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迎來新進展。9月25日,在國務院國資委組織召開的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推進會上,12組26家單位專業化整合項目集中簽約。
據了解,這些簽約項目既有中央企業之間的資源整合,也有中央企業與地方政府、地方國企、高校、科研院所、民營企業之間的合資合作,大多數屬於新能源汽車、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示範性。
例如,中國一汽、兵器裝備集團、東風公司與中國誠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合作項目,航空工業集團與中國航發複合材料構建合作項目,鞍鋼與中鋁集團新材料合作項目,中國電信與中國科大量子技術合作項目,中國聯通與重慶市政府鄉村振興數字産業合作項目,中汽中心與上海臨港集團汽車數據跨境服務平台合作項目,中國綠髮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合作項目,中國綠髮與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鋰電池電容器合作項目。
記者注意到,簽約項目還涉及能源電力、礦産資源、國際工程等領域,通過專業化整合,推動資源向主業企業優勢企業集中,加快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其中包括中國五礦與青海省鹽湖産業合作,南方電網與雲南省保山市國有資産經營有限公司電力合作項目,國投與通用技術集團國際工程業務合作項目,中國有色集團與中國稀土集團稀土冶煉分離合作項目。
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是黨中央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促進國有經濟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目標,有力支持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大部署,為國資央企高質量推動專業化整合指明了方向。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王宏志&&,下一步,國資央企將着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推進專業化整合。
一是聚焦“9+6”重點領域,助力戰略性新興産業更好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主陣地。堅持以“9+6”為重點,持續整合優質資源、獲取核心要素,加快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産業融合、市場競爭力強的産業集群。要瞄準關鍵領域和核心産品,創新整合方式方法,根據行業發展特點,精準把握戰略方向和時機,用好並購手段,盡快實現實質性突破,打造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第二增長極。
二是推動固鏈補鏈強鏈,夯實産業鏈供應鏈融通發展根基。推動發展新質生産力,需加快完善現代化産業體系。立足國家所需、産業鏈供應鏈所困,整合上下游優勢資源強基補短。創新合作模式,打造一批示範項目,打通産業鏈供應鏈的“卡點”“堵點”“斷點”,引領帶動上中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強化與國際優秀企業合資合作,增強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構建具有更強創新力、更加多元化、更安全可靠的供應鏈體系。
三是鍛造核心競爭優勢,牢牢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集聚創新資源,聚力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繼續發揮好中央企業帶動作用,強化在新領域新賽道上的專業化整合力度,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新動能,引領産業未來發展方向。構建深度融合的創新聯合體,高效整合科技資源,加強原創性引領性技術研究與産出,不斷提升共性技術供給能力。努力尋找具備獨門絕技的優質標的,通過重組整合快速掌握關鍵資源和技術,有效提升核心競爭力。
四是推進整合融合、優化資源配置,切實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大力推進整合後業務、管理、文化等領域深度融合,將“物理變化”轉化為良好的“化學反應”。堅持“有進有退”,集中力量心無旁騖錘煉“看家本領”。更加堅定地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切實提升資源配置和運營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