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唯一一家農機連鎖流通類上市公司吉峰科技(300022.SZ)再次向市場勾勒其業務發展情況。公司10月17日披露的投資者關係紀要顯示,吉峰科技將採取措施提升流通板塊的盈利能力,同時依託流通服務業務及遍佈全國的網絡渠道,向上游高端、智能化農機製造領域進行拓展。
根據公司公告,吉峰科技目前是國內零售網絡覆蓋最廣、銷售規模最大、售後服務能力最強的農機連鎖企業,公司提出引領未來發展的“一體兩翼”新戰略架構,未來將打造成為鏈結上游專精特新農機製造與下游農機銷售渠道的農機産業鏈&&公司。截至2023年底,公司共有直營店100余家,覆蓋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
據介紹,公司流通板塊有兩種銷售模式:一種是直接通過門店進行銷售,即門店直銷給客戶。另一種是經銷模式,在地域較為廣闊的情況下,當某個地區的單家門店無法全面覆蓋該區域時,公司便會在該地區發展數家二級經銷商,公司銷售給二級經銷商,再通過二級經銷商負責當地客戶的開發與維護工作,並由二級經銷商銷售給客戶。從總體趨勢上看,南方地區門店直銷給客戶的比例略高於北方。
流通板塊的産品結構方面,按地域劃分,北方地區主要是大馬力、大型、高端的農業裝備,如拖拉機、收割機和插秧機及各種精密播種機械、復工作業機具等。由於北方(如東三省、新疆等地)已實現較高的農業機械化水平,未來將對標國外向更高端、更大型的智能化機械提檔升級。而南方地區則更傾向於中小型、特色農業裝備,特別是適應丘陵和山區使用的農機,且這些機械仍在不斷升級中。考慮到南方經濟作物較多,而北方主要種植糧食,因此南方的特色機械種類更為豐富。儘管南北方在産品上存在差異,但共同的趨勢是朝着更加高端與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吉峰科技&&,公司將繼續加大對網絡渠道的拓展,實施“填平補齊戰略”,通過整合當地經銷商的模式打開內蒙、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空白市場,加大已有網絡但薄弱的區域市場繼續再整合力度。
提升直營門店盈利能力方面,公司首先是加強內部控制,通過嚴格控制各環節費用,實現降本增效。其次是提升直營門店的成套農機綜合銷售與服務等項目的承接能力,因為項目通常具有較高的利潤,但伴隨着回款周期問題,因此需要妥善把控風險。
吉峰科技&&,公司製造業務將向三大領域拓展:一是高端農具。涵蓋由拖拉機驅動的多功能各型農具,例如復工旋耕、滅茬、施肥、開溝、起垅、播種、打捆、深松等農具,在中國市場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二是特色農機。專注於經濟作物全程機械化作業的高端設備,如植保機械、色選、移栽等特色耕作機械等,市場需求旺盛且利潤可觀。三是農機優質零部件。通過並購核心零部件企業,結合公司現有網絡,拓展銷售與服務網絡。
華泰柏瑞基金、中歐基金參與此次調研。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吉峰科技股東人數為2.651萬戶,較上一報告期減少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