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金融作筆 逐“綠”不輟
金融機構探索“金融+産業+生態”新格局 綠色金融服務“乘勢而上”
2024-10-30 記者 韋夏怡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綠色金融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發揮綠色金融作用 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簡稱《意見》),從提升綠色金融專業服務能力等四方面提出19項重點舉措,推動健全金融支持美麗中國建設的政策體系。

  大力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優化資金供給結構,把更多金融資源用於促進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包括光大銀行在內的眾多金融機構正充分體現責任擔當,奮力書寫好“綠色金融”這篇大文章。

  着眼工業綠色化轉型 因地制宜顯“本色”

  一江五河三十二溪流,半城山水半城竹。在位於四川平原西南側的千年古城眉州青神,當地農戶房前屋後簇擁着的大片竹林正持續開啟一場生態循環之旅。

  “我們不僅是竹纖維本色生活用紙品牌,更是一家以創新的生物質竹纖維精煉技術及其應用為核心,不斷擴展竹材料應用範圍,提升竹産業價值,實現竹産業生物質全價循環利用的創新型科技企業。”環龍集團董事長、斑布品牌創始人沈根蓮&&。

  “過去傳統造紙行業以木漿為主,90%的木漿原料要從國外進口,産業上游資源集中,制漿工藝被限制,導致後端造紙産品同質化嚴重,很難創新。不同於木漿造紙所需的樹木,竹子一次性種植,永續利用且生長周期很快,6個月就能達到樹木20年的生長量。”四川環龍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CEO李叢峰告訴記者。

圖為斑布健康竹産業園。資料照片

  李叢峰介紹,在上百種竹子種類中,青神的“慈竹”擁有3年以上纖維長寬黃金比例,很適合造紙。尤其是公司經過十年的育種研發,自主培育的“斑布1號”竹種,對比普通竹種畝産提升6倍至8倍,固碳能力提升3倍至4倍,不僅解決了原材料供應問題,展現了巨大的碳匯減排潛能,更幫助當地竹農增收累計達到60億元。同時,生産過程中,依託於核心發明專利“生物質精煉技術”,斑布實現了COD排放比行業標準降低60%,固廢資源100%利用,整體生産過程比傳統行業減碳30%。

  此外,公司還積極參與到綠色供應鏈的建設中,與全球知名餐飲品牌等合作夥伴建立綠色合作機制,為其提供“以竹代塑”綠色供應鏈解決方案。記者了解到,斑布現已成為星巴克在中國地區本色生活用紙重要供應商之一。“我們也在聯合星巴克合作研發低碳環保新材料,在制漿過程中摻加咖啡渣,通過竹漿+咖啡渣生産可降解替塑料生活用品,實現竹産業生物質全價利用,拓寬竹纖維産品的更多使用場景。”李叢峰介紹。

  綠色實踐中兼具商業可持續性至關重要,而健康、可持續的産業綠色轉型發展離不開金融機構的長效支持。

  “我們的項目廠房、設備、原材料投入都很大,儘管我們符合現在國家鼓勵的綠色發展方向,各家銀行也基本都能給予融資,但在能融到資的前提下,對於一家正在高速發展的民營企業來説,融資成本也很關鍵。以光大銀行為代表的股份制銀行,授信條件更加靈活,更能匹配企業的實際需求。”沈根蓮在調研座談中告訴記者,“斑布與光大銀行是十餘年的‘老朋友’了。未來雙方將持續合作,加強共同合作意願,加大資金投入支持,共同推動竹産業高質量發展。”

  光大銀行成都高新支行行長張毅介紹,目前斑佈公司在光大銀行獲批授信額度6000萬元,已提款中長期流貸4000萬元,信用證開證2000萬元,授信額度使用充分。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分行還以企業碳排放權質押,為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鼓勵貸款企業採取減排措施,有效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銀行經營的是風險,企業與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的合作一定要‘開放’,光看報表看不到真實的企業,保持相互信任和相互透明至關重要。我們也希望金融機構在與我們中小企業的交流中更深入地了解企業的經營,了解我們的團隊,了解我們遇到的問題是什麼,以及未來我們想幹什麼。”沈根蓮&&。

  聚焦綠色基礎設施建設 立足稟賦“有的放矢”

