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德法預算案受挫 歐元區“財政紀律”遇挑戰
2024-12-11 記者 閆磊 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值年底,歐元區最大兩個經濟體法國和德國政府均因財政預算問題面臨挑戰。在9日召開的歐元區財長會期間,多方擔憂由此加劇區域債務風險升高,政策協調和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增加。與此同時,為應對多重不利因素,歐洲央行預計將在本週進行年內第四次降息,以刺激經濟。

  歐盟“財政紀律”再受關注

  荷蘭財政部長海那在9日舉行的歐元區財長會期間&&對法國的不滿,稱其應該接受歐盟對像荷蘭一樣嚴格的監督,才能保證切實減少支出,回歸債務平衡。

  他還稱,歐盟成員國目前在財政政策方面面臨挑戰。荷蘭與法國在債務率居高不下方面相似。在債務和赤字率方面雖也超出了財政紀律,但荷蘭正接受歐盟嚴格的監管和督促。“希望在督促堅守財政紀律方面,歐盟應該一視同仁,讓法國也盡快降低債務。當然,荷蘭、法國等國家都需要付出努力減少開支。”

  被稱為“財政紀律”的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歐盟成員國年度財政赤字不得超過其國內生産總值的3%。按照規定,歐盟會對被認定存在過度赤字的國家啟動過度赤字程序,要求這些國家採取措施降低赤字水平,從而保持低政府債務或將高債務降低至可持續水平。相關國家應在指定時間內採取有效行動削減赤字,否則可能被處以罰款。

  法國今年的赤字率預計將達到國內生産總值的6.2%,是歐盟所要求上限的兩倍。在過去的22年裏,法國的赤字一直低於GDP的3%。

  不過歐盟委員會也有意淡化區域內債務形勢的嚴重性,強調儘管法國有鉅額債務,但其金融基礎狀況良好。市場人士也認為,目前提出所謂歐洲“債務危機”為時尚早,市場反應也基本穩定。

  葡萄牙財長薩爾門托同日也&&,當前歐盟面臨烏克蘭危機、美國關稅威脅等較多外部因素衝擊,令多項開支面臨“缺錢”壓力,需要各方努力協商一致達成共識,在財政政策方面加以協調。

  德法政府因財政預算面臨挑戰

  以法國、德國為代表的歐洲主要國家近期均因財政預算問題出現政局動蕩,給歐洲財政平衡和債務負擔帶來較大不確定性。

  上周法國巴尼耶政府因預算案倒&,原本計劃的社會福利、農業援助等措施將無法實施,法國財政赤字面臨進一步惡化風險。根據市場預測,法國2024年的財政赤字將從原定的4.4%飆升至超6%。法國每年還需支付600億歐元的債務利息,這一支出已超過國防和高等教育經費。評級機構穆迪在法國政府倒&後發表聲明稱,這一政治危機將削弱法國整頓公共財政的能力,“加劇了政治僵局”。穆迪的評估再次為法國的信用評級敲響了警鐘。

  法國當地媒體報道指出,如果在12月19日之前未能通過允許政府繼續徵稅和維持基本財政運轉的特別法案,國家將面臨更大風險。目前來看,儘管反對黨可能會支持這一特別法案以避免全面癱瘓,但其只能提供短期解決方案,而長期財政規劃則需新政府重新制定。

  德國執政聯盟也因對財政預算案分歧嚴重而分裂,導致大選將於明年2月提前舉行。

  德國前財長林德納提出財政政策“轉變基本導向”,主張嚴格執行憲法“債務剎車”條款、削減福利保障項目以大幅節省開支,反對增稅。社民黨則希望抬高債務上限、加大政府投資以刺激經濟增長。

  路透社等外媒分析指出,德國因明年2月聯邦議院選舉提前進入“競選狀態”,法國政府也因預算案而垮&,這將使歐洲“心臟地帶”出現“空洞”,歐盟成員國相關政策協調將受到衝擊。

  歐盟委員會近期發布的秋季財政預算方案顯示,部分歐盟成員國存在財政支出過高或過度赤字問題。

  該方案對17個歐元區成員國提交的2025年預算草案進行了評估,重點關注其2024-2025年凈支出增長以及凈支出是否超過限定範圍。評估結果顯示,受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等因素影響,德國、奧地利和荷蘭等國經濟復蘇緩慢,財政支出難以保持在低水平。

  該方案同時顯示,奧地利的赤字2024年將超過國內生産總值的3%,且預計在2025年和2026年仍無法降至3%以下,因此建議歐盟理事會認定奧地利存在過度赤字。

  此外,針對比利時、法國、匈牙利、意大利、馬耳他、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等八個當前處於過度赤字程序的成員國,該方案提出多年度凈支出路徑建議,以幫助這些國家降低赤字水平。

  年內第四次降息在望

  歐元區經濟前景愈發黯淡之際,歐洲央行12日將召開貨幣政策會議,預計將再次宣布降息,刺激經濟的同時,平息德法兩大經濟體政治動蕩産生的負面影響。

  經濟學家普遍預計歐洲央行將再次降息25個基點,這將是今年第四次降息。不過,通脹壓力仍是一大疑慮,歐元區11月通脹率重返歐洲央行目標2%上方,多數分析師預期歐洲央行將持續以25個基點的速度降息。

  凱投宏觀公司的最新報告分析稱,歐洲央行雖有充分理由降息50個基點以加速寬鬆政策腳步,但管理委員會大部分委員似乎傾向降息25個基點。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日前出席歐洲議會經濟和貨幣事務委員會聽證會時&&,短期內歐元區經濟增長可能放緩,中期經濟面臨下行風險。

  拉加德説,歐元區經濟在經歷五個季度的停滯後,今年上半年實現溫和增長。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的增長主要由出口和政府消費拉動。受經濟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和之前緊縮貨幣政策影響,國內私人需求依然疲軟。第三季度歐元區實際GDP環比增長0.4%,部分原因是受到巴黎奧運會等臨時因素提振。調查數據顯示,由於服務業增長放緩和製造業持續萎縮,短期內經濟增長將放緩。

  她説,歐元區中期經濟前景也不明朗,下行風險佔主導地位。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國際貿易面臨的威脅與日俱增,潛在貿易壁壘對歐元區製造業和投資構成威脅。

  談到通脹形勢,拉加德説,最近兩個月歐元區通脹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能源價格降幅放緩和食品通脹率上升,預計今年第四季度通脹率仍將上升,明年將回落至目標水平。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