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投資下滑消費疲軟 德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劇
2024-09-04 記者 王婧 來源:經濟參考報

  德國股市近期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但分析指出,資本市場表現缺乏基本面支撐,德國經濟第二季度出現萎縮,在投資下滑和消費增長不及預期的背景下,正面臨再次陷入經濟衰退的風險。

  股市衝高缺乏基本面支撐

  德國Dax指數8月29日時隔三個多月再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Dax指數已經上漲了超過10%,好於歐洲基準股指斯托克50指數的表現,超出了大多數分析師年初時的預期。

  有分析指出,德股近期持續上漲可能主要是技術性因素所致,短期內Dax指數可能會繼續上漲,但這種上漲與基本面關係不大,主要是由於此前在股指暴跌時大量押注市場下跌的空頭現在不得不在高位買入股票以防止更大的損失,即所謂的“軋空”(價格在沒有任何基本面原因的情況下大幅上漲)。

  專業投資者預計Dax指數年終會回落。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最新的投資者情緒調查也證實,無論專業投資者,還是普通的私人投資者對當前的反彈均持懷疑態度。

  德國聯邦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經價格、季節和工作日調整後,德國國內生産總值(GDP)環比下降0.1%,第一季度為增長0.2%。

  德國經濟第二季度略有收縮,部分原因是投資減少和建築業出現危機。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德國設備投資下降了4.1%,尤其是機械、裝置和車輛投資出現下滑。建築業投資下降2%也打擊了增長,外貿也未能刺激經濟增長,商品和服務出口下降了0.2%。

  由於第二季度經濟出現萎縮,德國有可能重新陷入衰退。德國央行預計,經濟復蘇將進一步推遲,預計經濟將出現停滯,但産出不會長期下降。

  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但第二季度的表現比西班牙和法國等其他歐洲國家都要差。此外,慕尼黑經濟研究所近日發布的調查顯示,德國工業從其他歐洲國家的經濟增長中受益的趨勢減弱,出口商的樂觀情緒正在下降,相關出口商預期指數從7月份的負2.2點降至8月份的負4.8點。調查顯示,汽車和金屬行業的出口預計將出現下降,而化工行業出口水平預計將保持穩定。

  德國慕尼黑經濟研究所的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後,德國8月商業景氣指數從上月的87點降至86.6點,為6個月以來最低水平。慕尼黑經濟研究所所長克萊門斯·菲斯特&&,在德企業情緒愈加低迷,不僅對行業現狀的滿意度有所下降,對未來的預期也更加悲觀。

  消費增長不及預期

  德國8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漲幅初值三年半以來首次回落至2%,下降程度明顯超出了經濟學家們此前的預期中值2.3%。

  儘管德國通脹率下降,但普遍預期中的支持德國經濟復蘇的消費反彈卻仍未出現。

  德國一季度實際工資增長(去除通脹因素)達到3.8%,是2008年有相關統計以來最強勁的水平,二季度漲幅仍高達3.1%,德國實際工資連續第五個季度上漲。

  然而,儘管購買力在增強,德國個人消費尚未達到預期的增長。這被認為是歐洲最大經濟體反復徘徊在衰退邊緣的主要原因之一。

  荷蘭國際銀行集團宏觀研究部負責人卡斯滕·布裏茲斯基&&,消費仍然是下半年的不確定因素。如果歐洲盃和實際工資上漲都不能為德國的消費帶來重大突破,那麼未來前景更不容樂觀。由於勞動力市場正在明顯降溫,加之實際工資的增長還無法彌補過去幾年購買力的損失,消費回升可能是非常有限的。

  消費者研究機構GfK和NIM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經濟前景不佳的情況下,由於失業率上升和償債能力不足等因素影響,德國的消費者信心在8月份受到打擊。9月德國消費者信心先行指數為負22點,較8月修正後的數據下降3.4點。對收入和經濟增長的預期下滑,消費者支出預計將出現下降,而儲蓄率則出現上升。

  此外,有關就業的負面消息使消費者更加悲觀,消費者情緒不太可能快速恢復。

  歐洲央行繼續降息獲支撐

  由於能源成本下降等因素影響,不僅德國通脹水平出現緩和,歐元區通脹率8月也降至三年多來的最低水平。8月,歐元區CPI同比漲幅降至2.2%,7月為2.6%,逐步接近歐洲央行設定的2%的目標。不過,剔除波動較大的能源、食品、酒精和煙草價格後的核心通脹率僅從7月的2.9%略微降至2.8%。

  在7月份通脹意外小幅上升後,8月歐元區的通脹數據為歐洲央行進一步降息提供了更多支持。歐洲央行從2022年7月開始進行激進加息,以抑制高達10.6%的通脹率。由於通脹逐漸緩和,歐洲央行在今年6月啟動降息,之後一直沒有再度行動。

  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將在9月再次降息,最新通脹數據增強了這種預期。

  法國央行行長弗朗索瓦·維勒魯瓦·德加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呼籲歐洲央行9月降息,稱這將是“合理和明智的”。“如果等到通脹回落至2%時才降低利率,那就太晚了。”

  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的薩姆·米利&&,歐洲央行9月降息的可能性增加。“然而,更高的核心通脹率和持續緊張的勞動力市場將成為實施更寬鬆貨幣政策的風險因素。”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