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從三個數字看貨運物流裏的新質生産力
2024-11-05 記者 班娟娟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10月2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物流運行延續企穩回升態勢。前三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258.2萬億元,同比增長5.6%。新質生産力領域物流逐步培育壯大。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物流總額同比增長保持在9.1%的較高水平。

  貨運作為物流行業的主力軍,正在向“新”而行、向“新”而興。兩秒完成AR識貨,一小時配對77358筆貨運訂單,一天減少1726噸碳排放……互聯網貨運時代下,以貨拉拉等為代表的&&企業正在持續加大創新研發力度,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等為抓手,加快培育物流領域新質生産力。

  貨運數智化:

  一小時配對77358筆貨運訂單

  湖南省瀏陽市柏加鎮是全國聞名的“花木之鄉”。這兩年,貨拉拉司機王吉安幾乎跑遍了柏加鎮的每一個角落。他把花卉苗木運輸到省內外很多城市的花卉市場。這些花卉苗木經由花卉市場,進入花店、小區、學校以及老百姓家中。

  像王吉安這樣的司機並不在少數。近年來,隨着中國貨運從線下交易時代逐漸向互聯網貨運時代轉變,貨拉拉車輛開始進入大街小巷和廣袤鄉村。

  根據貨拉拉&&最新數據,截至2024年6月,貨拉拉業務範圍覆蓋全球11個市場,其中中國內地總共覆蓋363座城市,月活司機100萬,月活用戶1350萬。2024年1至6月,貨拉拉&&促成的已完成訂單超過3.379億筆,這意味着,一天匹配186萬筆訂單,一小時配對77358筆訂單。

  一小時配對77358筆訂單離不開貨運數智化的與日俱進。貨運數智化,是“人、車、貨、路”的數智化。通過精準匹配貨運供需兩側,利用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減少貨主與車型、司機之間的信息差,逐步改變傳統貨運行業小、散、亂、差的情況,在提高貨運效率的同時,幫助企業降本增效,並助力全社會降低物流成本。

  貨拉拉&&“智慧大腦”系統的高效運作,是貨運數智化的集中體現。該系統在AI、大數據和地圖等基礎能力之上,利用統一框架打造分撥單、地圖、安全防控等多個引擎,逐步解決物流生産要素中“人、車、貨、路”的數智化問題。

  據了解,2019年之後,貨拉拉正式引入算法,把“人、車、貨、路”這些物流行業要素數字化、智能化重新組合匹配,通過機器學習的智能交易引擎,基於貨運行業最完整的車型庫及海量訂單、司機、用戶多維度特徵做最佳的訂單分配決策。目前,貨拉拉的智能系統可日均處理百萬級訂單與幾十萬名司機之間的即時分配問題,&&訂單的司機準點率達到95%,貨運需求配對率達到92%。

  貨運地圖對司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貨拉拉分別於2021年和2022年獲得互聯網地圖服務乙級資質和甲級資質,在地圖能力建設上已經完成行業領先的地圖定位和檢索能力的自建,能夠支撐選址、計價、分單、導航、熱力圖、碰面及圍欄等多個不同場景,從選址到計價再到碰面,基本已實現貨運全流程賦能。

  而在安全防控領域,貨拉拉建立了以智能感知、檢測和自動化處置技術為基礎的AI安全防控系統,提升了駕駛安全、司用安全、貨物合規、貨物安全等多個方向的管控能力,保障運輸過程的安全性。

  倉儲智能化:

  兩秒即可完成AR識貨

  車貨匹配的非標準化,一直是貨運行業的難點之一。貨物的種類繁多,長度、形狀、體積難以精確度量,新用戶不知道選什麼車型,老用戶不確定匹配的車是否能裝得下自己的貨物。AR技術的運用以其高效、便捷的特點,有效地破解了這一痛點。

  打開貨拉拉App的AR(增強現實)識貨功能界面,對着貨物只輕輕一掃,無須手動測量,僅需兩秒便能測算出貨物體積,並智能匹配車型,效率較以往提高10倍以上。

  每次識別會獲取上限兩萬個點雲參與計算,每個點雲都會經過矩陣變化、點雲過濾、連通性分析,再配合圖像模型計算,得到貨物的目標點雲,然後進行最小包圍盒算法計算,得到八個點生成最小體積包圍盒,實時繪製在貨物上,並且提供貨物長、寬、高、體積等參數。

  2024年6月,貨拉拉的AR識貨正式落地應用後,雲木空間是最早一批開始體驗的企業。

  “傢具品類很多,大小形狀各異,以前每次出貨前都需要我們手動測量貨物,或者根據包裝箱的規格和數量進行計算,有時候遇上貨物種類和數量多的情況,在貨物體積評估上可能就需要花費20分鐘左右。”雲木空間物流負責人馮鑫全介紹。

  談及AR識貨技術,馮鑫全笑言:“用上這個功能,感覺員工就像是一位‘數字偵探’,利用AR技術迅速鎖定目標貨物,並獲取所需信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

  據了解,AR選車是貨拉拉自主研發的一項創新技術。該技術巧妙融合了增強現實與深度學習識別技術,專為貨運場景設計,支持所有類型的貨物體積測量,包括小物體、超薄物體、鏤空物體、純色物體等特殊的物體,最大誤差低於10%。

  物流綠色化:

  一天減少1726噸碳排放

  貨車司機桂寶林2021年之前一直都開油車,而且是手動擋油車,兩隻腳都需要用力,一天下來經常腳底痛、手也痛。受深圳市區很多道路對燃油貨車實行限行政策以及油價上升的影響,他決定換成新能源貨車。“剛租上新能源貨車時,貨拉拉&&給我免了半個月租金。我打算等新租期到期後就改為買車,他們推出的‘租轉買’業務很優惠,既沒有租車解約違約金,押金還可轉為首付款,可以省一大筆錢。”

  桂寶林是使用新能源貨車的受益者之一。2024年8月,貨拉拉&&上新能源司機平均每天跑單約為110公里,和同樣里程距離的油車司機支出成本相比,新能源司機每天可以省下百元左右。在為無車司機加入提供解決方案以及&&保障以外,貨拉拉還提供包含加油充電、車輛保養、本地生活、人車保險等豐富的車後服務。截至2024年9月底,在全國範圍已合作覆蓋8.3萬座新能源電站,共計97萬個新能源電樁,覆蓋329個城市;2024年1至9月累計為司機節約加油、充電成本1.6億元左右。

  交通運輸部印發的《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深入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創建,加快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車輛應用,穩步提高城市物流配送新能源汽車比例。

  作為同城貨運領域的互聯網貨運&&,貨拉拉正在以新能源物流車為工具和載體,積極推動“綠色貨運”。數據顯示,2023年,貨拉拉&&上新能源貨車里程高達46億公里,平均每天里程數為1260萬公里,可繞地球314圈,一共減少碳排放63萬噸,平均每天減少碳排放1726噸。

  截至2024年8月底,在貨拉拉汽車事業部直營業務中,租車服務在覆蓋的城市基本實現100%新能源貨車交車,而賣車業務中新能源貨車銷量佔比也超過了85%。按照訂單佔比數據,2024年8月&&上有44%的訂單是通過新能源車輛完成的,其中廣州、深圳等百萬訂單城市中新能源車完單佔比60%左右,長沙、廈門等城市新能源車完單佔比超過70%,海口、三亞等城市超過80%。

  窺一斑而知全豹。從一個個微觀樣本可以觸摸經濟發展的脈動,從一個個貨運數字可以感受物流行業的活力。乘着新質生産力的勁風,相信越來越多的貨運企業未來可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