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農發展(002299.SZ)12月19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受讓其他股東持有安徽太陽谷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安徽太陽谷”)合計54%的股權,股權轉讓總價款不超過11.26億元。交易達成後,安徽太陽谷將成為聖農發展100%控股子公司。
擬全盤接手目標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安徽太陽谷成立於2023年6月,註冊資金57406.26503萬元人民幣。
此次交易,聖農發展擬以自有資金或合法自籌資金受讓德弘鈺璽(天津)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德弘鈺璽”)、Ancient Steel(HK)Limited(下稱“Ancient Steel”)、廖俊傑分別持有的安徽太陽谷31.73%、19.27%、3.00%股權,合計54%的股權。其中,由於廖俊傑為聖農發展董事、副總經理兼董秘,並持有公司股票5.9萬股,屬於公司的關聯自然人,因此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事實上,早在一年多以前,聖農發展就已入股安徽太陽谷。2023年11月13日,聖農發展公告,公司與董事、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廖俊傑擬自德弘鈺璽受讓安徽太陽谷45.1557%、3%的股權,對價分別為2.45億元、1625.40萬元。同時,公司擬自德弘鈺達(天津)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以下簡稱“德弘鈺達”)受讓安徽太陽谷0.8443%的股權,對價為452.2552萬元。
安徽太陽谷的前身是是美國嘉吉公司2011年在在安徽省滁州市投資設立的嘉吉動物蛋白中國事業部。2023年5月,嘉吉公司將嘉吉中國區蛋白業務出售給德弘資本(DCP)。此後,德弘資本便設立了安徽太陽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其控股股東。
安徽太陽谷擁有三家全資子公司,分別為太陽谷食品(安徽)有限公司、太陽谷食品(滁州)有限公司和太陽谷食品(明光)有限公司。安徽太陽谷及其前述三家全資子公司覆蓋了集飼料生産、種雞繁育、雛雞孵化、肉雞養殖、屠宰初加工和深加工為一體的白羽肉雞全産業鏈,肉雞年産能達到6500萬羽,年屠宰量達6500萬羽,食品深加工能力達到9萬噸/年。
值得注意的是,聖農發展與德弘資本淵源頗深。德弘資本兩位創始人劉海峰和華裕能,都曾供職於KKR。正是在劉海峰和華裕能負責期間,KKR於2015年戰略投資了聖農發展,以約4億美元認購18%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華裕能也自此擔任聖農發展的董事直至2021年。2017年,華裕能與劉海峰共同創建了德弘資本。
加大長三角區域布局
2024年12月18日,聖農發展於德弘鈺璽、Ancient Steel、廖俊傑等三轉讓方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各方同意待安徽太陽谷2024年度評估工作完成後,參考評估報告載明的安徽太陽谷股東全部權益價值,友好協商確定本次股權轉讓的轉讓價款(合稱或單稱“股權轉讓價款”),在安徽太陽谷2024年合併經審計的凈利潤(“預計凈利潤”,指合併利潤表列報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不低於1.7億元的前提下,股權轉讓價款總額最低不低於轉讓方按其本次擬轉讓的安徽太陽谷股權比例可享有的預計凈利潤的12倍(“下限”)且最高不超過112590萬元(“上限”)。按上限測算所得的安徽太陽谷整體估值對應其2024年9月30日合併凈資産(未經審計)的倍數為2.79倍。
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安徽太陽谷的資産總額中,主要包含了貨幣資金、存貨、應收賬款等三項能夠快速變現的流動資産,三項合計金額83748.90萬元,具體包括貨幣資金23099.71萬元、存貨31593.56萬元、應收賬款29055.64萬元;在凈資産總額中,凈營運資金為59689.11萬元。
自2023年下半年至今,安徽太陽谷管理層通過實施産業賦能和精益化管理,推動管理效率及成本管控能力得到明顯提升。較2023年全年情況,2024年前三季度綜合造肉成本降幅大幅優化,疊加産量提升了40.43%,使得安徽太陽谷2024年前三季度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提升了149.03%,極大地縮短了公司培育安徽太陽谷的時間周期。
聖農發展在公告中稱,安徽太陽谷的三家子公司地處長江三角洲區域,已成立多年,具備成熟、穩定的白羽肉雞經營能力,成為眾多知名餐飲及供應鏈企業的供應商。
聖農發展&&,本次交易有利於公司完善業務的區域布局,實現在長江三角洲區域布點,為公司實施産業鏈擴張創造有利條件,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將直接持有安徽太陽谷100%的股權,公司將進一步降低安徽太陽谷資金使用成本,充分發揮資源的協同效應,有利於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全産業鏈,提升公司市場佔有率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