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藥都”亳州打造中醫藥産業高地
2024-09-11 記者 姜剛 朱青 汪海月 亳州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從前店後坊到“鏈”接世界,“出海”步伐持續加快,科技賦能中藥材高質量生産……記者在2024國際(亳州)中醫藥博覽會暨第40屆全國(亳州)中藥材交易會期間採訪了解到,致力於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的安徽省亳州市堅持以藥立市、以藥強市,做優做強中藥材種植和中醫藥製造,在持續拓展全國市場的同時,還將發展的眼光投向世界,推動中醫藥産業規模持續壯大。

  從前店後坊到“鏈”接世界

  千年前的亳州,一方藥圃,前店後坊,藥商們制售着最初形態的中藥飲片。如今,從種子種苗研發,到中藥提取、配方顆粒、中成藥等製造,超過2100億元的亳州現代中醫藥産業規模已近在眼前。亳州中醫藥産業已形成全産業鏈集聚體系,並不斷優化,“鏈”接世界。

  “知名中藥材産地遍佈全國,亳州能在中醫藥産業發展進程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建立了集種植、加工製造、貿易流通、科研、中醫藥文化傳播等為一體的全産業鏈體系。”亳州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廖自榮説。

9月9日,人們在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購買中藥材。記者 汪海月 攝

  亳州向上承接着中藥材種植面積較大的資源優勢,下端具備歷史傳承的巨大藥市貿易量優勢。多年前,安徽省提出“將亳州打造成國內外知名的中醫藥之都”,亳州將中醫藥産業確定為首位産業。

  據了解,亳州目前已聚集中國中藥、廣藥集團、雷允上、上海寶龍等全國知名及醫藥百強企業73家,同時也培育出濟人藥業、協和成藥業、華佗國藥等多家本土知名企業,共同帶動過去傳統的中藥材、飲片向中成藥等現代中醫藥發展。

  “亳州完善的配套政策讓首位産業的氛圍滲透到了全市的每一個環節。”亳州市重點藥企、寶龍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潘亦斌説,“沒有産業鏈,中藥産品的附加值很低,亳州正是形成了産業鏈集聚效應,讓更多藥企被效益和前景吸引。”2023年,寶龍藥業僅投産一年就達到了産值1億元,預計今年産值可達3億元。

  “10年前,亳州的本土中成藥企業只有三四家。通過強化招商政策,現在已有製劑生産許可的企業30多家,同時延伸出以花草茶為代表的藥食同源健康産品,受到消費者青睞。”廖自榮説。

  補鏈、延鏈的同時,亳州還在強鏈,努力實現産業發展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轉變:醫藥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政府協同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推動中藥材貿易市場標準化國際化,擴大中醫藥文化傳播力影響力……

  “這裡成為全國很多藥商的第一選擇”

  早上7時,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人聲鼎沸,來自全國各地的採購商推着小推車穿梭於各個攤位之中,講價議價間,推車裏很快裝滿了各類中藥材。

  這個佔地1000畝的中藥材專業市場被稱為“全球最大的中藥材交易中心”,擁有兩個交易大廳,聚集着一萬多家商戶,每天上市中藥材2800多種,日均客流量有4萬至6萬人。

  “過去十年,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年銷售額從300億元左右增長至2023年的560億元,今年預計突破600億元,這裡成為全國很多藥商的第一選擇。”負責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管理運營的康美藥業總裁助理、中藥城板塊總經理李澤彬説。

  走進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濃濃的藥香撲面而來,很多細節透視出其能持續火爆的“秘訣”。

  西一門入口處,一塊大屏幕上實時滾動顯示中藥材的價格和供求信息;每個攤位都附有一個綠色二維碼,掃碼便可看到商戶的經營信息、倉儲地址和投訴建議;市場顯眼處張貼着智慧導覽查詢系統的海報,手機掃碼便可一窺市場全貌……

  “在確保市場內售賣的中藥材質量的同時,我們還在發展‘雲上藥市’。去年上線運營康美中藥城甄選優品&&,在線上售賣400多種藥食同源産品,還在持續發展完善中。”李澤彬説。

  在持續拓展全國市場的同時,致力於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的亳州還將發展的眼光投向世界,“出海”步伐持續加快。

  清洗、切片、烘乾、檢測……在安徽盛林國藥飲片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工人們正操縱機器加工生産一批白芍飲片,這些白芍飲片將和當歸、枸杞、茯苓等其他中藥材一起打包,通過海運發往韓國釜山。

  “每週都會有裝滿中藥材的多個集裝箱從公司發出,送往韓國、泰國、英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安徽盛林國藥飲片有限公司國際貿易部經理楊海峰説,隨着海外對中醫藥的認可度不斷提升,這幾年公司的外貿一直保持良好態勢。

  今年上半年,亳州市藥業進出口額6.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3%,佔安徽省藥業進出口總值近90%。90多家藥企將中藥材産品出口至亞歐非近90個國家和地區。

  科技賦能中藥材高質量生産

  初秋時節,藥香瀰漫。在亳州市譙城區十河鎮大周村,亳州市滬譙藥業有限公司與一家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種植示範基地,流轉土地2000多畝,種植的白芍、白術、射乾等中藥材長勢正旺,迎來采收期。

  “我們採用統一供苗、種植、施肥等方式,應用智能水肥一體化技術,確保質量可控。”亳州市滬譙藥業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高貫彪説,目前該公司已在甘肅、四川等地建了120多個基地。在原材料穩定供應等加持下,公司在去年銷售額超過8億元的基礎上,今年預計將突破10億元。

  規範化、標準化種植,是亳州市做優中藥材種植的縮影。今年上半年,亳州市中藥材種植面積102.2萬畝,規範化種植面積41.3萬畝。

  智慧植物工廠建成投入使用、實施訂單生産、探索多層種苗及植物種植新模式……走進亳州興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藥用植物組培繁育中心,得益於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何首烏、玄參、亳菊等中藥材原原種種苗正在培育中。

  “我們着力從源頭加強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體系建設,系統開展道地藥材種質資源保護、藥材良種繁育與藥材品種創新,賦能中藥材高質量生産。”亳州興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凱説,該公司建成亳州市中藥材種質資源圃,完成構建亳菊、白術等中藥材組培生産體系,年産原原種種苗逾1000萬株,在地擴繁能力逾2.5億株。

  據了解,亳州市推動安徽中藥材種植聯合研究中心開展研發服務,組建中藥材種質資源創新和育種技術、中藥材種苗繁育技術等科研團隊;開展種質資源、綠色種質等研究課題;編制決明子、白芷等中藥材綠色種植技術標準導則。“從近年來種植環節來看,機械化水平提高了,科技含量提升了,這都為中藥材高質量生産注入動力。”亳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吳雪説。

  産業鏈不斷延伸拓展,高質量發展潛力十足。如今,亳州市現代中醫藥産業體系已涵蓋中藥材種子種苗組培繁育、種植、飲片加工、中成藥製造、顆粒劑生産、中藥流通、中醫藥科研、文化傳播等各環節。今年上半年,亳州市現代中醫藥産業規模1137.4億元,同比增長8.76%。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