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掛牌新三板到科創板上市,從湖北武漢創立到業務全國開花,從公安行業延展到數據治理行業,起步於東湖之濱的武漢中科通達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科通達”,688038.SH)經過17年耕耘,以科技創新為本,以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為基,借數字經濟騰飛之勢,從創立初期的7人工程隊蛻變為擁有超過500名員工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走出了一條數字化轉型的創新發展之路。近日,中科通達董事長王開學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專訪時,分享了公司的發展歷程、業務演變和未來規劃,並&&“未來將繼續堅持研發投入,為公司的技術領先與研發創新持續賦能,致力於成為行業領先的數據治理與運營綜合服務商。”
科技創新為本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11月的江城武漢,秋意正濃。走進中科通達,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挂滿一張張專利證書的“專利墻”。
“由於墻體面積有限,這裡只能展示公司少部分專利。”據王開學介紹,從成立初始,中科通達就十分重視科技研發,將研發人才和專利技術視為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7年,中科通達在湖北武漢成立。當時,公司僅是一個由7人組成的工程隊,在距離東湖不遠的街道口租下一套60平方米的辦公室,開始了創業之路。起初,中科通達主要從事電子警察業務,成立當年營收就超過了500萬元。次年,公司不僅通過了ISO質量認證,還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到了2009年,中科通達營收更是一舉突破4000萬元。
2012年10月,中科通達在新三板掛牌,彼時公司已成為湖北省內最大的智能交通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與平安城市建設商。
經過多年的進步與積累,中科通達憑藉在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化領域積累的豐富項目經驗、信息系統集成能力及科技研發水平,於2021年7月13日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華中地區公安信息化領域首家A股上市企業。
“2007年到2012年是中科通達的‘童年時代’,當時生存是公司的第一要務;2012年到2021年則是公司的‘青年時代’,發展成為第一要務;而2022年以來,公司真正步入‘成年時代’,制定並落實發展戰略成了首要任務。”王開學告訴記者,在發展歷程中,中科通達始終高度重視産品研發,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致力於構建高效的研發體系,並以此鞏固和提升行業領導地位。
經過多年的技術創新與研發積累,中科通達目前已掌握了一系列處於行業前沿的核心技術。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領域,中科通達自主研發了“智周·ALL大模型”和“智瞳算法”,融合了跨模態搜索、萬物識別、視覺對話等尖端技術,是應用場景更廣、性價比更高的AI解決方案;在視頻數據安全領域,公司以國産密碼應用為核心,嚴格按照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信息安全技術要求,構建了一整套視頻安全密鑰服務系統,實現了對省級公安視頻數據的安全加密保護;在大數據領域,公司研發的大數據&&深度貼合公安業務的場景化實戰應用,實現了對海量數據的高效管理和智能分析,將複雜的數據分析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指令,極大增強了治安防控和案件偵破的智能化水平。
今年上半年,中科通達研發投入1793.4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96%。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已授權並取得證書的專利共計131項,其中發明專利111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外觀設計專利12項。此外,還取得3項國際專利PCT,擁有269項軟體著作權。
“用今天的錢來續明天的命。”這是王開學對科技研發的獨特理解,在他看來,技術創新將是公司核心競爭力與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王開學坦言,未來公司會繼續堅持研發投入,為公司的技術領先與研發創新持續賦能,以科技創新讓社會更美好。
圖為起步於東湖之濱的武漢中科通達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資料圖片
公共安全為基 業務轉型初見成效
在科創板上市之初,中科通達專注於公安信息化領域,主要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提供專業的信息化服務,客戶主要為各省市的公安部門。彼時,公司的服務主要包括信息化系統開發建設與信息化系統運維服務。此外,公司還會根據客戶的信息化應用需求,提供獨立的軟體開發服務或單獨銷售軟體産品。
