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城鄉融合發展”試點追蹤|逐新 向善 漸美
——廣東廣清接合片區城鄉協調發展邁向更高水平
2024-11-05 記者 胡拿雲 丁樂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東廣清接合片區包括廣州市增城區、花都區、從化區,清遠市清城區、清新區、佛岡縣、英德市連樟樣板區,面積約99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500萬。新時期新起點,廣州、清遠兩地正全方位、高質量實施交通互聯、産業共建、城市融合、生態共治、民生共享,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逐新、社會生活向善、生態文旅漸美,使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邁進。

  共創産業新發展

  廣州和清遠的交界處曾是貧瘠之地。自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東廣清接合片區成立以來,這裡已經成為智能家居、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生物醫藥、食品美粧等産業發展的集聚地,廣清接合片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産業轉移的主戰場、首選地。

  在清遠歐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工廠內,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打包各類家居木板,一排排機械臂精準挪動、切割木板,通過數字化賦能實現傢具的智能製造。“清遠是我們全國最大的生産基地,主要負責製造和交付,而研發和銷售在廣州總部進行,這樣既減少了成本,也擴大了市場。”清遠歐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鐘菠説。

  自從將生産基地搬到位於清遠的廣清産業園後,歐派在廣州原有的各個製造板塊都整合在一起,各個品類集成到一個區域生産。“溝通、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流轉成本減少了,大大縮短産品的集成和齊套時間。”鐘菠説。

  加茜亞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於2003年在廣州成立,主營家庭清潔業務,與國內外多家知名品牌均有深度合作。去年12月,公司在清遠正式投産,得益於便捷的交通、優質的土地資源,公司的客戶數量不斷增加。

  “在廣州由於産能受限,很多大單都難以運轉。來到清遠後,産能不斷提升,現在我們可以大展拳腳了。”廣東加茜亞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熊一鳴説。

  清遠作為農業大市,清遠雞、英德紅茶、西牛麻竹筍等一系列農産品名聲在外。為實現本地農産品更好的提質增銷,清遠市與廣州多家農業公司在農業種養殖技術指導、農産品産供銷一體化、農業科技示範推廣應用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推動清遠農業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廣清兩地進一步完善産業合作模式和協同發展路徑,積極探索“反向飛地”建設,豐富拓展“反向飛地”招商引資、前端孵化器、政務服務等功能,助力推動産業導入、企業合作及項目孵化,實現産業共建中轉出方和轉入方的“雙向奔赴”。

  自《廣清一體化“十四五”發展規劃》頒佈以來,廣州、清遠兩市以市場主導為基礎,深挖産業互補優勢,構建深度對接的完整産業鏈條,探索出“廣州總部+清遠基地”“廣州前端+清遠後&”“廣州研發+清遠製造”“廣州孵化+清遠産業化”等合作共建模式。

清遠英德市連樟村鄉村面貌。 (受訪者供圖)

廣州(清遠)産業園。 (受訪者供圖)

  共譜民生大文章

  城鄉融合,交通先行。地處粵北山區的清遠,素有“三省通衢、北江要塞”之稱。如今,清遠全面邁入城際軌道交通時代,基本構建起以高速公路為骨架、國省道為支撐、縣鄉公路為基礎,水運、鐵路並駕齊驅,內聯外暢、相互銜接、層次分明的綜合立體交通大格局。

  廣清城際廣州北至清遠段及26條城鄉公交接駁線路開通運營,廣清城際鐵路南延段、北延段加快推進,廣連高速全線建成通車,佛清從高速清遠段完工……廣清之間、城鄉之間互聯互通不斷加強,“廣清半小時通勤圈”越來越近。

  “清遠距離廣州白雲機場近,去深圳也不遠。”廣東億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勇説,“隨着交通短板補齊,我們也能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清遠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加強聯動和産業協作更加便利。”

  今年5月1日,廣清接合片區實行居住證互認工作,接合片區內居住證持有人通過線上或線下登記,跨市後可立即變更居住證身份,其在清遠片區(廣州片區)居住年限納入廣州片區(清遠片區)的居住年限累計計算。隨着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的建立,農民進城和人才下鄉通道變得更為便捷、暢通。

