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河池市南丹縣曾因礦産而聞名,全縣財政收入一度有80%來自礦産領域。近年來,這片曾經“一礦獨大”的土地,正經歷着深刻的産業轉型:一、二、三産業相互促進、齊頭並進,以新質生産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上半年,南丹縣交上一份沉甸甸的“年中答卷”。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縣GDP完成87.4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0%,增速在廣西111個縣(市、區)中排前列。其中,一産增加值5.80億元,增長5.2%;二産增加值61.75億元,增長16.8%;三産增加值19.89億元,增長3.0%。
傳統産業開“新”局
在南丹縣車河鎮大坪村的崇山峻嶺深處,正華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的制氧站正在以3600立方米每小時的速度生産氧氣和氮氣,提供給熔池進行熔煉。
“公司上半年實現工業産值6.5億元,主要産品銻錠産量達4500噸。”正華公司副總經理何孟遠介紹。依託新工藝、新技術的改造升級,這家曾經規模小、産量少、産值低的企業,如今已躋身全國銻行業前三強。
正華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的發展,是南丹縣加快工業振興步伐的生動注腳。
上半年,南丹縣第二産業增加值61.75億元,增長16.8%。工業産值的增長,得益於南丹縣將科技創新置於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位置,視其為驅動縣域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引擎。
在南方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的鋅錠生産車間內,從熔鑄爐到傳送帶再到倉庫的工序,全部交由第三代智能機械手臂和無人叉車自動完成。
今年6月,該公司參與完成的“有色冶金高效轉化精準調控與智能自動化系統”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近三年共産生經濟效益約5.7億元。
“我們十分重視科技創新和新技術運用,先後實施桂酒振興百億丹泉技改、高山油茶精深加工等‘雙百雙新’和‘千億技改’項目33個,開展火法鎘精煉自動化裝備等10余項核心技術攻關。”南丹縣委書記黃克説。
另一方面,南丹致力於全力延伸工業鏈條,不斷優化産業結構,初步形成“1+3+N”工業體系,即:有色金屬一個千億産業,丹泉酒、大健康、新能源等三個百億産業,碳酸鈣、木材、農産品精深加工等N個億元産業。
現代農業育“新”苗
時下正是油茶樹管護的季節,在南丹縣的廣西正鑫實業集團的大健康産業園內,一株株油茶樹苗鋪滿幾十座山頭,鬱鬱蔥蔥,綠意盎然。
“我們在種植油茶的基礎上,建成了佔地260畝的油茶精深加工産業園,開發食用油、沐浴油、護膚油等6大系列油茶産品,構建典型的‘一産農業二産加工業’的二元結構體系。”正鑫集團董事長楊正強説。
正鑫集團的發展是南丹縣不斷調優農業産業結構、實現土地生金的生動實踐。
上半年,南丹縣通過運用科技種田、設施蔬菜等新技術,實現糧食、蔬菜和水果三大産業全線增收,分別同比增長17.5%、4%、9.1%。
黃克介紹,下半年,南丹將抓好油茶、蠶繭、蔬菜、禽畜、林業等主要農産品的産量增長、産品銷售、政策獎補等工作,力爭農業增加值增速保持在河池市前列的位置。
香韻悠長的六龍茶、晶瑩飽滿的巴平大米、甘甜爽口的苞谷李、酸甜適中的黃臘李……在南丹縣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展示體驗館,各式各樣的特色農産品即將銷往各地。
南丹縣振宏物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地標館建設工程已進入掃尾階段,之後將採用線下線上一體化運營模式,展示南丹縣地理標誌農産品産業發展、品質展示、品牌建設等成效。
近年來,南丹縣秉持“依託自然資源稟賦,守牢鄉土特色産業,融合産業全鏈條,突出品牌價值”的發展思路,新增南丹苞谷李、黃臘李、長角辣椒、黃牛4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新增“三品一標”産品認定3個,總數達35個;成功舉辦“南丹味道”及8大地標産品品牌發布會,農業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此外,南丹成功創建廣西現代農業産業園2個,森林生態文化旅游示範區1個,獲批創建國家農業強鎮1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産業集群1個,現代農業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未來,我們將繼續在特色農業和鄉村振興領域上攻堅發力,堅持以工業化理念推動特色農業增點擴面。”南丹縣縣長吳貞儒説。
文旅融合譜“新”篇
從過去“工業為主、一礦獨大”的結構困境,到如今全方位一體化的融合發展格局,南丹縣堅持將旅游業視為轉型發展的關鍵動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據統計,上半年南丹縣共接待游客329.3萬人次,增長23.46%;旅游消費34.15億元,增長30.6%。
上半年,南丹縣文旅融合出新出彩,十八哨狼兵巡游展演活動線下參與人數12萬人次,入圍“廣西三月三”系列活動十大熱點;8個項目入選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數量居全市首位;舉辦第七屆六龍茶文化旅游活動,推出啟動儀式、六龍茶文化沉浸式體驗等五大主題活動。
在近年來的旅游産業開發中,南丹縣挖掘特色民俗文化,依託“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十三五’美麗搬遷安置區”的金字招牌,投資超10億元,高標準建設“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旅游綜合體。
“瑤望天下景區以白褲瑤民俗為主題,探索出‘移民搬遷+民俗文化+全域旅游’的發展新模式,讓搬遷的白褲瑤民眾到景區表演、展銷旅游産品。”南丹縣瑤望天下·歌婭思谷聯合景區常務副總經理吳華清説。
在文旅融合的基礎上,廣西丹泉集團實業有限公司將酒文化與旅游産業相結合,開闢“酒旅融合”新道路。“酒旅融合、休閒度假、沉浸體驗的生活方式,已形成丹泉旅游IP。”吳華清説。
為持續推動文旅康養業的蓬勃發展,南丹縣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範區”“國家康養避暑旅游度假區”,持續推進“十大核心景區”和“十大田園綜合體”提檔升級,新增了“廣西文化産業和旅游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中國避暑養生旅游最佳目的地、中國最佳康養旅居度假名縣”等三項榮譽。
“下半年,我們將繼續放大文旅綜合效應,讓游客‘進得來、游得起、吃得上、玩得好’,力爭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消費均增長25%以上。”吳貞儒説,從“一礦獨大”邁向“多點開花”,南丹縣將持續以新質生産力引領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共創縣域經濟繁榮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