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並購重組進入活躍期,A股上市公司並購案例同比增逾80%。其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更是成為並購重組的主要參與者。黨的十八大以來,隨着國企國資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持續完善優化。在此背景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也呈現出加快布局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專業化整合、産業鏈協同發展等新的特徵和趨勢。
能源領域央國企再現多個並購案例
近段時間,電力能源領域再度涌現出一波央國企並購重組案例,包括國家電投、龍源電力、部分省級能源集團等,通過並購、轉讓、收購、成立新公司等舉措,整合與重組優化資源配置、更好地激發國有經濟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提升經濟運行效率。
龍源電力日前公告,擬收購國家能源集團下屬資管公司、甘肅公司和廣西公司所持有的山東、江西、甘肅、廣西區域共計8家新能源公司股權,裝機容量203.29萬千瓦,將使龍源電力的合併裝機容量增長4.9%,此舉將有望進一步擴大公司在綠色電力領域的裝機容量規模。公開資料顯示,龍源電力成立於1993年,當時隸屬於國家能源部,後歷經電力部、國家電力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現隸屬於國家能源集團。2022年,龍源電力通過換股吸收合併方式正式在A股上市,完成“A+H”兩地上市戰略。
而在過去的一個月裏,國家電投也在密集進行資本運作,通過旗下兩家上市公司遠達環保、電投産融的並購重組,打造新的“清潔能源版圖”。
按照重組預案,遠達環保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中國電力、湘投國際合計持有的五凌電力100%股權以及國家電投廣西公司持有的長洲水電64.93%股權,並向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其中,五凌電力和長洲水電控股股東分別為中國電力和國家電投廣西公司,實際控制人都是國家電投。遠達環保方面&&,交易完成後,遠達環保將新增水力發電及流域水電站新能源一體化綜合開發運營業務,有效促進上市公司轉型發展,推動建設國家電投境內水電資産整合&&,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電投産融重大資産重組預案則顯示,公司擬置入資産為國家核電(現國家電投控股)、中國人壽持有的電投核能100%股權,擬置出資産為電投産融所持子公司資本控股的100%股權。本次重組前,電投産融主要業務包括能源業務、金融業務等。重組後,電投産融現有金融業務將置出,同時注入主要從事建設、運營及管理核電站的資産。
這也意味着,若這兩起重大資産重組案順利落地,國家電投將相較於其他四大發電集團,率先擁有常規能源(火)、清潔能源(風光)、氫基能源、核電、水電、煤炭各領域上市公司。
潘悅 製圖
央國企産業整合步伐加快
上述電力能源領域的央國企“並購潮”只是今年以來央國企並購步伐加快的一個縮影。
今年8月,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答記者問時&&,將推動央企加大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整合力度,將優質資産通過並購重組渠道注入上市公司,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在政策支持下,伴隨着並購重組市場進入活躍期,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日漸成為並購重組的主力軍。Wind數據顯示,以最新披露日期作為統計標準,截至2024年11月6日記者發稿,今年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重組事件為187件,較2023年同期的102件大增超80%。其中,有79件為中央企業或地方國有企業所屬上市公司的並購案例,佔比超過四成。
當前,央國企並購重組浪潮澎湃,以此聚合發展優勢、優化資源配置,進而催生競爭力強的産業領軍企業。今年以來,中國船舶、國藥集團、華潤集團、中國五礦、中國稀土等不同領域國資央企所屬的上市公司正加速推進並購重組。
今年9月,A股上市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吸收合併交易預案出爐。中國船舶公告顯示,以發行A股股票方式換股吸收合併中國重工,交易金額為1151.5億元。“為進一步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興裝強軍主責主業、加快船舶總裝業務高質量發展、規範同業競爭、提升上市公司經營質量,公司與中國重工正在籌劃本次交易。”在不久前的業績説明會上,中國船舶回復投資者提問時&&。
在醫藥領域,重藥控股於今年2月公告稱,通用技術集團與重慶化醫開展戰略整合事宜,並將控股重藥控股。同月,在港上市的國藥集團下屬中國中藥公告稱,國藥集團擬以154.5億港元私有化中國中藥。今年8月,華潤三九公告稱,擬以62.12億元購買天士力28%的股份。
資源領域國資並購案例同樣頻出。今年1月,廣晟有色公告稱,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廣晟集團擬將其直接持有的子公司廣東稀土集團的100%股權無償劃轉至中國稀土集團。9月,鹽湖股份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青海省政府國資委、控股股東青海國投與中國五礦及下屬子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青海省政府國資委、青海國投與中國五礦擬共同組建中國鹽湖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布局戰略性新興産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着國企國資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持續完善優化。而隨着形勢的變化,中國國有經濟的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重點和方向也在不斷發展。近年來,央國企並購重組正在呈現出産業鏈協同發展、加大專業化整合、加快布局戰略性新興産業等發展趨勢。
“要加大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力度。圍繞新技術、新領域、新賽道開展更多高質量並購。”日前,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王宏志在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4年第三次專題推進會上&&。
實際上,戰略性新興産業已成為今年國資並購重組的熱點領域。今年3月,國盾量子與中國電信所屬中電信量子集團簽訂了股份認購暨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國盾量子計劃以每股78.94元的價格向中電信量子集團增發約2411.23萬股股票,預計此次定增募資總額約19億元,用於推動量子科技主營業務的發展。同月,長電科技披露公告稱,收到公司股東國家大基金、芯電半導體的通知,其正在籌劃有關公司的股權轉讓事宜。在各方完成股份交割及長電科技董事會改組後,實際控制人變更為中國華潤。今年7月,中航電測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中航工業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成都飛機工業(集團)100%股權。
而根據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的數據,過去十年,央企參與投資的基金助力464家戰新産業上市公司,佔A股市場同行業公司總數的25%。在華虹半導體、華熙生物、寧德時代、寒武紀等知名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央企或其參與的基金髮揮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央國企重組整合進一步深化,專業化整合更為突出,更加重視市場化原則和上市公司的&&功能。整體來看,央國企並購正朝着更加市場化、專業化和戰略性的方向發展。
“央國企整合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關鍵舉措,旨在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政策的支持使得並購重組更加市場化,更多地依靠市場力量來完成資源配置。
展望未來,央國企整合重組有望繼續提速、擴圍,着眼於整個産業鏈和創新鏈的協同與強化,開展更多高質量並購,騰挪更多資源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