海光信息等5隻電子板塊公司。從上述重倉股的年內走勢來看,多只個股有良好表現,如新易盛、海光信息、潤澤科技等個股年內實現翻倍漲幅,英維克、滬電股份等漲幅則超過80%。

  業績排名第二的財通景氣甄選一年持有A同樣選擇了科技賽道。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該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包括生益電子、新易盛、中際旭創、滬電股份、長電科技等,均屬於信息技術行業,同樣包含了多只漲幅超過50%以上的個股。此外,業績居前的工銀新興製造A、銀華數字經濟A、國融融盛龍頭嚴選A、財通成長優選A等績優基金持倉也多集中在科技賽道。

  另一方面,與過去兩年類似,“小而美”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表現更為突出,不少績優基金規模不足10億元,甚至有部分基金是規模在2億元以上的“迷你基”。

  Wind數據顯示,在業績排名前十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僅有財通成長優選A的最新規模超過了10億元。其中,業績排名前三的大摩數字經濟A、財通景氣甄選一年持有A、工銀新興製造A最新規模分別為5.51億元、1.35億元、4.40億元。而業績同為前十的銀華數字經濟A、德邦鑫星價值A的最新規模甚至不足5000萬元;國融融盛龍頭嚴選A的最新規模也不足1億元,均屬於“迷你基”。

  與此同時,規模在百億元以上的大型主動權益類基金近年來業績表現則相對平淡。據Wind統計,截至目前共有25隻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最新規模在100億元以上,其中有6隻的2024年度回報率為負,佔比約為24%。

  百億規模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之間業績差距同樣較大。其中,表現較好的銀河創新成長A最新規模為121.32億元,2024年回報率達39.74%,為百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最為突出的一隻。廣發多因子、睿遠均衡價值三年A兩隻百億基金同樣業績較為亮眼,2024年回報率分別為17.41%、16.51%。從持倉情況來看,上述百億基金分別重倉了信息技術、金融等行業企業。

  但是,仍有主動權益類基金錶現不佳,如最新規模達255億元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A的年度回報率為-9.71%,最新規模超過184億元的中歐醫療健康A,其年度回報率為-16.06%。

  紅利板塊成新年關注重點

  進入2025年,在機構人士看來,短期市場或面臨震蕩態勢,但隨着逆周期調節政策不斷發力,經濟基本面有望逐步恢復,為企業盈利和市場走勢形成支撐。板塊方面,不少機構提出將重點關注低位復蘇方向以及紅利板塊等。

  博時基金判斷,國內貨幣政策或將延續寬鬆基調,降息降準或仍有空間,增量流動性仍有望對A股市場形成支撐。短期來看,數據真空期下兩市成交量較前期有所回落,市場情緒出現邊際轉弱跡象,流動性定價下的股債“蹺蹺板”效應重現,短期市場或將延續震蕩態勢。

  招商移動互聯網基金經理張林認為,2025年預計政策層面更加積極有為,逆周期調節政策更加有力。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貨幣政策將適度寬鬆,形成更好的配合,助力經濟結構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其中,擴大內需將是政策的主線,在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國內需求有望逐步恢復和加速。科技創新是另一條政策主線,預計國內新質生産力有望加速形成,包括AI、機器人、芯片和其他高端製造等領域有望獲得支持。

  市場風格層面,永贏基金認為,考慮到全年“流動性邊際寬鬆+強預期+弱現實”的定價環境,小盤風格勝率可能更高。行業方面,後續可關注主題類板塊,如AI+、並購重組、低空、芯片等細分領域,若形成明顯産業趨勢,具備成為新主線的可能。中期關注低位的基本面復蘇的順周期方向,長期紅利類板塊仍具備投資價值。

  景順長城基金投研團隊提出,在近期利率快速下行背景下,紅利風格再度具備吸引力,中小市值風格能否繼續活躍要關注資金面狀態。中長期來看,建議從基本面出發並結合良好的供需格局,關注景氣成長産業,韌性外需板塊也值得關注;另一方面建議從政策支持的角度出發,關注化債、並購重組等政策受益板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