  路通了,人員流動加速,各類資源進一步對接激發更大潛能,保障社會各方面加速發展。

  在清遠英德市連樟村,寬闊的柏油路上車流不息,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大棚內種滿了各式各樣的水果。當地以探索農村承包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三塊地”改革作為突破口,建立農村耕地整合整治和流轉機制,探索推進農村土地股份合作,通過出租、入股、轉讓、互換等形式流轉農村承包地,不斷盤活農村閒置宅基地和農房,有力推動休閒農業、鄉村民宿等新産業新業態發展,昔日的貧困村已蛻變為鄉村振興“樣板村”。

  連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陸飛紅説:“連樟村緊跟改革的步伐,從農村環境的改善、産業發展上下功夫,讓村民充分享受到深化改革的紅利,也能讓我們的村集體不斷壯大,更好地服務群眾,從而促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廣州市與清遠片區內165所學校建立結對幫扶關係,實行教師“縣管校聘”和縣域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廣州市與清遠片區內28家醫療機構建立結對幫扶關係,多所醫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建立緊密型醫聯體;廣清推進政務服務“普惠化、均衡化”,實現基層政務服務“自助辦、就近辦”……廣清接合片區不斷創新實施多項涉及民生改革舉措,城鄉融合發展邁上新&階。

  共造灣區後花園

  廣州與清遠交界處內,山清水秀、峽谷縱橫、溶洞奇異、溫泉密布。近年來,廣清接合片區將旅游景點串珠成鏈,推出鄉村游、民俗游、休閒游和周邊游等旅游新業態,背靠粵港澳大灣區7800多萬人的大市場,以農文旅産業推動城鄉融合,推動建設成為大灣區魅力後花園、旅游度假目的地。

  在廣州從化區南平村,“山貨街”上市民游客熙熙攘攘,停車場綠樹環繞,瀝青馬路乾淨寬敞,被打造成觀光小鎮的南平村如今成了郊游踏青的好去處。近年來,南平村通過成功運營在地項目,鼓勵村民就地創業,助力近600名原本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流,開展自主經營。截至目前,南平村內共有40多家民宿,20多家農家樂餐廳,村民家庭年凈收入大幅提高。

  “長期生活在高樓林立的大城市,總是嚮往田園綠色生活,趁着假期,我就帶着一家人來從化游玩。這裡有山有水還有溫泉,是一家人出游的好地方。”前來南平村游玩的蔡先生説。

  今年國慶,清遠市清新區六甲洞村委會下逕村小組特色湯泉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前來,下逕村小組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今年我們村的湯泉景區收入保守估計將超過600萬元,在沒有做這個景區之前,我們村的集體收入大約2萬元,如今是原先的300倍。”清新區浸潭鎮六甲洞下逕組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鄒水新説,“我們將村中2600平方米的閒置宅基地轉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村民以土地、資金、勞力、實物等折價入股,股東根據注資份額,分配股份,村裏的發展有目共睹。”

  在清遠市佛岡縣水頭鎮,炊煙嫋嫋,小河潺潺。不少外地老年游客來此康護、療養、休閒,感受親近大自然的健康生活。水頭鎮大力發展醫藥産業,依託天然弱鹼水資源豐富、負氧離子含量高等優勢,結合社會康養需求,引進社會資本建立醫養中心,大力發展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中醫藥+衞生醫療+養生養老”現代鄉村服務業。

  除了康養外,水頭鎮還引入魔芋種植、光伏發電、艾草種植、電子商務等産業,打造“魔谷”“藥谷”“光谷”“艾谷”“e谷”為一體的具有鄉村特色的新“五穀”。“以前村集體年收入不到10萬元,如今村集體年收入已經超過50萬元。村民們收入高了,心情好了,日子越過越起勁。”水頭鎮新聯村村支書黃澤炎説。

  地處環大灣區第一圈層的清遠,近年來着力打造融灣崛起排頭兵、城鄉融合示範市、生態發展新標杆、“雙區”魅力後花園。廣清接合片區利用整個轄內生態文化旅游資源,高水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游合作區。

  “我們以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為引領,在‘新業態、新&&、新企業、新産品、新技術、新設備’上持續下功夫,做強做大現代農業産業,大力抓好農文旅融合發展,加快構建千億級生態文旅格局。”清遠市委書記殷昭舉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