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陜西渭南:“關中糧倉”成為印刷包裝重鎮
2024-10-24 記者 張京品 王澤昊 李浩 來源:經濟參考報

  包裝精美的零食袋、繪圖樣式紛繁的墻紙、琳瑯滿目的煙盒圖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印刷包裝無處不在。這些精美的印刷品如何製作?我們在陜西渭南找到了答案。

  素以“關中糧倉”聞名的渭南,農耕歷史悠久。而如今,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所孕育出的印刷包裝産業,已成為渭南新的城市名片。數據顯示,渭南生産的高端凹版印刷機、印刷機械控制系統等産品國內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70%。

  上世紀60年代,作為“三線”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陜西印刷機器廠正式落戶渭南,一段渭南印刷包裝産業發展的重要篇章就此拉開序幕。

  1975年研製生産塑料薄膜印刷機,上世紀90年代初期研製出我國第一台機組式凹版印刷機並走出國門,2003年推出國內首&雙收雙放凹版印刷機,2013年推出無菌包衛星式柔印壓痕打孔機,2020年推出擁有多項自主研發技術的“至睿”系列機組式凹版印刷機……這家後來轉改為陜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的行業“領頭羊”,見證了渭南印刷包裝産業的一次次蝶變,也是中國印刷業變革的縮影。

  工作人員在位於陜西省渭南市高新區的陜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生産車間組裝産品。 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記者走進北人印刷機製造車間,寬闊整潔的廠房內,擺放着各式各樣已經組裝好的印刷機,使人目不暇接。“這&至睿4.0智能高速凹版印刷機,廣泛應用在各類食品、藥品、日化等包裝的印刷,其印刷色數達到10色,可以更加精準、智能地還原圖案色彩,大幅提升了印刷品質。”陜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趙智平説。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陜西北人主導産品達到四大系列500多種,成為我國包裝印刷機械製造領域的領軍企業,主導和參與制定了國家(行業)標準10余項、省級地方標準4項。科賽機電與陜西北人共同申報的“高端包裝印刷裝備關鍵技術及系列産品開發”項目,突破行業技術壁壘、打破國際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如今,印刷包裝這一傳統産業的發展早已突破了以往的印象,機器人、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深度介入生産的各個環節,“黑燈工廠”、自動流水線、雲&&服務不斷刷新生産模式。

  近年來,渭南在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的同時,以鏈式集群發展破題高質量發展,打破産業鏈上下游的信息壁壘,打通産業鏈上下游的合作關係,圍繞印刷包裝産業鏈鏈主企業不斷延鏈、補鏈、強鏈,因地制宜構建傳統製造業新生態。

  入駐渭南的陜西高升雲印未來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為印刷包裝企業做配套軟體&&。公司CEO楊盼對企業在産業鏈上的定位十分明晰,“我們正在建設、運營全國印刷包裝工業互聯網創新技術&&和大數據應用集群,將有助於渭南打造國家級印刷包裝的行業策源地、産業聚集地、科創新高地。”

  聚鏈成群。如今,100余家印刷裝備製造及印刷包裝企業選擇渭南、落戶渭南。截至2023年底,全市打造了15條工業倍增産業鏈,形成了以陜西北人、臻誠科技、科賽機電等40多家重點企業為主的印刷裝備製造産業集群。

  産業集群不斷釋放出蓬勃的創新動能。目前,集群內企業累計申請專利300余項、獲得授權專利270余項,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40余項。

  10月23日至25日,2024“一帶一路”印刷包裝産業大會在渭南舉辦,進一步提升印刷包裝産業“渭南品牌”知名度。

  印刷包裝産業既是傳統産業,也是朝陽産業。國家新聞出版署在《印刷業“十四五”時期發展專項規劃》中提出,到“十四五”時期末,我國印刷業總産值超過1.5萬億元。

  渭南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渭南市印刷包裝産業鏈招商工作專班組長李光説,面對消費市場對包裝産品的需求不斷提檔升級,渭南正在加快印刷包裝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深化産學研合作、強化政策支持,聚力打造印刷包裝産業鏈上中下游協同發展新格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