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衰退警報再度拉響 結構性挑戰拖累德國經濟增長
2024-10-15 記者 周武英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期,德國政府及多家德國研究機構和媒體等都預計今年德國經濟將連續第二年出現衰退。除了周期性因素外,從長期來看,德國經濟的結構性挑戰也是德國這一歐洲經濟“火車頭”熄火的重要原因。德國經濟的疲弱也加大了歐元區經濟面臨的挑戰。

  德國經濟持續疲弱

  德國經濟部日前宣布,將2024年德國經濟增長預期從增長0.3%下調至-0.2%。這意味着德國經濟可能繼2023年萎縮0.3%後,連續第二年出現衰退。德國《南德意志報》此前已報道稱,預計德國經濟將連續第二年萎縮。德國《世界報》網站9月也曾報道,德國主要經濟研究機構在秋季聯合報告中均大幅下調德國今年經濟預期至-0.1%,並預測今年平均失業率可能升至6%。

  最新數據顯示,德國9月綜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初值連續第四個月下降,製造業PMI初值40.3,創近一年來新低。

  德國慕尼黑經濟研究所(Ifo)公布的9月商業景氣指數已連續四個月下滑。經季節調整後的8月工業部門訂單量環比下降5.8%,是自1月以來的最大降幅。其中,國內和國外訂單量分別下滑10.9%和2.2%,汽車、化工和機械製造等關鍵行業均受到影響。觀察人士認為,這是對德國工業發展狀況的又一個警示信號。

  德國工業界情緒也處於2020年6月以來的最低點。德新社報道稱,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首席經濟學家拉爾夫·維歇斯認為,機械製造業的經營環境繼續受各種危機的影響,且看不到有效解決這些危機的政治決心。《世界報》網站援引VDMA經濟專家奧拉伕·沃特曼的觀點指出,德國機械製造商的訂單量尚未見底。

  巴登-符騰堡州銀行的專家延斯-奧利弗·尼克拉施指出,先行指標下滑,預測數據遭下調,壞消息接連不斷。一切都感覺像經濟衰退。

  結構性難題亟待破解

  二戰後,德國只在2002年和2003年出現過連續兩年的負增長。經濟學家們認為,此次德國經濟不僅僅是周期性下滑,而是陷入了結構性危機。結構性危機遠比周期性下滑更難應付。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説:“除經濟風險外,德國的結構性問題現在也産生了很大的影響。” 他列舉了人口結構變化、嚴重的技術勞動力短缺、積年累月的基礎設施投資不足、繁瑣的官僚程序等問題。

  在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主席弗裏德里希·默茨看來,大眾汽車公司近來遭遇的困境是對德國聯邦政府經濟政策敲響的警鐘。默茨説,大部分德國工業現在不再具有競爭力,包括汽車工業、化工業和機械製造。

  Ifo景氣部門負責人蒂莫·沃爾默斯霍伊澤也認為這是一場結構性危機。他指出了企業面臨的挑戰:氣候目標、數字化、能源問題、人口結構變化以及與一些國家日益加劇的衝突都給現有的商業模式帶來壓力。因此,深刻調整生産結構變得勢在必行。

  製造業原本是德國的強項,但目前德國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明顯下降,能源密集型産業尤為明顯。據統計,能源困境加上外部競爭加劇,迫使德國製造業巨頭削減成本,縮小經營規模。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德國工業産出下降5.3%,製造業産品訂單也以類似幅度減少。

  鋻於德國的資本投資幾乎沒有增長,勞動人口甚至還將減少,生産率成為經濟增長的一大關注點。德國“五賢人”委員會(即德國經濟顧問委員會,由德國總統任命的5名經濟專家組成)成員馬丁·韋丁&&,德國“生産率增長”陷入停滯,本世紀初,德國的生産率還增長近1%,2010年增長0.6%,今年預計只增長0.3%。

  德國在經濟轉型及尋找新經濟增長點方面缺乏活力,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新能源車等行業發展步伐緩慢。勞動力市場改革曾幫助德國建立了一個靈活的就業市場,但目前德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技術工人更是不足。此外,前幾年充當德國經濟最重要推動力的出口引擎如今也運轉不暢。世界貿易組織、慕尼黑經濟研究所等機構都認為,今年全球貿易將實現增長,但德國無法從這一勢頭中獲益。

  歐洲經濟受拖累

  德國經濟的表現打擊了各界對德國經濟前景的信心。為應對挑戰,德國政府推出了“增長倡議”,旨在通過刺激投資、簡化行政程序以及實施就業激勵等來解決結構性弱點,到2025年重新激發經濟增長動力。德國經濟部預計,隨着私人消費和投資活動的反彈以及國際對工業品需求的增加,德國經濟將開始復蘇,2025年預計增長1.1%,2026年增長1.6%。

  “德國之聲”網站注意到,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德國各屆政府都承諾要減少官僚障礙,以促進投資,但這類承諾很少得到兌現。

  不僅自身經濟重振需要時間,曾經是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甚至還會拖累歐元區經濟增長。荷蘭國際集團(ING)日前預測,歐元區四季度經濟增長將停滯不前,溫和復蘇預計要到明年二季度才會出現,因此再次下調2025年的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至0.6%,與2024年的增長預期相同。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歐洲央行會在10月會議上再次降息。一些經濟學家還認為,歐洲央行將加快實施寬鬆政策,到2025年底將借貸成本降至不再制約經濟的水平。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