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沙海之上 低空經濟為發展帶來“新視野”
——內蒙古阿拉善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
2024-11-14 記者 張晟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年來,低空飛行乘着科技的春風步入發展“快車道”,正創造着新興低空行業的“星辰大海”。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的大漠戈壁中,低空經濟正在走進大眾視野,為交通物流、文旅融合、文物保護等應用場景不斷賦能。

  低空經濟為生産提供“新解法”

  “開機,起飛,巡護!”隨着一陣嗡鳴聲響起,一架無人機在黃河烏斯太段岸邊騰空而起,不一會兒便完成了巡河任務,巡查中圖片、視頻同步傳送到巡查人員手中。

  “過去的傳統人工巡河存在效率低、盲區大、耗時長以及問題發現不全、溯源能力弱等問題,此次借助無人機開展巡河工作高效又便捷,不僅縮短了巡河時間,還可以高精度、多角度拍照,準確發現問題,及時處置,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能。”阿拉善高新區河長辦工作人員包鵬説。

圖為當地利用無人機對內蒙古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巡護。(資料照片)

  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無人機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着大眾的生産和生活方式,其高效、精準的特點正在為阿拉善各行各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

  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伊和呼都格嘎查牧民趙壽國養着200多峰駱駝,是一家人的主要收入來源,每天放駱駝、找駱駝是他最主要的工作。自從去年購置了一架無人機,趙壽國只需輕觸遙控器,無人機便能飛向沙漠深處,找到駱駝所在的位置。趙壽國説:“以前我們騎摩托車找駱駝,有時候走一天都找不到,地形複雜,有山有沙漠。去年我參加無人機培訓,現在我們用無人機找駱駝,很方便,節省油錢又節省時間。”

  小小的無人機,不僅“飛”進了農牧民的生産生活中,也為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帶來了便捷。在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城邊,一架無人機在內蒙古電力集團阿拉善供電公司作業人員的操作下,起飛至預定高度,作業人員按住快門拍下一張張巡線照片,將發現的線路隱患一一登記在冊,逐步進行處理。

  內蒙古電力集團阿拉善供電公司輸電管理處黨支部書記、副處長劉佳&&,目前無人機在輸電領域可以進行自主精細化巡視、激光雷達掃描建模、無人機自動飛行,無人機驗收等主要工作,彌補了人工巡視中存在的缺陷,進一步提高了巡檢效率和準確性,為輸電線路的平穩運行發揮着重要作用。下一步,還將加強多傳感器與無人機的融合應用,比如使用無人測溫機開展紅外線測溫、帶電憎水性測試等應用。

  據了解,為了普及無人機技術,解鎖更多應用場景,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在2019年成立了通用航空係,開設無人機技術應用、操作與維護等專業,培養無人機操作和維護人才。今年8月,學院投入30多萬元搭建了無人機模擬實驗室,9月投入200多萬元用於無人機設備改擴建工作,為申報無人機駕駛證培訓和考試做了場地和設備準備。

  低空産業開拓生態治理新模式

  阿拉善地處祖國西北地區,具有緯度低、海拔高、地勢平坦、視野開闊等優勢條件,為低空飛行器提供了安全的飛行環境。

  近年來,阿拉善盟通過保護、飛播、封育、造林等舉措,使地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轉變,開創了在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地區飛播造林的先例。截至2023年底,累計飛播造林總面積達705萬畝,在騰格裏沙漠東南緣和烏蘭布和沙漠西南緣形成了兩條總長460公里、寬3到20公里的大型防沙、阻沙“鎖邊”防護林草帶。

  前不久,一架機身噴塗“森林草原防火”的直升機升空,飛往胡楊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了今年阿拉善盟森林草原秋季航空巡護作業。

  據了解,今年阿拉善盟秋季航空飛行巡護期自9月15日開始至11月5日結束,開展森林草原航空巡護作業約25架次、50小時。“目前,低空經濟在我盟林草領域已有較好的應用。阿拉善盟林草作業具有地域廣闊、交通不便、工作難度大的特點,通過無人機和直升機在森林草原防滅火航空巡護、飛播造林種草、生態修復成效監測、禁牧休牧巡護、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應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準度,降低了工作強度和工作成本,為林草資源的精準監測和高效管護提供了更加科學、準確的數據。”阿拉善盟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圖布新説,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逐步完善,將進一步探索和加強低空經濟與林草行業的深度融合與發展。

  低空經濟開闢文旅體驗新場景

  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阿拉善盟文旅投公司借助“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契機,在巴丹吉林沙漠啟動了“巴丹秘境——從空中揭秘世界自然遺産低空之旅”文旅活動,不僅為游客帶來了難忘的體驗,也為旅游産業帶來新機遇。

  “為發展‘低空+全域旅游’經濟,公司提出近期、中期、遠期應用場景規劃,繼續深化與國內知名航空企業的合作,共同謀劃建設阿拉善低空旅游基地及航空樂園。”阿拉善盟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兵説,“我們將結合‘北疆文化+低空旅游’的理念,拓展航空教育培訓、航空科普等領域,打造特色‘航空+研學’主題活動,開發‘大沙漠’低空旅游線路,打造‘環阿拉善’高端低空旅游産品,不斷豐富航空文創産品種類,全力推進‘航空+文旅+體育’的融合發展模式。”

  阿拉善盟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姜慶繼介紹,下一步,阿拉善盟將圍繞公共服務類、生産作業類、消費服務類3大領域,打造拓展10個低空經濟應用場景。

  在低空+應急救援、國土測繪、社會治理、巡查巡邊、軍民融合等領域,推動技術應用,加快響應速度,提升管理效率,賦能基層治理,構建空地一體、布局合理、協同高效的低空應用體系。在低空+工業、農牧林水、智慧物流領域,培育發展碳纖維複合材料、輕質合金、超高強度鋼材和高性能電池等新材料産業,拓展應用場景,滿足生産生活需求。

  在低空+全域旅游、交通領域,推動構建“大旅游”格局,逐步開通10余條航空旅游線路,拓展低空游覽、滑翔飛行、航模會展等低空文旅産品,打造阿拉善低空旅游集聚區。新增“支支通”航線和航點,發展空中通勤、城際飛行等城市空中交通新業態,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航空出行需求。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