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從“老廠區”到“新網紅”——衡陽工業旅游蝶變記
2024-09-23 記者 阮周圍 張格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一座衡陽鐵路局,半部中國鐵路史”,如今在湖南省衡陽市保衛裏文化創意街區,游客們仿佛踏入時空穿梭機——

  這裡有復古的火車月&、倣火車頭外形的文創店、鐵路博物館等,許多年輕游客被吸引,來這裡游玩打卡。倚墻站立,隨手抓拍,就是一張張復古感十足的照片。

  保衛裏位於珠暉區苗圃街道,曾屬於衡陽鐵路家屬房片區。今年以來,珠暉區將保衛裏打造成文化創意街區,重塑衡陽鐵路文化,建設鐵路文化主題景觀、休閒演藝廣場、文創工作室和休閒娛樂空間等。

  記者在這裡看到,過去的門衛室被改造成文創商店,創意十足的文創産品等待消費者前來選購;口袋公園、露營基地、屋頂輕食、書店等,成為年輕人聚會交流的場所;夜晚降臨,中央公園裏的讀書分享會、小型音樂節等,營造出浪漫文藝的氛圍。

  衡陽鐵路博物館是一座典雅古樸的兩層紅樓,開館以來接待游客已超過5萬人次。在博物館裏,游客可以通過環幕、互動觸摸屏等科技感十足的觀展形式,了解衡陽鐵路歷史,以及鐵路車輛、鐵路運輸等鐵路文化知識。

  今天的保衛裏,社區、景區與商區已經“完美融合”,承載了城市記憶的“舊情懷”,也打造了一批新消費場景,“老廠區”煥發出新的活力。

  千年前的蔡倫造紙,到百年前的兵工廠、電工廠、中國鉛都水口山,再到新中國第一套重力選礦機、第一台環境噪聲監測器、第一台牙輪鑽機等,工業基因鐫刻在衡陽的城市發展脈絡之中。厚重的工業積澱賦予了衡陽獨特的氣質,如今,耀眼的“衡陽製造”結合城市文化歷史的深挖,打造了工業旅游的金字招牌。

  衡陽見證了湖南乃至中國近代以來工業發展史。今天,衡陽走在了全國工業旅游發展的前列,衡陽擁有湖南省第一座工業博物館——衡陽工業博物館。這座博物館裏收藏着工業遺存物3000余件,各種文獻資料、圖片近1000件,並運用油畫、場景還原、多媒體等輔助藝術展陳手段,再現了衡陽工業輝煌成就。開館以來接待游客數十萬人次,已成為推薦衡陽的靚麗名片和網紅打卡地。

  乘着第三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的東風,衡陽國投集團投資盤活沉澱資産,打造衡陽湘見·建湘工業文化街區,錨定工業主題文旅綜合體文化創意産業園目標,街區包括文旅區和生産區等兩大功能區,實現一棟一主題、一棟一特色。

  據悉,“湘見·建湘”經營面積2.6萬平方米。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裡有建湘大食堂、沉浸劇場、研學基地、工業小火車、文創商店、飛行影院等,還有部分經營項目正在洽談中。

  乘坐工業小火車,游客可以穿梭於各個街區參觀,也仿佛置身一場穿越時空的旅程。車身保留着鋼鐵的質感與復古色彩,車廂內部溫馨雅致,工業風與現代風相融合。

  建湘大食堂經營面積近3000平方米,經過改造,再現20世紀70年代的復古和懷舊風格,可同時接納1000人就餐。這裡開創了“鄉村宴席城裏吃”的模式,未來會邀請衡陽各地的鄉廚團隊輪番進駐掌勺,讓游客品嘗到衡陽鄉村宴席的美味。

  當前,許多衡陽的老廠區已經變身新網紅“打卡地”。以文塑旅,工業賦能。衡陽以工業旅游為切入點,打造廠區和景區的“沉浸式”結合體,不斷提升游客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暢游景區,游客能在工業遺存與現代文藝的交互體驗中,感受時光緩緩流過的一份美好。多處工業遺存,保留了原本的廠區記憶,同時也促成傳統製造業與新科技的“夢幻聯動”,並成為文旅融合的衡陽新探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