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開年經濟掃描|“流動”指標顯活力 降成本“再加勁”
2025-01-06 記者 王璐 梁倩 來源:經濟參考報

  從泰國海鮮首次搭乘中老鐵路列車“走進來”,到電力設備材料等中國産品加快“走出去”,開年以來一趟趟貨物的發送,勾勒出“物暢其流”的活力景象。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創年度新高,預計2025年物流運行將保持溫和增長態勢,全社會物流成本有望降低3000億元,給實體經濟發展帶來強力支撐。

  1月3日15時,一趟滿載着24噸泰國宋卡府熟凍蝦的中老鐵路“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抵達昆明王家營西站,標誌着中老鐵路冰鮮水産品試點運輸正式拉開帷幕。

  據中鐵特貨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批新鮮“洋年貨”運輸採用公鐵聯運模式,相較於傳統的海運和公路運輸,全程運輸時間縮短了約14天。

  更多海外好物“走進來”的同時,中國産品也加快“走出去”。

  1月4日,承載着哈爾濱電氣集團烏茲別克斯坦錫爾河二期建設項目設備材料的車輛,從江蘇靖江、安徽馬鞍山分別駛向喀什、霍爾果斯口岸,預計10-12天運達。

  這背後是中國物流所屬華貿物流、中儲智運的穩定運力支持。據悉,中儲智運調度專家利用&&智能配對數學算法模型自動匹配運力,平均可為貨主降低綜合物流成本10%。

  交通物流既是暢通生産與消費的重要渠道,也是觀察經濟發展的窗口。

  中國物流採購聯合會最新發布的2024年12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3.1%,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為該年度新高,物流活躍度繼續增強。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帶來了龐大的交通運輸需求,全年貨運量有望達到565億噸,日均1.5億噸,同比增長3.5%。港口貨物吞吐量有望達到175億噸,同比增長3.4%。客運量將達到645億人次,日均1.8億人次,同比增長5.2%。

  新的一年,“流動”指標有望保持向上態勢。記者從2025年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為期40天的2025年春運將於1月14日開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將達到90億人次左右,同比增長約7%,規模創歷史新高。

  公眾出行活躍的同時,貨運也更繁忙。

  以鐵路為例,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確定的目標顯示,2025年國家鐵路預計完成貨物發送量40.3億噸、同比增長1.1%。

  “2025年,隨着國內政策調整和國際形勢變化,我國社會物流需求有望得到提振,物流運行將保持溫和增長態勢,全社會物流成本有望穩步降低,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研究室主任周志成&&。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5年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交通運輸部已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印發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細化了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郵政等各細分領域實施方案,部署了18項重點工作。

  “預計2025年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有望達到3000億元,給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發展帶來強力支撐。”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稱。

  據透露,國鐵集團將開展優化運輸結構攻堅行動,做大煤炭中長期合同運量,持續提升鐵路貨運市場份額。推動批量散貨和中長途運輸貨物“公轉鐵”。擴大快運班列開行規模。積極推動鐵路專用線進碼頭、進園區、進廠礦。

  促進交通物流與産業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型物流集成商也是下一步降成本的重要着力點。

  “通過推動公路貨運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可以有效降低社會物流總成本。”滿幫集團高級副總裁徐強對此感受深刻。據了解,滿幫通過車貨智能匹配完成貨主與司機的無縫連接,貨主發貨時間從以前的2.27天降至0.42天。

  “這是運到貴陽的80&開溝機,用於煙草種植;這是運到涼山會理市的60&果園旋耕機……”重慶市冠騰機械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建峰指着“運滿滿”APP上的近期發貨情況説,使用智能化&&後,公司綜合物流成本下降了25%。

  在周志成看來,2025年傳統物流企業將加快向現代供應鏈轉型升級,物流業與製造業融合將進一步深化。同時,“無人物流”商業化應用更加廣泛,“人工智能+現代物流”將持續迭代,有望推動現代物流從信息化向智能化的躍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