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綠電賦能 網紅老漁村熱度再攀高
2024-11-15 記者 張紋 來源:經濟參考報

  白玉蘭造型風電樹成熱門打卡點,綜合能源站讓新能源車無憂續航,光伏座椅上曬太陽即享手機無線充電……立冬過後,廣西北海市海城區流下村,這座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小漁村依然游客如織、熱度不減。今年以來,南方電網在流下村推行“綠電+文旅”措施,打造智慧能源示範村,風、光、儲、充多能互補,為流下村旅游經濟注入新活力,推動網紅老漁村熱度再攀高。1至10月,流下村接待游客達30萬人次,已超2023年全年數據。

  綠電生態解鎖鄉村旅游新風尚

  流下村倚靠冠頭嶺國家森林公園,毗鄰紫霞灣,山、海、古民居、媽祖文化等人文自然資源獨特。眼下,多能互補的鄉村智慧能源項目蓬勃發展,讓老漁村煥發新光彩。

  走進流下村,滿眼都是小清新。道路整潔,庭院雅致,特色民宿、餐飲、文創點聚集,公共設施屋頂上光伏板熠熠發亮,白玉蘭造型的景觀風電樹隨風綠動,處處可見環保與生機。

  南方電網廣西北海供電局規劃部專責高冰潔介紹,北海供電局圍繞“綠電+文旅”,在流下村建設北海首個智慧能源鄉村示範點,打造景觀風力發電樹、分佈式光伏、小型儲能、V2G雙向充放電等多種應用場景,助力該村網紅經濟新業態發展。

  在流下村綜合能源站,“雙向”充電讓游客有了新體驗。“這是北海首&V2G充電樁,能讓電動車和電網形成互動:電網負荷低時充電,電網負荷高時電動車還能向電網放電,既節省了充電成本,又綠色環保。”南方電網廣西電動汽車公司開發建設與安全監督部項目經理何灝介紹。

  據了解,目前,流下村新能源項目每年發電量10.34萬千瓦時,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0噸;儲能裝機容量100千瓦/215千瓦時,滿足民眾及鄉村發展的綠色用電需求。截至目前,流下村清潔能源消納率達100%。

  “像風電樹、太陽能椅這些新科技,給村裏帶來新人氣,現在我們村口碑越來越好。”村民麥喜芬開心地説,村裏游客絡繹不絕,每天進村的旅游大巴就有近二十輛,帶旺了她的水果冷飲攤點。生意興旺,啵啵汽水鋪老闆潘仁艷新購置了電炸爐,賣起了北海特色小吃蝦餅,“蝦餅是北海特色小吃,這套設備全是用電的,很環保。”

  新能源車車主龍先生驅車800多公里,從貴州省銅仁市慕名來到流下村:“這裡停車、充電、住宿都很方便,既環保又現代,體驗很好。”

  以電為筆描繪山海新故事

  在流下村,老船木承載着漁民的世代記憶。退役後,這些木材經過再利用,變成獨特的傢具和工藝品。

  在流下村古船木工藝品製作工作室,一塊塊承載着歷史滄桑的老船木,在機器打磨、光電雕琢下,重獲新生。原本風雨侵蝕的痕跡,變為獨一無二的紋理與質感,每件作品都記錄着大海的故事,見證了傳統與現代技藝的融合。

  “開料、切割、打磨,老船木加工每個環節都離不開電。”古法造船技藝非遺傳承人、北海嶺南古船木藝術館負責人莫煉&&,在電力賦能下,原本繁瑣的切割、打磨等工序變得輕鬆快捷,使老船木加工在保留傳統韻味的同時,變得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莫煉説,古法造船技藝是北海市非遺項目,依靠科技和電力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以全新面貌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據了解,過去流下村村民大多依靠淺海作業、外出務工等維持生計。隨着鄉村産業發展,流下村逐漸轉型,文創産業、高端民宿等快速發展,用電需求直線上升。

  為滿足産業轉型發展的用電需求,2023年,南方電網廣西北海供電局在流下村完成了全套基礎供電設備升級改造,大幅提升了戶均配變容量,供電可靠率達到99.98%。同時,免費為各家各戶安裝了新型智能電表,實現了精準高效的電力服務。

  新營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郭元介紹,隨着基礎設施等各方面的完善升級,流下村探索出“文化+旅游”的新業態。2023年,村集體從經營項目中獲得股金分紅,村民年人均收入2.9萬元,社區集體年收入達40萬元。

  如今,流下村80%的民房已被外地投資商承租,花藝工作室、文藝風小店舖、咖啡館、鄉村酒吧、主題餐飲等遍地開花,成為名副其實的“山海藝術村”。

  智慧能源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科技手段和數字化技術的運用,讓流下村的電網正在變得更“聰明”。

  一鍵指令,流下村電桿上無線充電機巢的無人機即刻探身飛起,沿着村裏的配網線路開展巡檢。電量告急時,它自動返巢無線充電,續航後繼續任務,全程無需人工干預。

  220千伏敦海變電站內,機器狗“智能巡檢員”正按預定路線行進,利用身上裝載的高清攝像頭和傳感器,精準檢查供電設備的運行狀態。人機結合、前後&作業,守護可靠供電。

  隨着電網數字化轉型、現代化農村電網建設的持續推進,北海鄉村智慧能源産業持續發展,為流下村經濟多元發展注入新引擎。

  南方電網廣西北海供電局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想介紹,南方電網廣西北海供電局以流下村新時代農業農村電氣化示範村建設為樣板,加快電網數字化轉型,以點帶面促進農村地區智慧能源項目的全面落地,推動農村新型能源體系向清潔低碳轉型,支撐鄉村全面振興。

  眼下,百年漁村煥新顏,充足的電力助推鄉村文旅提質升級,流下村先後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落、廣西五星級鄉村旅游區、廣西民族特色村寨和廣西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範村稱號。

  “2023年,我們流下村的游客量接近30萬人次。今年,隨着村裏設施的不斷提升和産業鏈的完善,游客量有望突破40萬人次,帶動村集體經濟實現新突破。”郭元興奮地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