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一場由企業牽頭在京舉辦的論“健”大會,活動之重磅、規格之高端、陣容之“豪華”,無不令同行嘖嘖稱羨——6名院士與會;包括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阜外醫院、廣安門醫院等數十家享譽全國的三甲醫院,赫然在列;三大“中字頭”權威組織——中華醫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為大會聯合指導單位;包括國家衛健、藥監、醫保、中醫藥等在內的部委局,均有部門高層領導出席……
圖為通用技術健管公司所在地——位於北京西三環六里橋東北角的通用健康大廈。通用健康大廈原名“通用技術大廈”,原為央企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總部大樓,2023年集團總部搬出,大廈更為現名。(通用技術健管公司供圖)
這是由央企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和中國健康管理協會聯合主辦,通用技術旗下子公司通用技術健康管理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通用技術健管公司”)承辦的“2024年通用健康管理大會”(下稱“大會”)。通用技術聚焦先進製造與技術服務、醫療健康、貿易與工程服務三大主業。在醫療健康中,通用技術的醫療機構數量、床位數、門診人次等指標,在國企辦醫中均名列前茅,是名副其實的國企辦醫領軍者。
權威人士&&,這是通用技術集團首次舉辦健康管理大會,整體展示旗下醫療健康主業,標誌着通用技術已正式“跑完”為期6年的産業總體布局“賽程”,完成了“專業化整合”的使命。
完成國企辦醫專業化整合使命
“近年來,國務院國資委會同相關部門&&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深化改革。”出席大會主論壇的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局長林慶苗&&,“在改革過程中,通用技術集團等一批以醫療健康為主業的中央企業,以市場化方式整合優質醫療資源,辦醫規模逐年擴大,辦醫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
“自2018年以來,在國務院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通用技術集團持續深化參與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改革,完成了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專業化整合的使命。”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於旭波説。
據介紹,2018年7月以來,通用技術集團陸續承接了航天科工、航空工業、國家電網等20多家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所屬醫療機構,目前已擁有醫療機構400余家,超過央企辦醫總規模的半數。其中三級醫院32家,分佈於全國27個省市,員工超過70000人,合計開放床位5.2萬張,年門急診量超過3000萬人次,住院量超過140萬人次。完成整合後,通用技術集團醫療健康業務運營質效全面提升,業務規模較改革前增長16%。
通用技術集團以醫療業務為支撐,積極布局健康管理和養老服務産業。在健康管理領域,通用技術集團有125家醫院開展健康管理業務,服務覆蓋超400萬人次,其中包括60家中央企業;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創新建設的“小通診所”集“檢、管、診、治、康”等功能於一體,目前全國布局已超過500家,遍及28個省市,服務覆蓋1000萬人次。搭建規範化、標準化、智慧化健康企業建設服務體系,形成“方案-設施-&&-産品”的生態閉環,為職業人群提供“線上+線下”“院內+院外”“工作+生活”的全場景醫療健康服務。“通用健康管理旗艦中心”作為國內首家由央企集團傾力打造的新型綜合性高端健康管理醫學服務機構,組建了臨床專家與“五師共管”的核心工作團隊,打造集精準體檢、健康管理、專家門診、消費醫療於一體的全新健康服務運營模式。
在養老服務領域,通用技術集團運營150家各類型健康養老機構,管理運營養老床位1.8萬張,建設運營家庭養老床位超過5萬張,服務老年人群超過1200萬人;積極參與國家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轉型發展普惠養老,承接了全國各地56家培訓療養機構,儲備養老床位近萬張。
引領示範作用獲各方肯定
目前,通用技術旗下醫療健康板塊共有7大企業。包括5家醫療&&:由承接11家央企及3家地方國企醫療機構組建的環球醫療,是通用技術醫療健康板塊唯一上市公司;承接航空工業集團所屬醫療機構的主體、後由通用技術整建制接收的通用醫療;整合國家電網所屬9家二級甲等以上綜合醫院組建而成的國中康健;由航天科工集團整合航天系統醫療機構組建,後加入通用技術的航天醫科;由中石油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成立的、後併入通用技術的寶石花醫療。還有兩家:通用技術打造的健康養老主陣地——通用技術康養公司,以及2023年3月成立的通用技術健管公司。
