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屆復旦大學普惠保險與創新論壇順利舉辦,此次論壇重磅發布了《2024年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惠民保)知識圖譜》(以下簡稱“報告”),來自醫藥及保險的産學研政各領域專家學者百餘人出席論壇。鎂信健康首席商務官郎立良受邀出席,並圍繞商業保險促進生物醫藥産業創新、惠民保可持續發展等相關話題進行深入討論。
在多元支付支持生物醫藥産業創新發展的大背景下,商業保險與生物醫藥産業如何更好地對齊需求,實現合作效能最大化,成為市場熱議的話題。《報告》指出,商業健康保險在多元支付體系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例如,通過建立商保目錄的形式規範商保市場經營行為,可以促進商保與基本醫保的有序銜接,進而充分發揮多元支付力量,促進生物醫藥産業發展,最終服務於民生福祉的增進。
根據波士頓諮詢(BCG)、中再壽險和鎂信健康共同編纂的《中國商業健康險創新藥支付白皮書》披露的數據,商業保險對創新藥的覆蓋數量穩步增長,支付規模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5%。郎立良&&,惠民保、帶病體保險等産品的發展,為特定群體提供更深層次的保障,也提高創新藥物的可及性,促進生物醫藥産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在罕見病、血液腫瘤等高費用領域,商業保險已經開始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持續完善多元支付體系,商業健康險將為患者提供多層次的優質醫療服務,同時促進模式創新,有助於促進新技術、新藥物和新藥械的落地。
《報告》披露的2024年度傳統惠民保産品的十大迭代方向中,也特別強調特藥目錄的重要性,指出惠民保特藥目錄的調整需要兼顧一致性和差異性,緊密銜接基本醫保藥品目錄、國談目錄、集採目錄,建立基礎惠民保特藥目錄有助於形成良好的市場預期,通過優化藥品目錄提高商保對藥企創新的積極影響,更好地發揮商業保險的支付作用。
對此,郎立良在論壇上也分享了鎂信健康在各地惠民保項目運營中的經驗。他指出,惠民保作為普惠性質的保險,保費預算有限,因此藥品目錄的制定和藥品遴選至關重要。鎂信健康通過組建由臨床專家、藥物經濟學家和精算團隊組成的工作組,確保藥品目錄的制定既考慮臨床價值也考慮經濟性,同時保證風險可控,以確保惠民保項目的可持續發展。郎立良認為,“這種機制能夠很好地保證一些創新藥物納入惠民保項目中”。
《報告》還指出,隨着數據共享和系統對接的完善,“主動賠”“直賠”模式將為惠民保産品帶來更便捷和良好的理賠體驗。郎立良介紹道,鎂信健康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推動科技創新,推出的“一碼直付”&&簡化就醫支付流程,有效提升用戶體驗。用戶在合作的醫院和藥房,尤其是以往保險直付難以覆蓋的公立醫院內,只需在線提交費用申請並展示二維碼,即可快速完成支付。用戶無需先行支付費用,出院後還有專人幫助辦理理賠,使醫療賠付更加便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