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算力基礎設施正加速向智能算力提質布局,並逐漸成為支撐智慧社會建設的核心動力之一。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發展智能算力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需要整個行業共同構建。
聯想攜手吉利探索深度場景應用
在前不久舉行的2024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由聯想助力打造的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倣真&&以其超強的算力和綠色節能技術入選2024年度“數智影響力”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先鋒案例。
據介紹,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倣真&&,擁有3.54PFlops(每秒3.54千萬億次)的雙精度浮點算力,可支撐吉利汽車開展超1.2萬次全場景虛擬碰撞試驗、超72萬公里的虛擬道路耐久測試,實現了研發倣真計算效率30%的提升。此外,在聯想海神液冷技術支持下,其數據中心的PUE值達1.1062,一年滿負荷運行,可減少約3179噸碳排放。
“車輛智能化場景的研發運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算力底座,新能源車的下半場是智能化,算力是智能化産業的第一生産力”。吉利汽車研究院人工智能中心主任陳勇説,吉利2021年就制定了“智能吉利2025”戰略規劃,打造了全球車企首個“雲-數-智”一體化超級雲智算&&——星睿智算中心。
陳勇&&,該中心是汽車行業首個雲數智一體的中心,吉利把大數據業務、雲端業務以及大模型業務,包括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還有很多倣真業務都集合在一起,構建起了現在的智算中心。
通過和聯想合作,吉利汽車研發打造的新一代高性能智算&&,能夠在最低能耗下開發出更多尖端技術。在聯想的支撐下,吉利深研汽車智能化,正在幫助集團高效製造更舒適、安全的汽車。陳勇説:“我們不但服務於我們自己的産品,也服務於整個智能製造,包括能效的提升、企業效率的提升”。
聯想中國基礎設施業務群戰略總監、異構智算産業生態聯盟副理事長黃山透露,聯想已與吉利方面進行了充分溝通,接下來在AI方面會有更進一步的計劃,以助力吉利在智能汽車領域繼續推進。
國內算力市場快速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算力需求越來越多樣化,有的需要高併發,有的需要強浮點,有的需要低功耗,且行業內出現了不同的架構,不同的指令集,在此背景下,異構智算變得越來越重要。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雲計算與大數據産業處一級調研員陳越峰&&,為了能夠在算力領域佔據一席之地,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在積極作為。浙江省高度重視算力發展和人工智能,並率先提出了“算力強省”計劃,通過優化算力設施、深化算力應用、高質量發展算力産業等舉措全面推進算力發展。
目前,國內算力市場正在快速發展。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異構智算産業生態聯盟顧委何寶宏介紹,近幾年,國內的算力市場持續增長,其中智能算力規模增長迅速,佔比達到近30%,尤其這兩年國內智算增速高達70%左右,已經成為算力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不過就我國而言,智算中心仍有極大發展空間。據何寶宏介紹,從建設狀態看,截至2024年5月,我國智算主要還在建設和規劃中,總算力規劃272EFlops,但目前建成運營的只有104EFlops。
“異構計算,將來肯定是異構智算,以後不僅僅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也是異構之間的和諧共處,這是一個趨勢。”對於異構智算技術未來的發展,何寶宏認為,將會呈現開放、融合、聚合的特點。其中,開放要求智算中心從硬體到軟體、從芯片到架構、從建設模式到應用服務都應該是開放的、標準的;融合指的是,可以搭載多種類型的芯片,提供多元能力;聚合則要求智算中心的建設,應在超大規模的前提下,採用領先的技術,保證自身的先進性。
生態協同還需各界合力
伴隨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在行業走深向實,“大模型+大算力+大數據”正成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基本範式。
業界認為,面對計算資源融合發展的未來,算力新基建需加快發展,以支持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多元計算場景。隨着AI技術的日益發展,通過推進智能算力的高質量發展,為AI發展賦能創新,凝聚合力打造新質生産力已成為業內面臨的首要問題。
“行業需要抱團取暖,合作共贏,共同推動行業發展。希望大家能把優質的東西、優質的人聚到一起,去推動整個智算行業的優質發展。”中國智能計算産業聯盟秘書長、異構智算産業生態聯盟秘書長安靜説,異構智算産業生態聯盟期望通過生態聚力,為處於算力選擇期的中國用戶提供豐富的一站式的方案,以支持日益多樣化的AI應用場景。
對於生態協同,陳越峰認為,發展智能算力是一個創新性強、需求變化大的一個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匯聚各界協同合作之力。
陳勇也&&,人工智能生態需要整個行業來共同構建。未來,生態夥伴攜手推動整個行業生態,才能真正形成一些優勢互補,比如産、學、研的協同,才能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的高質量發展。“不管算力也好,數據也好,包括應用場景也好,吉利希望跟行業夥伴一起把行業生態構建起來,去解決行業一些通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