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指導、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院主辦、海南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和海南中改國浩自貿港法律研究中心協辦的“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研討會在海南海口召開。與會專家學者就當前形勢下如何理解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的重點何在、盡快形成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的重要條件等議題開展研討。
全面理解和把握“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的總體要求
專家認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是理解核心政策的主要依據。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核心政策主要是“零關稅”、“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等。通過這些核心政策的落地,創建一個比肩於中國香港、新加坡、迪拜的自由貿易區。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副會長、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趙晉平提出,理解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的重要依據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封關運作階段,“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政策是核心中的核心,其中進口徵稅商品清單、“零關稅”清單、加工增值政策等是需要加快落地的核心政策。
中國銀行海南金融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王方宏&&,海南自貿港的核心政策就是海南獨有的政策。一是金融。具體包括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財資中心、跨境資管、離岸金融;二是數據。具體包括國際&&口局、來數加工、國際互聯網交互中心、開放電信增值業務。
海口海關二級巡視員鞠春梅提出,圍繞“五自由便利和一安全有序”設計,把稅收政策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要求匯集到這六個方面形成的制度,就是自貿港的核心政策。
對於如何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先行先試,盡快取得“早期收穫”,鄭新立提出,要以自主開放、單邊開放和制度型開放,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樣板;以建設全球首個零碳島打造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以持續擴大免簽吸引全球游客;以核心政策帶動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建設項目落地。
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主任李小年&&,第一,繼續做好免稅這篇大文章。第二,做好旅游航運服務這篇大文章。第三,關於航運高端服務,建議放寬相關人才執業、市場准入,推動會計審計制度創新等。
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寶泉建議,針對封關之後必須採取的政策進行試點。例如,將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政策擴大到全島;盡快實施島內居民購買進境免稅商品正面清單,這不僅對於提高海南當地人民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很重要,而且對於當地企業吸引外來優秀人才也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另外,專家還建議,要着眼長遠,加快打造制度型開放新高地。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説,可以把海南打造成為改革開放試驗區,或離岸經濟區。在法律體系建設方面,實行跟大陸不同的法律體系;在貿易制度方面,直接實施CPTPP規則;在金融方面,打造離岸金融中心。
趙晉平提出,盡快更新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並在更新過程中對標CPTPP、RCEP在擴大現代服務業開放方面提出更加創新的舉措;更新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在國內達到領先水平;放寬旅游業市場准入。例如,允許國外旅行社在海南設立分支機構。
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實現核心政策落地的重點突破
在加快跨境資金進出自由便利政策落地方面,中國銀行原副行長張燕玲認為,一是封關是蝶變躍升,需要對原來文件、規章、慣例重檢修訂後重新發布;二是現行法律法規是海內外投資者決策時最關注的事項,積極開展金融立法;三是發展財資+向G、B、C三端客戶,輸出專業的財資管理綜合服務,根據差異化需求量身定制專屬解決方案;四是為企業提供收付款一站式、大小額全渠道、本外幣一體化、境內外全覆蓋的綜合服務。
馬來西亞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執行董事翁忠義分析,從東盟企業角度看,儘管海南自由貿易港在吸引外資方面有優勢,但已經實現盈利的企業如何高效將資金匯回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上海證券交易所原首席經濟學家胡汝銀錶示,未來,加密資産的應用空間非常大,海南可以就基於人民幣的穩定幣開展相關探索,並與香港合作進行開放式討論。這個事情已經刻不容緩,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比特大陸主要合夥人王銘提出,海南要適應金融科技發展趨勢,按《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要求推進區塊鏈金融發展。在海南開展數字資産業務探索要把握兩點,一是錨定離岸人民幣,二是建立區塊鏈監管沙盒。
圍繞務實推進跨境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政策落地,海南省政協委員,海南自由貿易港復興城産業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王喜歡提出,一是以沙盒監管形式推出“數據大使館”概念,數據在物理上出境,但法律上不出境。二是嘗試與境外園區間合作,如海南自貿港數據園區與香港科技園區、新加坡園區等合作,由政府搭建數據跨境服務&&,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務。
以制度集成創新為重點加快推進核心政策落地
對於以制度集成創新為重點形成加快推進核心政策落地的重要條件,與會專家學者認為主要是加快形成海南自由貿易港特色産業體系、處理好“放得開”與“管得住”的關係、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為重點形成加快政策落地的法治保障等。
其中,加快形成海南自由貿易港特色産業體系方面,鄭新立認為,一是繼續打造南繁基地,加快藍色糧倉建設,推進商業衛星發射。二是依託博鰲樂城國際旅游先行區,吸引全球的生物技術研發和生物産品,吸引客源。三是利用零關稅和低所得稅的優勢,打造儋洋高新技術産業區。
處理好“放得開”與“管得住”的關係方面,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田雪原分析,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管放結合、放是重點。要實行以放為重點的改革,管是為了更好地放。
張燕玲認為,要更加注意核心政策推出的時、度、效,實現有效監管與有序放開的有機結合。有效監管要依託技術創新支撐,各類&&銜接,充分利用各種信息,保障各類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有序競爭。有序開放,要關注市場和政策的緯度,從商事改革、招商引資、極簡審批等制度服務向創新機制、創造商機、優化生態等增值服務的有序迭代升級。
胡汝銀錶示,推進海南自貿港核心政策落地面臨的最大矛盾是目標高與基礎弱。解決這個矛盾的關鍵在於實現高水平開放。重點是吸引國內外高端要素,並聯通國內國際市場。
在形成加快政策落地的法治保障方面,余永定認為,若能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立一套與內地有區別,且大家都能接受的法律體系,將明顯增強各方信心。
另外,專家還提出,海南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田雪原建議,借鑒新加坡等自由貿易港的成功經驗,同時解放思想進行創新性改革。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一定要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以高科技為驅動力,使之成為本世紀中葉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強有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