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由相信2025年國內市場將迎來復蘇。”邁瑞醫療在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回望2024年,受醫療合規要求提升、醫療設備招採進度放緩等因素影響,醫療器械行業業績整體承壓。隨着政策擾動逐漸消散,多家藥械企業歲末年初接受機構調研時均&&對2025年國內市場復蘇持樂觀態度。
醫療設備需求將逐步釋放
“從A股醫療設備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來看,板塊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整體階段性承壓。”華泰證券分析師代雯&&,“我們推測主因是國內醫療行業整頓及設備更新政策落地前市場觀望情緒影響院端醫療設備類産品招採節奏,疊加板塊部分公司為滿足長期發展所需強化銷售及研發能力建設。”
作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龍頭,邁瑞醫療在最新披露的2024年10月31日至12月30日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因醫療行業整頓、地方專項債和財政資金不足、DRG(按病組付費)加速推進等導致2024年增長受阻的因素2025年都有望迎來拐點。例如,醫療行業整頓已經基本步入常態化階段,更加合規、透明的採購環境也能幫助公司進一步提升招標的贏單率;根據企業預警通的數據,近幾個月,地方政府專項債尤其是用於支持醫院新改擴建和設備採購的醫療專項債的發行速度明顯加快,國家也明確提出要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雖然2025年DRG會在全國範圍持續推進,但從已試點DRG的地區來看,對檢測量的影響是短暫的。未來隨着老齡化趨勢加劇,整體檢測量仍會長期增長。
此前,偉思醫療在公告中&&,預計2024年四季度到2025年全年,醫療領域設備更新利好政策將逐步對醫療設備業務産生需求端的拉動作用,政策帶來的增量業績預計在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全年逐步反映出來。
開立醫療在接受中信建投證券、廣發基金等機構調研時也&&,設備更新政策將持續三年,未來有可能拓展到內鏡或其他領域,醫療設備公司尤其是頭部公司將持續受益。另一方面,設備更新政策將有助於促進終端醫院採購恢復正常,過去壓抑已久的需求將逐漸得到釋放,“我們看好未來的市場復蘇”。
代雯指出,自2024年9月國內院端常規採購需求持續恢復疊加各地設備更新政策落地提速以來,行業整體招投標規模已呈邊際回暖態勢,同比表現亦明顯好轉。
此外,對於藥械企業尤其是頭部企業而言,擁有更廣闊利潤空間的海外市場更是2025年“必奪之地”。
邁瑞醫療&&,國際市場2025年有望延續2024年快速增長的趨勢,其中佔國際收入三分之二的發展中國家將引領增長。不包括高潛力種子業務,目前三大産線在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市佔率也僅為高個位數,遠遠低於國內市場的市佔率水平,並且發展中國家市場本身仍有巨大的增長潛力。為了抓住這一風口市場的歷史性機遇,公司仍在加大全方面投入,預計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發展中國家都將是拉動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倍益康&&,公司海外拓展採取雙管齊下的方式,一是借ODM商品牌之力,穩固基礎,加速産品全球推廣;二是力推代理商模式,全力布局自有品牌全球化。公司目前已成功開拓多個海外代理,未來將繼續深化與這些代理的合作,同時積極尋找新的合作夥伴,建立更加完善的國際銷售網絡,覆蓋全球主要市場。通過優化銷售渠道和營銷策略,提高産品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在海外拓展過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産品獨特創新的技術和服務優勢,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
藥械行業估值有望提升
多家券商研究機構均&&,看好醫療器械板塊2025年投資機會。
“儘管受醫療行業整頓持續、設備招採進展緩慢、IVD和高耗集採等因素的影響,醫療器械上市公司近幾個季度有一定業績擾動,但我們也觀察到這些因素的邊際影響在逐步減弱或修復改善,建議2024年四季度開始關注醫療器械板塊,2025年細分賽道或有望受益於産品升級與海外出口。”中金公司研究&&。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認為,醫療合規要求提升和集採影響將逐步出清,行業將在低基數下持續復蘇,部分新品放量或國際化布局的公司將實現高增長,行業估值和確定性有望持續提升。監管鼓勵並購重組,器械板塊並購較為活躍。器械行業出海優勢明顯,中國創新和性價比優勢將成就全球龍頭。近期多項創新器械陸續獲批,商保有望為創新産品放量打開新空間,國內AI醫療發展迅速、海外和國內腦機接口技術進展有望持續催化。
海通醫藥研究首席分析師余文心分析稱,從全球看,近年來醫療器械顛覆式創新匱乏,中國企業迭代創新追趕,依託於工程師紅利、産業鏈成本優勢、強大的本土市場等,高端設備、IVD等出海快速增長。從供需看,內需方面器械行業穩健增長,政策鼓勵下設備以舊換新將恢復增長,老齡化加速催化下,手術類、耗材增長最為穩健且存在部分加速增長可能。從政策周期看,醫療設備處於此輪政策周期底部,政策鼓勵下設備以舊換新將帶來預期改善,此外,耗材大品種集採基本完成,集採影響減弱且預期穩定。
“國際化繼續擴大且高端升級。”余文心&&,除了設備、低值耗材國際化比較成功外(部分公司海外收入佔比40%或以上),IVD(化學發光等)國際化將會迎來突破,家用器械、高值耗材亦取得進展,高端影像、化學發光、基因測序等領域龍頭企業海外佔比有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