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寶萊特及其董事長、財務總監收警示函
公司持續虧損、股價承壓
2024-11-06 記者 李晃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期,醫療器械公司寶萊特(300246.SZ)進入“多事之秋”。先是由於在此前廣東證監局的現場檢查中,被發現存在部分醫療器械貿易業務收入確認會計處理不準確、部分銷售退回未及時衝減收入等五項違規問題,廣東證監局近日決定對寶萊特、董事長兼總經理燕金元、財務總監許薇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寶萊特亦隨之收到深交所的監管函。

  就在前述處罰公布兩日後,寶萊特披露了其三季報:公司前三季營收同比下降15.15%,扣非凈利潤虧損3108.13萬元。單季度看,寶萊特營收已連續5個季度同比下滑,扣非凈利潤也已連續5個季度虧損,公司業績承受較大壓力。值得一提的是,寶萊特還宣布擬變更已連續13年為其提供審計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引發市場關注。

  因五項違規問題收警示函

  10月25日,寶萊特發布《關於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收到廣東證監局警示函的公告》稱,公司最近收到廣東證監局出具的《關於對廣東寶萊特醫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燕金元、許薇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2024〕153號)(下稱“警示函”)。

  警示函顯示,根據《上市公司現場檢查規則》(證監會公告〔2022〕21號)等規定,廣東證監局對寶萊特進行了現場檢查,發現其存在五項違規問題,包括:第一,部分醫療器械貿易業務收入確認會計處理不準確;第二,部分銷售退回未及時衝減收入;第三,個別在建工程未及時轉入固定資産並計提折舊;第四,對部分子公司商譽減值測試時指標預測缺乏合理依據;第五,公司內部控制不規範。

  其中,在收入確認方面,寶萊特未根據相關會計準則規定,按業務實質對子公司深圳市寶原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部分醫療器械貿易業務採用凈額法確認收入,導致公司2022年、2023年分別多計營業收入1528.66萬元、2876.89萬元,分別多計營業成本1478.14萬元、2750.66萬元,其中,多計營業收入金額佔公司2022年、2023年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29%、2.41%。此外,銷售退回方面,寶萊特2022年存在部分銷售退回未及時衝減收入,財務信息披露不準確的問題,導致公司2022年多計收入186萬元。

  基於此,廣東證監局認為,燕金元作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許薇作為財務總監,未按照相關規定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對公司上述違規行為分別負有主要責任。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廣東證監局決定對寶萊特、燕金元、許薇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與此同時,寶萊特也因前述違規行為收到了深交所的監管函。

  這並非寶萊特首次遭到監管部門處罰。2023年7月24日,寶萊特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廣東證監局出具的《關於對廣東寶萊特醫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燕金元、廖偉、許薇、楊永興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2023〕85號)。經查,寶萊特存在財務報表合併範圍不完整、2022年業績預告披露不準確的違規行為,根據相關規定,廣東證監局決定對寶萊特、燕金元、廖偉(董事兼副總經理)、許薇、楊永興(董事會秘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扣非凈利潤已連續五季度虧損

  就在宣布因五項違規問題收到警示函兩日後,寶萊特披露了其三季報。

  三季報顯示,寶萊特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8.08億元,同比下降15.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64.05萬元,扣非凈利潤為-3108.13萬元;此外,受收入減少導致銷售收到的現金減少影響,公司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952.55萬元。

  單季度來看,三季報顯示,寶萊特今年第三季度營收為2.71億元,同比下降5.4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12.55萬元,扣非凈利潤為-1565.93萬元。從單季歷史數據看,寶萊特營收已連續5個季度同比下滑,扣非凈利潤也已連續5個季度出現虧損。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發布三季報當日,寶萊特還宣布擬將更換其合作多年的會計師事務所。

  10月27日,寶萊特發布《關於擬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稱,鋻於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大華所”)已連續多年為公司提供審計服務,為了確保公司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公司按照會計師事務所選聘的相關規定,綜合考慮公司未來經營發展情況、業務實際情況及審計服務需求,經履行選聘程序,公司擬聘任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致同所”)為2024年度財務報告審計機構和內部控制審計機構。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大華所在寶萊特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後,已連續13年為其提供審計服務,且均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子公司曾因多方面存在嚴重缺陷被責令停産

  寶萊特成立於1993年6月28日,於2011年7月19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醫療器械産品的研發、生産、銷售、服務,主要涵蓋健康監測和血液凈化兩大業務板塊。

  儘管深耕醫療監護領域多年,但寶萊特近年業績表現較差。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寶萊特營業收入分別為13.96億元、10.91億元、11.84億元、11.94億元;扣非凈利潤依次為3.34億元、0.44億元、-0.07億元、-0.82億元,扣非凈利潤已連續三年下滑,且最近兩年均為虧損狀態。

  業績承壓之下,寶萊特近年股價亦走勢低迷。同花順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寶萊特股價分別整體下跌14.83%、24.83%、4.19%。與此同時,今年以來至11月4日,寶萊特又整體下跌32.33%,同期大盤漲幅為11.95%。

  而在股價與業績雙殺的背景下,寶萊特也遭到部分機構的減持。同花順數據顯示,繼今年二季度減持寶萊特23.95萬股後,深圳市前海久銀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久銀定增7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於第三季度繼續減持35.30萬股,截至三季度末以385.29萬股位列寶萊特第三大股東;與此同時,金鷹紅利價值混合A、金鷹核心資源混合A也於第三季度減持並已退出公司前十大股東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資本市場上屢遭處罰外,寶萊特子公司還曾因多方面存在嚴重缺陷被責令停産。

  2024年5月28日,寶萊特發布《關於控股子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飛行檢查有關情況的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控股子公司三原富生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下稱“三原富生”)的通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國家藥監局”)於近期對三原富生進行了飛行檢查,並於2024年5月27日在國家藥監局網站發布了《國家藥監局關於黑龍江鑫品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飛行檢查情況的通告》(2024年第20號)(下稱“《通告》”)。

  《通告》指出,三原富生在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機構人員方面、廠房與設施方面、生産管理方面、質量控制方面存在嚴重缺陷,不符合《醫療器械生産質量管理規範》相關規定。三原富生已對上述質量管理體系存在缺陷予以確認。《通告》要求相關屬地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七十二條規定,依法採取責令暫停生産的控制措施;對涉嫌違反《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及相關規定的,應當依法處理;並責令企業評估産品安全風險,對有可能導致安全隱患的,按照《醫療器械召回管理辦法》規定召回相關産品。

  據悉,此次飛行檢查後,三原富生進行了全面深入整改。2024年9月4日,三原富生收到陜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關於同意三原富生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復産的函》,同意三原富生恢復血液透析濃縮液等醫療器械産品的生産銷售,三原富生將按照相關要求平穩有序恢復生産銷售。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