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銅仁搶抓東西部協作“風口”,積極指導松桃苗族自治縣搶抓東西部協作機遇,與廣東省東莞市虎門組團以共建工業園區為載體,創新服務鏈、産業鏈、利益鏈融合發展,打造勞動密集型玩具産業集群,提供就業崗位5000余個,累計帶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群眾及農村勞動力就業1.3萬餘人,促進群眾增收3.95億元。
松桃自治縣經濟開發區的共建工業園區
做優“服務鏈”, 推動企業梯度轉移
兩地聚焦“一縣一園”,共建工業園區,完善配套硬體設施,做優服務鏈,承接東部産業梯度轉移,打造東西部産業協作新典範。
政策賦能。兩地堅持規劃引領、産業導向、就業優先原則,不斷完善水電訊等硬體配套,建好工業園區,對落戶工業園區的企業,落實好産業大招商優惠政策,創造條件讓公司進入“規上企業庫”。2021年以來,貴州樂嘉文創科技有限公司先後獲粵黔協作“一縣一企”農村勞動力穩崗就業基地、省級先進就業幫扶車間、貴州省級勞務品牌稱號。不久前,貴州樂嘉文創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鄒野還獲得創業人才貢獻獎勵支持經費200萬元。
資金賦能。松桃一方面投入財政資金對廠房“騰籠換鳥”,承接東部優質企業梯度轉移,讓企業早落地、早投産,並創造貴州樂嘉文創科技有限公司從簽約到投産43天的速度。另一方面“築巢引鳳”建新廠房,3年來,累計投入6100.8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與6700萬元財政銜接補助資金,訂單式新建標準廠房3棟30000余平方米,改造廠房10000平方米,建設鄉鎮玩具微工廠28個,承接了樂嘉、巧積等上下游企業。
服務賦能。推行“一窗通辦‘2+2’模式”改革服務,松桃在工業園區政務大廳法人服務區設置“全程代辦”窗口,專門為招商引資企業開辦全程代辦。並深化領導服務企業制度,強化主動為企服務意識,完善項目要素保障,推進解決企業合理訴求,確保營商之事有人抓、企業問題有人管,構建人人抓營商的工作體系。
圖為微工廠生産車間
做大“産業鏈”,補鏈延鏈強鏈
兩地圍繞打造“玩具之城”産業定位,緊盯樂嘉、巧積等勞動密集型高端玩具“鏈”企業,做大“鏈”文章,加快玩具産業鏈的延鏈補鏈強鏈。
編制重點項目鏈。松桃立足“玩具之城”定位,堅持“項目為王”理念,樹立實幹爭先導向,突出“抓大項目、大抓項目”思想,聚焦建鏈、延鏈、強鏈,加強塑膠、絨毛類靜態、電動、拼裝等重點項目的産業鏈編制,突出需求導向,強化企業服務,探索委託招商、以商招商、鄉賢招商和親情招商,優化駐點招商,配齊駐外招商隊伍,切實做到有的放矢。今年以來,共編制玩具産業項目15個。
加快補齊産業鏈。兩地強化産業轉移力度,大力發展塑膠、絨毛類靜態、電動、拼裝等各類玩具,持續深入對接優質資源,招引模具、彩印、包裝等鏈條産業,全力打通原材料、輔料供應鏈,降低企業生産成本,保障原材料質量,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松桃通過主要領導帶頭招商、抽調精幹力量駐東莞招商等舉措,招引強企不斷補鏈,先後引進貴州耀盛塑膠製品、展發紙品等上下游企業,預計2024年産值達2.6個億元。
做長“利益鏈”,穩崗就業促振興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虎門組團與松桃創新服務鏈、産業鏈融合發展,探索“松桃總部+鄉鎮微工廠”發展模式,讓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樓上就業,做長利益鏈。一方面通過承接樂嘉、巧積玩具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直接解決5000余名群眾(其中搬遷群眾2000人)就近就業,最高年薪可達20萬元,平均工資達3500元。另一方面,通過“松桃總部+鄉鎮微工廠”模式,打造28家鄉村振興微工廠,讓留守農村的老人、照顧老人小孩的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目前,帶動就業11863人次,為推進“強村富民”三年行動打下了堅實基礎。員工子女受益。
樂嘉文創科技生産車間
同時推出“四點半課堂”和“愛心食堂”,切實解決孩子放學回家無人看管、作業無人輔導的問題,讓群眾業安、身安、心安。貴州樂嘉文創公司每年投入近20萬元開辦“四點半課堂”和“愛心食堂”,專門為務工群眾子女騰出兩間房,作為學習活動場所和餐廳,並聘請教師和廚師免費為其子女輔導作業和提供晚餐,解決員工的後顧之憂,促進勞動關係和諧,提升了員工的歸屬感。(余伶 郭進 劉偉捷 鄒高永 胡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