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國內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企業特斯聯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表,衝擊IPO。若該公司此次成功登陸港交所,將有望成為AIoT第一股。特斯聯致力於以AI科技重塑未來産業和城市可持續發展。業績層面,該公司近年來營收穩定增長,2023年營收超10億元,同比增長36.3%。值得注意的是,伴隨着數智化浪潮的不斷推進,特斯聯業務在全球範圍亦在實現加速擴張,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在手訂單金額約為20億元(人民幣,下同)。此外,在諸多明星資本的加持下,特斯聯有望不斷實現價值鏈躍遷。
融資總規模約50億元
據招股書披露,特斯聯成立於2015年,是國內公域AIoT行業的開拓者和領導者,公司自創立之初即聚焦於AI與IoT技術的融合創新,致力於以AI科技重塑未來産業和城市可持續發展。憑藉開創性的AIoT操作系統TacOS,向企業、公共管理者及其他公域空間參與者提供全棧AIoT産品(包括軟體、硬體及服務)。
根據灼識諮詢報告,作為中國AIoT技術的先驅,特斯聯率先將AIoT技術應用於公域空間。具體而言,特斯聯推出了TacOS(Terminus AI CITY Operating System,特斯聯人工智能操作系統),是亞洲最早支持公域空間全場景應用的公域AIoT操作系統之一。 TacOS可有效應對AIoT行業的核心痛點,解決AIoT大規模物聯設備鏈結、跨場景的控制和調度、多種應用統一開發等問題,為其在公域各類智慧場景的落地實施和運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其他數智化領域提供了擴展應用的&&。
除具備訓練、推理、優化等大模型基礎能力外,特斯聯選擇“模型+系統”技術路徑,構建若干領域大模型,協同場景中部署的海量智能設備(智算物聯網層),賦能産業、城市、人居、能源等應用場景。以特斯聯與萬科合作打造的理想之地項目為例。項目採用了特斯聯基於“模型+系統”路徑構建的能源領域大模型,打造融匯多學科知識與AI技術、實現室內空間的舒適度與能源管理的智能工具。基於智算物聯網硬體採集到的環境數據,該領域模型得以綜合分析輻射、溫度、人員分佈等因素,借助小時級PMV預測,精準模擬並前瞻控制室內微氣候,確保溫度、濕度、光照等關鍵參數恒定於舒適區間。同時,模型能夠依據實時局部氣候數據,精細化調整各區域溫度設置,兼顧客戶的舒適體驗與節能減排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聯備受明星資本青睞。成立至今,特斯聯已完成多輪融資。根據招股書,自2015年成立至今,特斯聯共進行了9輪融資,吸引了包括VC/PE,戰投或金融投資公司或個人以及人工智能的投資,投資方涵蓋AL Capital、IDG資本等外資基金,中信係産業資本、商湯科技、京東、科大訊飛、陽明股權投資基金、金地集團等産業基金,光大控股、重科控股、北科建集團等國內外知名&&及機構,融資總規模約50億元。
研發能力是特斯聯的強項。招股書顯示,特斯聯持續推動了AIoT行業標準建設,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協助制定了1項國際及34項國內權威行業標準。
特斯聯全棧AIoT産品的背後,是一支能力出色的研發團隊。截至2024年6月30日,特斯聯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的52.2%。特斯聯研發團隊三名科學家均入選斯坦福大學發布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的終身影響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雙榜。特斯聯在AIoT領域強大的研發能力也獲得權威部門的高度認可,在多個備受矚目的項目中發揮主導作用,包括與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共建的“邊緣智能計算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碳達峰、碳中和領域行業專項研究項目國家低碳領域智能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部“先進計算與新興軟體”重點專項——《軟體定義的泛在操作系統與環境》,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部《6G移動通信安全內生及隱私保護技術》項目,中國工信部物聯網與智慧城市關鍵技術及示範重點專項——面向大灣區智慧城市群的5G泛在物聯基礎設施建設及示範,以及中國工信部建設電子信息領域標準大數據公共服務&&項目。