“近年來,通用技術集團等央企積極響應國家決策部署,努力發揮自身優勢,在醫療衞生領域不斷探索實踐,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衞生服務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劉金峰説。
劉金峰對於通用技術等央國企辦醫的肯定,並非國家衛健委的“一家之言”。這一點,可從相關部委局辦的高層領導與會情況看出。除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馬璐之外,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李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王志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雷平等多位負責人,悉數出席大會。
李滔&&,通用技術集團在推動健康管理事業發展進程中彰顯了卓越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希望通用技術集團發揮行業引領作用,依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促進健康管理服務智能化、個性化發展,推動醫療保障與健康管理融合發展。醫保部門也將支持通用技術集團進一步健全完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體系。”
“通用技術集團醫藥醫療健康板塊發展有基礎、有亮點、有優勢,希望集團發揮自身優勢,搶抓發展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雷平説。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董家鴻在視頻致辭中&&,通用技術集團致力於在醫療健康領域發揮引領示範作用,涌現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品牌效應、實踐成果,“期待與通用技術集團等優秀企業攜手合作”。據了解,此次參會的院士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顧東風、王松靈,中國工程院院士吉訓明、朱立國,美國醫學科學院國際院士勵建安等。
健管公司成“整條街最靚的仔”
作為集團醫療健康板塊中成立最晚的“新軍”——通用技術健管公司,可以説是此次大會上“整條街最靚的仔”:
——承辦大會,是活動實際的“操盤手”;
——以通用技術健管公司為會長單位的“中國健康管理協會企業健康管理分會”,在大會上正式成立。分會聚焦助力高效開展企業健康管理體系建設;
——此次大會上,國內首家由央企集團打造的以健康為中心的綜合性醫療機構——“通用健康管理旗艦中心”正式啟用,將由通用技術健管公司運營;
——大會發布了《中國健康管理報告2024》,通用技術集團副總經理姚建紅詳細解讀了《中國健康管理報告2024》的核心理念與主要內容,系統闡釋通用技術集團在健康管理方面的探索實踐……
“健管公司的成立,是通用技術集團踐行中央確立的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把維護人民健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設‘健康中國’戰略的具體舉措。”通用技術健管公司董事長彭佳虹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彭佳虹&&,健管公司以集團醫療資源為支撐,以數字科技為驅動,以健康産業生態為鏈結,構建“全業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以成為值得信賴的“健康管理專家”與“健康數據專家”為目標,打造央企健康服務的標杆和典範。
“其中,我們着重聚焦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應用。”彭佳虹強調。
她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健管公司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另一塊牌子是“醫療健康大數據公司”。
據介紹,通用技術集團一直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工作,去年專門針對大健康産業數字化發布了總體規劃。2024年初,“醫療健康大數據公司”正式掛牌,由通用技術集團全資控股,以保障數據的質量和安全性。根據安排,健管公司統一負責集團醫療健康板塊中的醫療、健康管理、養老業務的數字化建設。
“大家都知道,醫院內部的信息化系統極其龐雜,一家大醫院裏會有上百個系統、幾十家供應商在裏面,‘數據孤島’現象、數據互聯互通問題非常嚴重。但在通用技術集團,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全部三級甲等醫院和主要的二級醫院,都實現了數據中&打通。這為我們下一階段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彭佳虹説。
“下一步,我們將推動整個通用技術集團旗下醫療、健康管理、養老業數字&&的打通,從院內延伸到院外,為更多人提供更精準的、更個性化的健康管理。”彭佳虹説,“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國內領先的家庭健康檔案、個人健康資産數據管理方,通過數字賦能,真正助力‘健康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