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險資今年舉牌近20次 多元化布局權益市場
2024-12-09 記者 羅逸姝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12月過去僅一週,已有兩家險資機構宣布舉牌上市公司,分別為“太保係”舉牌中遠海能H股、新華保險舉牌海通證券H股。今年以來,險資舉牌“熱情高漲”,截至發稿,已有7家險資機構舉牌近20次,創近年來新高。舉牌標的則包含了A股和H股的公用事業、環保、交通運輸、醫藥等領域上市公司,顯示出險資布局權益市場的多元化趨勢。

  12月兩家險資公告舉牌

  12月5日,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太保”)公告稱,11月29日,控股子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太保壽險”)買入中遠海能H股股票99.6萬股。公司及部分控股子公司合計持有中遠海能H股6530.4萬股,佔該上市公司H股股本比例達5.04%,觸發舉牌。

潘悅 製圖

  這是“太保係”今年第三次舉牌,標的均為H股。根據公告,今年7月30日,中國太保控股子公司太保壽險通過港股通分別增持華能國際電力100萬股、華電國際電力30萬股。截至交易日,中國太保及部分控股子公司合計持有上述上市公司H股股本比例達5%,觸發舉牌。

  此前的12月4日,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華保險”)公告稱,11月28日,該公司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海通證券無限售條件流通H股400萬股股份,佔海通證券已發行H股股本的0.12%,相關交易通過港股通渠道完成。本次權益變動後,新華保險持有海通證券H股約1.71億股,約佔該上市公司H股股本的5.02%。

  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信息,這是險資年內首次對券商股進行舉牌,也是自2019年4月中國人壽集團舉牌申萬宏源H股以來,再度出現券商股被險資舉牌的情形。

  與“太保係”相似,這也並非新華保險年內的首次舉牌。11月中旬,新華保險已有兩次舉牌行為,舉牌對象分別為國藥股份、上海醫藥。根據相關公告,新華保險於2024年11月12日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增持國藥股份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49.99萬股。同日,新華保險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上海醫藥無限售條件流通A股999.98萬股和H股150萬股。完成權益變動後,新華保險及一致行動人對兩家上市公司的持股均達到了總股本的5%,因而觸發舉牌。

  年內險資舉牌熱情高漲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8日記者發稿時,今年以來已有7家保險機構舉牌共19次,涉及機構家數和舉牌次數較此前幾年大幅回升,創近年新高。其中,長城人壽和瑞眾人壽舉牌次數位居各機構前列,今年以來已分別有6次和4次。

  “保險公司在二級市場上頻繁舉牌A股和H股上市公司,顯示其入市意願顯著提升。”興證策略分析稱。

  “今年險資舉牌熱情高漲主要是財務報表優化、低價布局窗口和高股息收益考慮三大原因。”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新會計準則下,險資舉牌上市公司之後的會計計量方式可以提升其利潤表穩定性。同時,抓住市場窗口期的保險機構,以較低的價格布局權益投資,也可以提升長期投資收益。隨着資本市場逐步回暖,險企在四季度還有加大配置的動力和空間。

  “近年來,監管層持續鼓勵保險資金髮揮長期資本的作用,例如通過優化資産負債管理,支持保險資金投資於優質上市公司。這為險資舉牌創造了更有利的政策環境。”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委員、允泰資本創始合夥人付立春&&,與此同時,整體利率下行背景下,固定收益類資産收益率走低,險資需要通過權益類投資獲取更高回報。作為長期資金,險資更傾向於選擇估值合理、分紅穩定的高股息領域。

  從行業分佈來看,被舉牌公司涉及公用事業、環保、交通運輸、醫藥,此外還涉及銀行、電力設備、零售等多個領域;從標的上市地來看,包括了A股和H股標的,顯示出險資在投資布局上的多元化趨勢。

  在田利輝看來,險資舉牌上市公司重點考慮高分紅的價值型藍籌股和成長性較好的成長類板塊,並尋求在戰略合作、業務發展等方面形成協同效應。為獲取相對穩定的分紅收益率,險企通常關注高分紅的藍籌股,也看重成長性較好且估值相對合理的成長類板塊。華創證券也&&,險資舉牌主要傾向質地優良、業績穩定的公司,體現險資對長期投資理念的踐行以及作為耐心資本作用的發揮。

  險資權益資産配比持續提升

  頻繁“舉牌”上市公司,突顯出險資機構對於布局權益類資産的熱情。實際上,近年來在監管支持政策陸續&&、相關投資機制不斷完善的背景下,險資配置權益類資産的比例明顯提升。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日前公布的三季度保險業資金運用情況表顯示,截至三季度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32.15萬億元,同比增長14.06%。其中,各類險資的股票配置佔比均有提升,人身險公司股票配置餘額2.18萬億元,同比增長17.24%;財産險公司股票配置餘額1506億元,同比增長14.89%。人身險公司、財産險公司股票配置餘額環比分別增加2414億元、136億元。

  “近年來,我們陸續發布系列監管政策,允許保險資金投資公募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取消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範圍,取消投資單只創業投資基金募資規模的限制,支持保險公司發揮價值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的作用,助力提升直接融資比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人身保險監管司司長羅艷君此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經國務院同意,推動保險機構通過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開展長期股票投資試點,目前試點基金運行良好。後續,將擴大試點範圍,支持其他符合條件的保險機構參與試點,持續加力資本市場投資。

  業內人士&&,險資加大權益資産比重,機構自身可通過權益類投資獲取更高回報、優化資産配置;同時也為實體經濟提供了融資支持,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優化投資者結構。在當前政策和機制的支持下,未來保險資金對於權益資産加大配置的趨勢有望延續。

  “險資作為重要的長期機構投資者,其持續布局有助於市場的穩定性提升,尤其在經濟結構轉型期,對藍籌板塊形成一定支撐。”付立春&&,“通過增加權益類投資比例,險資自身也可以獲取權益類資産的投資回報,同時優化資金負債久期匹配。”

  田利輝也&&,作為長線資金的重要代表,險資的穩定大規模入場為被投資企業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有助於其擴大生産規模、進行技術研發;險企的投資也往往伴隨着專業的風險管理和監督機制,有助於被投資企業完善治理結構,降低經營風險。從市場層面來看,險資不斷加大權益市場的參與比重,有助於優化投資者結構、提高資本市場的穩定性。展望未來,保險資金或將繼續增大權益資産配置、創新多元投資組合併強化優化風險管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