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症是一種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障礙等症狀。它是當前醫療花費最昂貴和照護負擔最重的疾病之一,嚴重影響我國公眾健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阿爾茨海默病尚無特效藥物根治,亟需一種快速有效、花費相對較少的治療方法來解決這一難題。日前,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瘢痕與創面治療中心臧夢青、甘承醫生開展一項新的研究,針對頸深淋巴管/淋巴結-靜脈吻合術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治療效果的評估。
阿爾茨海默病的特徵是腦部變化導致某些蛋白質的沉積。近年來,科學家們對大腦中的淋巴系統進行了深入研究。顱內淋巴回流被發現對清除大腦中的代謝廢物、維持神經系統健康起着關鍵作用。研究顯示,腦脊液通過顱內的淋巴通道“類淋巴”排出,有助於清除導致阿爾茨海默症的β-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
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是在顱內淋巴出顱匯入頸深部淋巴管、淋巴結的部位,使用顯微外科技術,對淋巴系統進行分流手術,降低腦內淋巴回流壓力,促進阿爾茨海默病的致病蛋白轉運出顱,從而可能逆轉大腦的退行性改變,減緩病情進展,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輕家庭、社會負擔。
此前,國內已有多位專家報道成功地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進行了超過50例以上的雙側頸深淋巴管/結重建手術,短期內的簡明精神狀態量表與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評估顯示,部分患者的行為、認知功能和記憶方面有顯著改善。
儘管該技術的治療效果為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但仍需要更多客觀、定量的證據,包括生物標誌物測量、影像研究和神經心理學評估,展開前瞻性開放性臨床試驗來驗證這一技術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