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廣州供電局加速構建“電鴻”生態
2024-12-06 記者 張紋 來源:經濟參考報

  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以下簡稱“廣州供電局”)電力技術創新領域再次取得新突破。記者獲悉,廣州南沙電鴻全域綜合示範區完成基線版和拓展版驗收,標誌着廣州供電局成功打造多場景、多&&的綜合性電鴻化業務場景應用。聚焦電鴻即插即用、遠程升級等特性在電力全業務領域的應用,充分展現電鴻的“四個效應”(即插即連即用的貫通效應、新型電力系統新質生産力效應、能源生態高級應用的融合效應、電碳和電算的融合效應)。

  電網數字化轉型加速

  電鴻是面向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構建的互聯互通、開放共享的電力物聯體系,是南方電網基於開源體系,在能源電力領域構建覆蓋雲邊端的電力統一物聯操作系統。

  在智能化、互聯與協同方面,電鴻物聯操作系統具備萬物互聯的特性,電鴻可以實現類似於手機、平板電腦、智能家居終端等設備互聯的功能。通過電鴻系統互聯,實現統一管理、交互協作,讓變電站內的監控系統、保護設備、攝像頭、環境傳感裝置等硬體設備通過電鴻系統的應用,實現設備間的互聯,使信息傳輸和處理更清晰、高效。如果把電力設備比喻成手機硬體,電鴻物聯操作系統就是基於電力設備開發的操作系統。

  今年4月15日,全國首個基於電鴻物聯操作系統的輸電智能運維場景在廣州供電局建成,這一突破也標誌着電鴻在輸電專業設備運維場景的工程化實踐邁出關鍵一步。在此之前,輸電線路及桿塔面臨智能裝備硬體種類多樣、設備型號繁雜、通信協議不統一等諸多難題,給智能終端的數據接入、互聯互通及運維調試帶來了很大工作量。而電鴻結合統一物聯網&&和物模型底座,成功覆蓋不同類型、不同品牌的物聯終端,真正實現了設備即插即用和高效管理。

  在110千伏尖峰變電站,廣州供電局完成了電鴻適配多品類繼電保護及綜自裝置挂網試運行,標誌着電鴻系統與電力系統主要設備成功實現了聯通融合,既有效提升了設備本質安全水平,也為二次設備全面遠程運維、應用程序批量OTA升級夯實基礎。在糧食集團光伏儲能電站,廣州供電局完成了電鴻邊緣網關建設,實現了光伏、儲能系統的快速接入、遠程監測和協同調控,提高了電站的運維效率和調控精度。在濱海雋城小區5間配電房內,基於電鴻物聯操作系統的外置電操成套裝置,實現了配電房快速三遙改造,增強了配電網的運行監視能力,也將故障自愈復電時間縮短至秒級。

  “電鴻物聯操作系統的應用,標誌着電力行業正式邁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該系統賦予電力設備版本升級的能力,我們能夠批量、高效地實現目標電力設備的即時升級,從而實現自我優化與持續進化。這一創新成果的成功實施,為電鴻物聯操作系統在更廣泛場景下的應用探索奠定了堅實基礎。”廣州供電局相關項目負責人説。

  建設數字電網先行示範區

  “今天的電鴻設備在智能配電房改造現場施工給我們最大的感覺是‘快’,原計劃需要至少10個小時才能完成的智能傳感終端調試驗收工作,調試人員只通過‘掃碼易聯’幾個步驟就完成了綁定操作,現場10多個終端設備不到一個小時就順利完成系統上線,同時可以通過‘端端互聯’特性,實時查看智能傳感終端數據,非常便利。”廣州南沙供電局配電部經理韓麗麗説。

  在電房智能化建設上,截至目前,廣州已完成約1.7萬間電房智能化建設,相比幾年前調試人員需熟悉數十種類型傳感終端調試方法,應用電鴻終端即插即用的功能,提升了工作效率。以廣州為例,若今年新增7000間智能電房可節省2.4萬人工時,如推廣至全網,按每年新增2萬間智能電房計算,可節省7萬人工時。

  在南沙區天珀雅苑小區,廣州南沙供電局完成了全量560個用戶智能電表的電鴻模塊升級以及155戶電鴻智能網關的應用,實現了電鴻&區拓撲關係自動識別、集抄關係自動建檔等功能。對於一線作業人員而言,電鴻應用更是帶來了便利。通過管控&&,可以直接對設備進行遠程批量升級,縮短了設備升級的時間成本,這一變化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減少了因設備升級而帶來的停電時間,進一步保障了電力供應的連續性和可靠性。

  經測算,基於電鴻的“即插即用”“端端互聯”“OTA升級”等特性,智能配電安裝、調試時間相比傳統做法可減少80%以上,有力支撐配電“智能防誤”“以換代修”等場景實現,助力推動配電運維體系升級、電鴻生態構建。

  打造前沿技術示範標杆

  以往充電場站經常發生油車佔位現象,不僅浪費場站充電資源,也會影響用戶使用體驗。位於南沙區蕉門環市大道廣州供電局零碳智慧綜合服務充電站是全國最早實現電鴻化的充電場站之一,網內實現充電樁、地鎖與攝像頭聯動,電鴻化控制模塊同時融入智能算法,支撐場站自動運營。汽車進入場站後,在場站控制系統的協助下,觸發地鎖自動解鎖,實現全自動停靠車位。

  廣州南沙示範區積極推動電鴻融入新型電力系統多元要素場景應用,在中芬“多位一體”微能源網示範工程中,電鴻化實現各類微網監控終端快速接入和數據匯聚,進一步提升新能源設備的運行監測效能。在南沙橫瀝嶺南穗糧園區,打造央地合作示範的光伏、節能等電鴻化場景,實現産業園場景下能量實時監控、多元用能協同的應用需求。在南沙小虎島電氫智慧能源站,通過多終端數據融合處理,提升了電氫智慧能源站安全監測和預警能力,保障運行更穩定可靠。

  通過破解海量電力終端互聯互通和數據貫通問題,廣州供電局依託電鴻,為新型電力系統源網荷儲互動、工業企業用能模式優化、工業綠色發展提供了新支撐,大大推進了電力行業電鴻化進程。

  “下一步,廣州供電局將以電鴻物聯操作系統為核心,進一步探索電鴻應用場景的拓展和延伸,打造南方電網前沿技術示範標杆,為提升我國在電力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作出更大貢獻。”廣州供電局相關負責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