通過此次IPO,特斯聯將繼續全力加碼研發和技術創新。據了解,特斯聯此次融資款項將主要用於增強研發能力,尤其是投資於TacOS、綠色智算體以及領域大模型的研發;助力商業化及市場擴展,包括開發新的場景應用程式及提升商業化能力,擴大國內銷售隊伍及提高市場滲透率,擴大海外布局,並加強生態系統。
業績增長穩健
特斯聯為公域AIoT的領軍企業,致力於産業數智化,在不同場景中實現AIoT技術産品的商業化落地。目前,特斯聯覆蓋公域空間的四大AIoT場景應用分別為AI産業數智化、AI城市智能化、AI智慧生活和AI智慧能源。
憑藉領先的技術及交付能力,特斯聯全棧公域AIoT産品在中國和全球獲得了高度的市場認可,截至2024年6月30日,特斯聯的産品已被來自全球150個城市的超過800個客戶部署,業務遍及中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市場。
公司近年來業績增長穩健,公司2023年營收為10.06億元,相比2022年(7.38億元)增長36%。公司規模化經濟效應開始顯現,2023年的營業收入中,約有62%的收入來自於産業數智化業務,為特斯聯收入最主要構成,較2021年提升約11個百分點。
AI産業數智化與AI城市智能化是公司的兩大主要營收來源,2022年和2023年,這兩項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4%、20.7%和62%、22.3%。相較於2022年,AI産業數智化、AI城市智能化在2023年的分項收入同比增長32%、47%。與此同時,AI智慧能源板塊收入同比上漲151.3%。
隨着數字化浪潮及AI産業的不斷深入發展,AIoT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根據灼識諮詢報告,在對數字基建的戰略布局與大規模投資的驅動下,中國已成為全球AIoT行業中發展最為迅猛的國家之一。根據灼識諮詢報告,中國公域 AIoT行業的收益預計將從2023年的4080億元增長至2028年的744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2.8%,遠超全球市場的增長速度。而以2023年收入計算,特斯聯是中國前五的操作系統驅動的&&型公域AIoT産品提供商。
行業景氣度的不斷提升下,得益於領先的AIoT技術及硬軟體全棧産品一體化交付能力,特斯聯實現了AI應用規模化商業落地,新增簽約訂單逐年遞增,未來增長可期。據招股書批量,2021年、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特斯聯新簽約客戶數量分別為161名、175名、193名及89名。截至2024年6月30日,特斯聯在手訂單金額約為人民幣20億元。
前瞻性國際布局孕育第二增長曲線
成績亦是起點,上市以後的特斯聯也將踏上一段新征程,實現更長遠的發展。伴隨着數智化成為全球産業共識,特斯聯業務在全球範圍亦實現加速擴張,公司目前正在全球積極進行國際化前瞻性布局,培育第二增長曲線。
特斯聯在阿聯酋設立由邵嶺博士領導的國際總部,其AIoT産品已獲來自阿聯酋、卡塔爾、新加坡、澳大利亞和津巴布韋等海外客戶採用;公司進入中東及東南亞AIoT市場,與中東的數字轉型、雲計算和網絡安全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Injazat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以推動該地區AIoT應用開發和技術實施;在新加坡,特斯聯通過AIoT技術幫助榜鵝數字智慧園區建立“低碳數字城市”的基準試點,助力榜鵝打造成為“技術驅動、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鎮。特別是,在2020年迪拜世界博覽會上,作為中國唯一官方首席合作夥伴,特斯聯以其AIoT産品為約1250萬名訪客提升了接待、信息問詢、出行和配送服務。於博覽會期間,超過150個可編程泰坦系列機器人,在超過84000小時的服務中執行了多項任務,進行了超過650000次對話,行程超過322000公里,並無發生重大故障或中斷。
此外,資本股東陣容也將為特斯聯未來發展加持。這些投資者不僅能在資金方面為公司帶來強大的支持,有力保障公司的可持續經營,而且在技術、産品和客戶服務方面與公司展開戰略合作,助力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業務拓展,實現價值鏈躍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