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廣西南寧邕江引水工程建設進展順利 首次在市政引水隧洞工程中應用盾構技術
2024-12-03 記者 韋夏怡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網

記者12月2日獲悉,隨着“井岡山號”盾構機刀盤的緩緩轉動,由廣西南寧建寧水務集團管理建設,中鐵四局集團承建的南寧市邕江上游二期引水和應急引水工程隧洞工程盾構機順利始發,這也是廣西首次在市政引水隧洞工程中應用盾構技術。

當前,南寧市正加快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化大都市,穩定的供水對城市發展極為重要。據悉,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之一,邕江上游二期工程將在邕江上游(左江、右江)分別取水,修建左江泵站、右江泵站和石埠泵站3座泵站,改造老口泵站,同時修建總長度為28.2公里的供水管線,總引水規模達268萬立方米/日。

中鐵四局方面介紹,該局此次承建任務包括9座工作井、3段盾構區間共計12.6千米、1段鑽爆隧道區間共計4.9千米。工程採用國內領先的大口徑長距離輸水隧洞施工工藝,隧洞不僅需要穿越複雜的地質結構,還面臨着下穿右江、溶洞、既有高速線等構建物,盾構施工等多重挑戰。此次盾構區間從DY1井始發,過站DH1井,DZ1井接收,輸水管隧北起右江泵站,南至左江泵站,設計輸水規模134萬立方米/日,輸水管道內襯鋼管直徑為4米,盾構管片外徑5.4米,內徑4.8米,寬度1.5米。

此次始發的“井岡山號”盾構機全長155米,開挖直徑為5.68米,能夠實現水平250米轉彎半徑。“該型號的盾構機並非常見的土壓平衡盾構機,而是適用於越江隧道,能克服地層含水量大、上方有水體等特殊環境的土壓/泥水雙模盾構機。盾構推進時開挖下來的渣土可以通過泥水循環系統泵送到地面進行分離,分離出的渣土直接外運,而泥水則可以循環重復利用。”中鐵四局邕江引水項目技術負責人介紹道。

“與以往不同,本次盾構始發所在的車站結構段長度僅為31.3米,不具備一般情況下約100米的始發場地條件。”中鐵四局南寧邕江引水項目部盾構分部技術負責人&&,“為此,我們採取分體始發方式,盾構機主機佈置在DY1結構段內,連接橋及1至11號&車佈置在場地內。”

為確保盾構機順利始發,項目部技術團隊針對掘進線路上的溶洞、上軟下硬、穿邕江等不良地質進行超前謀劃,聯合廣西大學、業內專家進行多次方案研討、比對,確定採用土壓、泥水雙模盾構始發的施工方案,並同時做好大電接入、設備組裝統籌等工作,組裝班組輪流值班,確保了盾構機吊裝下井、組裝調試、始發條件驗收等關鍵工序有序銜接,提前達到了盾構機安全始發各項工作要求。

邕江上游二期引水和應急引水工程項目建成後,南寧市將率先在國內建成同規模聯合運行的雙水源體系,形成“兩江並舉,互為備用”的原水取水格局,在應急情況下可實現單邊引水,能夠靈活應對多種水源故障的應急保障需求,充分保障城市原水系統安全運行,為我市供水安全加上“雙保險”。 同時,項目將原來位於城區中心六個取水口全部上移至三江口上游,解決了城市開發建設和水源地保護的矛盾,為推動沿江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