  《意見》提出,推動金融機構立足職能定位優化綠色金融服務。股份制商業銀行要根據自身稟賦培養優勢和強項,做優做強綠色金融服務品牌。

  立足自身實際與稟賦優勢,差異化做好綠色金融服務,光大銀行成都分行在實踐中持續探索。光大銀行成都新都支行行長劉菁菁告訴記者,股份制商業銀行與國有大行、政策性銀行相比不具有超大規模和超長期限的優勢,持續推進信貸産品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服務質效成為差異化競爭的關鍵所在。

  以位於成德綿高新技術産業帶腹心的德陽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為例,該開發區以油氣裝備與服務、生物醫藥兩大傳統産業為主導,正積極培育通用航空、新材料新能源和現代服務業三大新興優勢産業。

  “作為德陽唯一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我們與德陽高新區的合作始於2020年。4年來,我們積極支持德陽高新區調結構、促變革,在創新領域實現換道超車,産業整體實現逆勢上揚。”劉菁菁介紹,光大銀行不僅在中長期項目融資、並購融資、流動資金融資上實現對工業化發展的支持,在西部傳感項目建設的過程中,還創新提供了專項債發行項目前期貸,不僅保障了項目前期建設資金,還有力促成客戶專項債的成功發行。

  據悉,2021年3月,德陽高新區、廣漢市與光大銀行成都分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光大銀行成都分行以此簽約為起點,支持廣漢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於2021年至2023年投放表內流貸0.8億元、股權並購貸款1.1億元,投放西部傳感谷專項債配套前期貸0.5億元,投放工業互聯網前期貸1.5億元。

  “2021年末,‘中國西部傳感谷’正式落戶德陽市高新區。傳感器産業園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初期需要一大筆資金。”德陽高新區産業建設重要主體德陽高新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鄒昊彧介紹,公司在光大銀行落地了園區項目前期貸款,專項用於“德陽高新區西部傳感谷工業傳感器産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初期臨時性的資金需求,該項目符合工業建築綠色設計二星級標準。

  構築差異化競爭優勢 四大綠色金融領域重點發力

  記者獲悉,截至9月30日,光大銀行成都分行年內綠色貸款餘額達107.51億元,較年初增加17.40億元。

  “當前,分行充分考慮國家戰略規劃、産業空間分佈,結合四川省的資源稟賦,重點支持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交通優化升級和工業綠色化轉型四大綠色金融重點發力方向。”光大銀行成都分行副行長楊海立&&,做好綠色金融這篇大文章,力爭形成具有光大銀行特色的綠色金融差異化競爭優勢,其中要用好行內優惠政策,引導資金投向綠色項目。基於總行給予綠色貸款一定減點優惠以及“紅星計劃”等綠色貸款的優惠政策,光大銀行成都分行通過多種方式向經營單位傳導優惠政策,引導資金投向綠色貸款。

  探索合作新模式過程中,基於“紅星計劃”等優惠政策,光大銀行成都分行與蜂巢能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簡稱“蜂巢能源”)的合作也頗具亮點。據悉,成都項目作為蜂巢能源西部總部,在項目建成後,將為成都市新能源産業集群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推動作用,並帶動新能源電池上下游關鍵材料及零部件企業快速集聚。

  “長城集團和蜂巢能源是光大銀行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旗下蜂巢能源作為全球領先的綠色製造業企業,我們高度認可其研發上的高投入、工藝技術的領先性和全球化布局思維,目前已在存款、貸款、全程通、投行等各個領域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光大銀行成都世紀城支行行長宋赟介紹,該行向蜂巢能源投放綠色固定資産貸款4763萬元,專項用於“蜂巢能源(成都)動力電池製造及西南研發基地(一期)”建設,該筆貸款也是成都分行投放的首筆動力電池製造基地建設貸款。同時,累計總額73.6億元的銀團貸款中,光大銀行份額為7.36億元,期限8年。

  近日召開的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中國光大銀行行長郝成強調,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積極支持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等四大重點領域,發揮好綜合金融服務優勢,爭做綠色金融的引領者。在不斷創新和豐富綠色金融産品和服務同時,提升綠色金融專業服務能力,健全內部管理體系,優化綠色低碳轉型領域授信管理、流程管理,推動金融科技的應用,搭建綠色金融的服務&&,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提升信貸流程的智能化和數字化水平。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