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廣州首個國家工業遺産誕生 “電力祖屋”華安樓實現工業遺産領域“全滿貫”
2024-10-29 來源:經濟參考網

日前,國家工信部第六批國家工業遺産名單正式公布,廣州電業局舊址(華安樓)工業遺産入選,成為廣州市首個獲評國家工業遺産認定的項目。

圖:廣州電業局舊址(華安樓),現已活化改造成為南方電網廣州電力展示館

據悉,華安樓是新中國廣東電力工業的搖籃,被譽為“電力祖屋”,現已活化改造成為南方電網廣州電力展示館。華安樓因其鮮明的電力工業特色,和突出的歷史、科技、社會和藝術價值,已獲評國家工業遺産、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産、廣東省和廣州市工業遺産,實現了工業遺産領域的“全滿貫”,進一步彰顯了南方電網公司以文化強企建設服務文化強國建設,深耕文化遺産保護的創新實踐與卓越成效。

價值挖掘點亮工業遺産

華安樓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泰康路162號,建成於1936年,由愛國建築師黃玉瑜設計,曾是廣州傳統中軸線上的地標。這座藝術價值頗高的建築在新中國成立後迎來新生,成為廣州電力系統生産調度、營業、電表修試、科研和管理場所。

電力工業的核心生産樞紐在於電網調度。1952年2月17日,五仙門發電廠和西村發電廠同頻聯網,標誌着廣州電網的正式形成。廣州電網的首個調度室就設在華安樓,並在此發出了廣州電網的第一條調度指令。電力調度是電力工業的核心生産環節。華安樓作為華南地區電力調度的發源地,見證了電力調度的出現與三級調度的形成和發展,親歷了電力系統調度規程的建立、完善,具有罕見而珍貴的歷史價值。

全國首套帶電作業均壓服、華南地區首個自主生産的變壓器、廣州首個自主生産的電表、中國首個三八女子帶電作業班……華安樓孕育了廣州電力工業的數個第一,見證了中國電力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發展過程,凝聚了電力央企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企業文化和工業精神,鐫刻了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是華南地區電力工業最具代表性的鮮明符號。

有效利用喚醒工業記憶

有效利用是最好的保護。承接南方電網公司文化強企戰略部署,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將華安樓活化改造成為華南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強的電力綜合展示館——南方電網廣州電力展示館。工業遺産搖身一變成為火遍全網的“工業博物館”。

圖: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與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在華安樓聯合打造“電力工業 紅色傳承”廣州電力工業遺産專題展

今年5月,廣州電力展示館與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聯合打造“電力工業 紅色傳承”廣州電力工業遺産專題展開幕,系統挖掘了華安樓的工業遺産價值,全景還原了電力祖屋的內部場景和奮進歲月。電力文物重回“電力祖屋”,讓曾經火熱的生産場景原址重現。按照原制式復原的調度室內,一張簡易的木質圖板、一張由絕緣子架起的特質調度桌、一台手搖電話,帶領參觀者穿越時光。廣州供電局在歷史的發生地講歷史,依託工業遺産喚醒工業記憶,讓歷史可觀、可感、可觸碰。

為推動全社會對工業遺産保護的重視,在工信部門的指導下,廣州供電局在系統內率先頒佈《工業遺産保護利用管理細則》,全面明確了電力工業遺産的甄別、保護和活化措施,為電力工業遺産的保護利用指明方向。在廣州供電局的帶動下,一大批電力工業遺産物項被挖掘保護,一些即將被拆除、廢棄的設備被搶救式地保留,一些具有遺産價值的原址單位對遺産利用開始重視起來。“電力文物就要捐給華安樓”成為老同志們的共識。華安樓陸續接收了數以千計的老物件,廣州供電局將它們融入展覽,實現價值活化。

跨界影響樹立標杆示範

廣州供電局積極發揮好工業遺産的文化價值,用好紅色資源,通過品牌化運營,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電力科普教育,牽頭“工業遺産保護利用”專項行動,與國家一級博物館、知名院校、工業遺産單位等聯動,組織開展工業遺産專題展覽、專題講座、主題研討等一系列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活動。打造科普教育為特色的電力工業文旅教育品牌“好奇電學堂”,被納入廣東省工業旅游培育資源庫。“工業遺産的保護利用,利在千秋。我們這一代要深耕文化遺産保護和創新利用,久久為功,為後人留下記憶。”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黨建工作部主任黎剛&&。

以工業遺産為主要載體,廣州供電局挖掘好、用好紅色資源,讓工業遺産與大思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打造文化品牌,實現價值活化。深入挖掘曾志同志在廣州電力工作期間的史料,並將曾志的精神故事編撰成《曾志與廣州電力》書籍,獲評中組部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優秀讀物。策劃紅色工業遺産文化品牌“華安印記”,推出百年電力系列紅色故事和口述歷史,讓百歲老人講述百年電力,持續擴大工業文化聲量。積極承接廣州市“英雄花開英雄城”傳承弘揚紅色文化系列活動,承辦廣州龍岩紅色故事會等大型紅色活動,推薦講解員加入紅色講師團到延安、龍岩各地講述廣州電力紅色故事,使華安樓成為中宣部調研廣州的案例之一。

在系統內,華安樓也成了南方電網系統內部的教學基地,被納入南方電網公司理想信念教育路線和廣東電網公司“四個自信”宣教路線,成為中青年幹部培訓班、企業新員工崗前培訓、黨員培訓教育、青馬學員教育等各類培訓中的“尋根點”,並作為新員工情景化企業文化培訓基地,讓新一代電力人得以深入了解電力工業發展史、賡續央企紅色血脈。

華安樓不僅是電力系統內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陣地,更成為國內各級黨政機關、企業、高校、文化機構前來調研學習的“明星工程”,為文化跨界搭建&&,吸引全國各地相關單位參觀、學習、交流。華安樓作為工業遺産保護和活化利用的優秀案例,在2024年中國品牌日亮相;受邀參加由國家工信部、廣東省政府和廣州市政府舉辦的工業文化發展大會,向全國分享工業遺産保護利用經驗。

開館5年來,廣州電力展示館累計接待超過4萬人次參觀,吸引全國34個省市238家單位前來參觀學習工業遺産保護和活化利用經驗,樹立行業標杆,目前已獲評中央企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30余項國家和省市級掛牌榮譽稱號。據悉,下一步,廣州供電局將持續保護好、利用好工業遺産資源,探索“工業遺産+”各類跨界傳播和創新行動,探索工業研學,打造家門口的紅色學堂,持續擦亮南網品牌形象,講好中國工業故事、弘揚中國工業精神。(戚玥)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