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海外投融資改善 CXO企業加大國際化布局
2024-11-29 記者 張小潔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今年以來,海外生物醫藥行業投融資溫和復蘇。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今年海外生物醫藥投融資總金額已達453億美元,超過2023年全年的417億美元和2022年的442億美元。隨着海外投融資活動的更加活躍,國內CXO(醫藥外包服務)領域上市公司的海外業務持續復蘇,對國際化布局也更為重視,多家企業近日在回應投資者提問時均提到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海外業務持續復蘇

  “報告期內,公司海外業務的增長勢頭依然強勁,實現境外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196.48%,這一增長不僅體現了公司産品的性能和服務的高質量,也顯示了全球客戶對公司品牌的高度認可和信賴。”11月26日,奧浦邁董事長肖志華在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説明會上&&。

  美迪西也在近日舉行的業績説明會上介紹稱,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來自境外客戶的收入約佔主營業務收入的36%,境外訂單同比實現增長。

  從龍頭企業三季報情況看,截至2024年9月底,藥明康德在手訂單438.2億元,同比增長35.2%。其中,來自於全球前20大制藥企業收入達112.2億元,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産項目同比增長23.1%;來自美國客戶收入為176.2億元,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産項目同比增長7.6%;來自歐洲客戶收入為35.3億元,同比增長14.8%;來自中國客戶收入為51.6億元,同比下降3.9%;來自其他地區客戶收入為14.0億元,同比下降16.5%。

  康龍化成稍早前在回復投資者前三季度分地區訂單增長情況的提問時也&&,整體看海外市場增長明顯,跨國制藥企業需求穩定,生物科技企業呈現復蘇態勢。中國市場存在壓力主要是服務價格低導致。海外客戶訂單增長來自於兩個驅動因素,首先是實驗室服務和小分子CDMO新項目啟動帶來增量,其次前期積累的項目逐步進入到臨床II、III期階段,帶動生産需求的增加和放量。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指出,CXO企業普遍&&國內訂單增長壓力相對較大,海外訂單恢復性較好。2024年第三季度,這一趨勢有所延續,截至9月底,藥明康德在手訂單達438億元,同比增長35.2%;凱菜英新簽訂單同樣保持較快增長,泰格醫藥新簽訂單繼續實現雙位數增長,以安評業務為主的昭衍新藥及益諾思今年新簽訂單數量也均有所增長。

  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多家CXO企業&&,將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美迪西在業績説明會上介紹,公司在美國、歐洲、亞太地區等海外産業核心區域多點布局,積極尋求海外並購的合適機會,加強實驗室能力以及商務團隊的建設。目前公司在美國擁有近10名BD(商務拓展)團隊,將繼續加強歐洲市場BD的團隊建設,增加海外BD和國內科研團隊溝通,建立客戶信息情報系統,做好大客戶服務管理,逐步建立適應海外市場競爭的市場銷售體系。此外,公司將積極參與海外行業會議,增加科研團隊定期拓展頻率,積極主動地拓展海外市場。

  益諾思近日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也提到,公司始終將出海作為重要的戰略方向,並在此方向上穩步推進。“從最初的服務認證標準化的國際出海,到協助客戶進行申報的出海,再到公司於2024年3月在美國註冊成立全資子公司InnoAlliance Inc.,實現了海外首站布局,每一步都標誌着公司在國際化道路上的堅實步伐。後續公司將依託InnoAlliance這一海外經營實體,順應國際化發展趨勢,着眼全球新藥市場,持續提升自身綜合競爭能力。”該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龍頭企業的國際化布局中,對歐洲市場等地區的關注度明顯提升。例如凱萊英近日在接受逾百家機構調研時&&,海外産能布局方面,公司今年已完成英國研發中試基地落地,也繼續關注其他小分子商業化的並購機會,同時考量在歐洲自建的計劃。收購和自建各有利弊,公司需要根據商業機會、運營成本平衡等分析研究。該公司曾在半年報中披露,2024年是公司加速全球化戰略布局的關鍵年,報告期內接管的英國Sandwich Site,已於8月初正式投入運營,將進一步支撐公司全球供應鏈體系完善。“Sandwich Site基地的運營是凱萊英海外産能布局的階段性里程碑。”該公司稱。

  行業周期或趨勢向上

  在海外投融資指標改善的背景下,多家市場研究機構看好CXO企業業績和盈利能力向上拐點。

  海通證券研究指出,在美元降息的背景下,生物醫藥行業投融資的溫和復蘇已成確定性趨勢,截至2024年11月5日,海外生物醫藥投融資全年總金額已達453億美元,超過2023年全年的417億美元、2022年的442億美元。國內需求側仍在磨底,截至2024年11月5日,國內生物醫藥投融資總金額為48億美元,相比2023年全年的110億美元仍有較大程度的下滑。

  華創證券醫藥團隊認為,海外投融資有望持續回暖,國內投融資底部盤整有望觸底回升,創新鏈浪潮正在來臨。CXO産業周期或趨勢向上,目前已傳導至訂單面,有望逐漸明顯傳導至業績面,2025年有望重回高增長車道。浙商證券醫藥研究團隊同樣&&,全球投融資漸觸底,CXO訂單穩健甚至高增長,頭部CXO公司毛利率水平呈現逐季改善趨勢,看好CXO業績和盈利能力向上拐點。

  “CXO行業和生命科學服務行業作為制藥企業研發生産和基礎科研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醫藥科技創新的重要推動力。板塊前期在投融資遇冷、需求短暫下行等諸多因素影響下充分回調。站在當前節點,我們認為行業已經走出低谷,迎來業績回升和估值修復。”中郵證券醫藥團隊&&,目前,海外已開啟降息周期,投融資市場正處於回暖階段,海外大型制藥企業和生物科技企業研發和生産需求恢復穩定增長,國內CXO企業有望憑藉工程師紅利和制藥業優勢在外包行業中逐步提高市場份額。國內全鏈條創新藥支持政策配套措施的陸續落地將激發藥企的創新熱情,創新藥械高質量發展成為戰略轉型的必經之路,藥企研發投入和國家科研經費的持續增加下,國內投融資市場有望迎來復蘇。2024年三季度CXO板塊收入和毛利率已連續兩個季度環比回升,行業資本開支自2023年開始下降,固定資産進入平緩增長階段。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大部分CXO公司在手、新簽訂單增速逐步提高,合同負債金額恢復正增長,基本面邊際好轉趨勢較為確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