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市場對“跨年行情”的期待和討論升溫,三大股指在多重因素影響下集體走高。
多家機構分析認為,當前經濟修復預期進一步增強,增量政策落地預期升溫、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企業盈利回升等因素將支撐本輪跨年行情的演繹。從具體投資方向看,機構正在從多個維度尋找機會,其中,代表着新質生産力的科技成長板塊,以及與擴內需密切相關的消費領域成為重要“風向標”。
政策信號增強經濟修復預期
12月10日,A股市場震蕩走高。截至當日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均收漲,近3000隻個股上漲。11月以來,A股市場表現亮眼,市場成交量有所回升。截至12月9日收盤,11月以來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上漲3.74%、1.33%和3.89%。從行業來看,31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商貿零售、傳媒和綜合板塊漲逾10%,紡織服飾、機械設備漲幅同樣居前。
近期,跨年行情成為投資機構熱議的焦點。在機構看來,隨着增量政策逐步落地,市場對於經濟修復的預期不斷升溫,企業盈利有望回升,進而形成了對本輪跨年行情的主要驅動力。
潘悅 製圖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從會議內容來看,“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穩住樓市股市”等多項積極政策信號進一步釋放。
“9月24日以來,國內政策呈現出密集&&的態勢。12月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召開,為2025年經濟工作指明重要方向,同時釋放出更加積極有為的政策信號。隨着存量政策加快落實以及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經濟基本面有望呈現出逐步改善態勢。‘穩住樓市股市’的政策預期,有助於提振投資者的信心。展望後市,A股有望震蕩上行。”銀河證券&&。
華金證券策略團隊也提出,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顯示財政貨幣政策力度可能加大。一方面,強調“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顯示明年財政、貨幣可能雙寬鬆,可能的措施包括國債增發、赤字率提升、降息降準等。另一方面,首次提出“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表明後續政策措施可能更加多元化,落實的速度和力度可能上升。
東莞證券分析認為,隨着一攬子增量政策疊加“兩重”“兩新”政策生效,12月經濟形勢有望繼續向好,企業盈利有望繼續修復。12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望對下一階段政策進行部署,增量政策落地預期有望升溫,進一步提振市場情緒,大盤有望在震蕩中繼續向上演繹,迎接跨年行情。興業證券也&&,隨着後續政策組合拳進一步強化股市環境和中國經濟的良性循環、凝聚市場共識,建議以多頭思維迎接跨年。
“A股未來的積極因素可能來自兩方面,一是宏觀政策效果持續顯現,二是未來具有增量資金。目前貨幣政策持續發力,如降準降息、存量按揭置換等,明年預計仍有一定的降準降息空間。財政政策,目前第一步落實了存量化債,明年預計新增會偏向民生支出。增量資金可以期待,保險和ETF目前流入趨勢較強,零售資金也十分活躍。”清和泉資本&&。
增量資金支撐市場表現
12月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不少機構均&&,持續釋放的政策信號與企穩復蘇的經濟基本面將有力提振投資者信心,增量資金不斷涌入。資金面的合理充裕有望為A股市場跨年行情提供動力。
“盤點近15年A股市場在跨年期間的表現顯示,有超過半數的情況出現上漲。其中2012年至2013年、2014年至2015年表現最為亮眼,股指漲幅超過20%。”中金公司研報稱,這幾次上漲行情背後的共同特點,都是出現了明顯的政策預期帶動風險偏好提升和經濟數據改善,而資金面活躍往往對於市場表現起到較強支撐作用。
“歲末年初險資等新一輪增量資金開始流入A股市場,跨年行情資金基礎得到強化。”中信建投證券&&,整體而言,短期後市有望維持震蕩上行,跨年行情值得期待。華西證券也分析,近期外資情緒回暖,融資資金持續凈買入,跨年險資等中長期資金流入有望支撐股市流動性。
從最新數據來看,ETF成為年內A股市場增量資金的重要來源。11月29日,十余家公募基金獲寬基ETF批文。華夏、易方達等7家公募的創業板50ETF獲批,華泰柏瑞、鵬華等6家公司上報的上證180ETF也同日獲批。資金正在借道寬基ETF布局市場。截至12月9日,全市場ETF總規模已達3.74萬億元,較年初的2.05萬億元大增超1.6萬億元,存量産品的數量超過1000隻。
“12月前後大概率將迎來市場的傳統跨年行情。在市場流動性整體合理充裕的背景下,投資者對後續政策和企業盈利改善的預期有望加強。未來伴隨政策加碼,A股估值中樞有望持續抬升。”銀河證券&&。
科技與消費受關注
談及具體投資主題,機構普遍&&,擴內需是近期提振經濟增長的政策着力點,與之相關的各消費板塊值得關注;同時,代表着新質生産力的科創標的也成為機構布局的重點。風格方面,在積極因素積累下,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提升,為成長風格帶來投資機會。
華金證券提出,12月的政治局會議提到“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相比9月政治局會議提到的“擴大國內需求”,提升了促消費政策的力度及促進國內需求的範圍,政策指引下相關內需有望受益。
在清和泉資本看來,結合明年的政策基調和國內優勢産業的發展,將重點關注以下方面:一是後續財政政策持續發力的內需領域,如汽車、家電、消費電子、消費服務等;二是部分科技領域以及受益於AI革命的創新型公司;三是具備長期提供穩健分紅回報的價值類公司。
“隨着基本面逐漸得到驗證,業績支撐下市場中期主線將逐漸明晰,基本面更優的板塊或更有機會。現階段看,科技製造有政策和技術雙重利好疊加,有望支撐其行情展開。”融通基金表示,從産業周期視角看,當前科技産業正處在新一輪向上大周期中,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各個領域加快落地。從政策端看,當前我國已進入經濟轉型升級、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通過積極培育高科技含量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推動産業結構升級,為經濟增長提供持續動能,預計科技産業仍將是政策重點支持的領域。
“無論從行業比較還是産業趨勢視角,軟、硬科技特別是AI産業仍是目前最具合力的方向,AI應用當前兼具長線成長空間與短期行情催化。”中銀證券認為,從産業趨勢的視角來看,AI産業趨勢近期正在加速演繹,産業商業化路徑愈加清晰,近期已有諸多信號出現,如海外業績兌現、AI應用活躍用戶增長速度等。
“從歷次跨年行情來看,價值風格要普遍跑贏成長風格,但期間容易出現風格切換,原因可能為在年底重要會議期間,政策預期較強,關聯性較高的領域可能會出現亮點,而風險偏好提升也會利好成長風格的活躍。”中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