“公安系統是城市安全的神經網絡,也是社會治理的主要力量,公共安全具有廣泛性、突發性、緊急性的特徵,且密切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出行、人身安全及社會穩定,因此,公安信息化建設一直走在政府信息化的前列。”王開學介紹,中科通達一直深耕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領域,經過17年的發展,公司現已穩居行業第一梯隊,市場持續擴大至全國。
在鞏固華中市場的基礎上,中科通達穩步推動全國性市場布局的業務發展規劃,有序開拓空白增量市場,逐步構建起了“區域分公司佔領新市場、專業子公司切入新賽道”的新格局,進一步擴大傳統公安數字化業務在全國範圍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目前,湖北省外業務佔比已從上市之初的約10%增長到近40%,中科通達也從一家區域性公司逐步成長為全國性的行業知名企業。
今年上半年,中科通達在四川、陜西新設分公司,積極推動四川、陜西地區的公安數字化業務發展。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通過在關鍵區域市場的戰略布局和業務深化,中科通達能夠更好地把握市場動態、貼近客戶需求,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為公司的長期發展和行業地位鞏固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不僅如此,隨着研發創新能力以及行業規模地位的提升,中科通達開啟了業務轉型與提升。一方面,對原有的信息系統集成、系統運維保障、行業産品銷售三大業務進行了更為深入的布局。以系統運維保障業務為例,公司既可對自建項目提供運維服務,實現穩定的可持續收入,也可承接外部項目運維服務,獲取增量收入。在王開學看來,系統運維保障有望打造成公司穩定現金流的支柱業務之一。
另一方面,中科通達的客戶群體由公安機關擴大到了行政機關以及行業客戶。公司敏銳地察覺到新的商機,根據客戶需求先後推出了企業創新積分系統、智慧魚類增殖站綜合管理&&、湖北科創供應鏈線上&&等産品,不斷拓寬産品和業務應用領域,積極推動構建軟體産品加數據運營的增值服務新模式。
“從傳統的項目集成公司向軟體産品公司轉型,我們大力推進純軟産品銷售,增加運維服務收入形成穩定現金流,優化業務和收入結構。”王開學介紹,今年上半年,中科通達新簽軟體項目合同與運維服務合同同比大幅增長,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公司業務轉型已初見成效。
數字經濟為勢 戰略定位守正創新
在王開學看來,目前中科通達已經步入“成年時代”,做好發展戰略規劃並落實執行是第一要務。具體來看,聚焦數字技術,提供全周期、全要素的數據處理服務,致力於成為行業領先的數據治理與運營綜合服務商,是中科通達全新的戰略定位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網絡時代的數據,等於工業時代的水電。”王開學&&,日常生活中會産生各種監控視頻數據、公共安全數據、交通數據、社區數據、政務數據、企業數據等,而中科通達具有採集、傳輸、清洗、存儲、分析、應用等數據處理能力,這可以助力公司從公安行業拓展到數據治理行業,客戶由公安客戶拓展到政府客戶甚至是産業客戶,服務也由項目集成拓展到軟硬體産品銷售、系統運維,並進一步拓展到數據運營。
目前,中科通達的AI大模型等前沿技術及産品,不僅實現了研發技術上的突破,也已實現場景化落地與商業化實踐。今年上半年,公司的視覺大模型産品——AI視頻巡邏系統在湖北地區的交警系統成功試點,通過對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的高精度、實時自動偵測與識別,減輕了人工巡查負擔,縮短了響應時間,提高了執法公正性。中科通達的大數據應用&&——AI城市治理系統也在陜西某地級市成功部署。該系統圍繞城市治理中的六大關鍵應用場景,包括煙火監控、水域管理、街道維護、道路安全、行為監管以及場所管控等,助力政府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與智能化水平。此外,中科通達智慧交運TOCC一體化&&成功在山西某地級市實現應用。該&&通過整合公路交通、道路運輸、水運交通等多種交通運輸數據資源,構建了一個覆蓋全面、協同、高效的綜合交通管理體系,切實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和響應速度,為交通指揮和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中科通達上述新産品在應用場景中的成功落地與實踐,不僅提升了公司AI産品線的成熟度和市場適應性,同時也為更多意向客戶挖掘自身潛在需求開拓了新路徑,為公司後續獲取相關業務訂單打下了堅實基礎,使公司逐步構建了AI新時代的核心技術競爭力。
不僅如此,目前中科通達還打造了包括數字化管理能力、項目交付能力與數據治理能力為一體的核心競爭力。“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進步和數字經濟的核心地位日益凸顯,新興的數字經濟生産力正在快速培育,將為數據治理和公共安全服務領域帶來新的增長點,中科通達所處行業面臨廣闊的成長空間,公司有望實現更快更好的高質量發展。”王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