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行業首個購物旅游産業報告
2024-11-01 記者 韋夏怡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網

10月31日,2024購物旅游産業發展論壇於比斯特上海購物村舉辦。該論壇由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與比斯特系列聯合舉辦。論壇上,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了《中國購物旅游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這是國內購物旅游産業首份報告,全面解讀了中國購物旅游産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

購物是旅游活動的六要素之一,但當前目的地建設更多地強調吃、住、娛等要素供給,缺乏對“購”相關要素的重視和布局。作為中國購物旅游領域首份全面、深入、權威的研究報告,此次發布的報告也是一份面向全行業的倡議,旨在向産業的相關部門和企業及機構發出倡議,引起各方對購物旅游産業發展的重視,呼籲各界協同合作創新發展,共同打造高質量購物旅游體驗。

報告從購物旅游發展的市場背景與政策支持、購物旅游需求特徵、購物旅游目的地的建設等方面,解讀了中國購物旅游産業的發展現狀、趨勢及未來方向。報告發現,體驗性消費趨勢更加凸顯,從“旅游購物”走向“購物旅游”已成為行業趨勢。

其中,超過九成的被調查者在旅游中均有購物行為,近七成的被調查者在購物前有簡單或完整的購物計劃,游客的購物主動性較強。這表明,購物是旅游活動中的必要構成。消費者對購物的期待不僅限於物質的獲取,而且還是向更多元、強主題、有深度的體驗轉變。消費者愈發珍視線下購物所帶來的獨特體驗,線下購物的社交屬性愈加突顯。在線下購物時,消費者可以親身感受産品的質感、香氣和外觀,享受與朋友家人一起購物的樂趣。體驗性消費趨勢使過去只關注商品購買的“旅游購物”逐步轉向將購物視為體驗活動的“購物旅游”,複合型購物場所正逐漸發展為獨立的購物旅游目的地,它們在物理空間上正在從封閉走向開放,在調性上從購物走向休閒再到文化體驗。

報告中將比斯特上海及比斯特蘇州購物村作為“購物旅游目的地建設的先行者”案例,從不同維度剖析了購物旅游目的地如何更好提升旅游購物體驗,打造文旅消費新增長點。報告從比斯特系列經驗出發,總結了構建購物旅游目的地未來的四個方向:一是強化文化體驗,塑造鮮明個性,零售商需注重長期性和本土化,將文化體驗與自身獨有的歷史、地域文化深度結合;二是重視游客群體,提升體驗質量,了解游客的最新需求和反饋,及時調整和優化服務;三是加強旅游業上下游供應鏈合作,開發體驗性十足的購物旅游線路,改善當前旅游産業價值鏈上購物環節薄弱的局面;四是持續推動數字化轉型,基於數字技術不斷提升線下購物的便利度,進一步豐富購物體驗。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比斯特系列的12座購物村分別位於歐洲、中國和北美洲的著名旅游城市。在中國市場,比斯特系列目前擁有兩座購物村——2014年開業的比斯特蘇州購物村,是比斯特系列從歐洲到中國的首站,位於蘇州陽澄湖畔;而被稱為摩登“小外灘”的比斯特上海購物村則位於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毗鄰上海迪士尼度假區。2024年國慶黃金周期間,比斯特蘇州購物村訪客量較2023年同比增長20%,銷售額同比增長21%;比斯特上海購物村服務於高凈值客群的貴賓專屬客服務所産生的銷售額較2023年實現雙位數增長,退稅交易量較去年增長超200%。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如今,消費者不僅追求商品的實用性,更加重視消費過程中的體驗、文化價值和情感連接。可以説,購物本身也是一種旅游體驗活動,我們正在從旅游購物走向購物旅游。及時響應游客消費需求變化、堅持文商旅深度融合發展模式的複合型購物場所,如比斯特系列,正在成為獨立的購物旅游目的地。希望此次報告能夠鼓勵和促進旅游産業價值鏈上下游密切合作,持續提升購物在旅游價值鏈上的地位,不斷擴展文旅産業邊界,翻開購物旅游發展的新篇章。”

“在深耕中國市場的十年裏,我們始終保持對市場趨勢的洞察,通過本土化和創新策略持續提升購物旅游體驗。購物旅游不僅僅是一個增長中的行業,更是一種有益於經濟和社會的變革力量,需要行業各方的協同努力。未來,我們將繼續與航空公司、酒店、旅行服務商等行業夥伴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共同助力中國購物旅游的高質量發展。”唯泰集團中國區聯席主席Mark Israel&&。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