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持續推進限塑、禁塑政策的大背景下,加之我國“雙碳”目標的提出和落實,綠色可降解植物餐飲具生産企業迎來了發展的好時機。近年來,家聯科技、裕同科技、南王科技等環保餐飲具生産企業紛紛登陸A股。作為植物纖維模塑行業的領頭羊浙江眾鑫環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眾鑫股份”)也當仁不讓。目前,眾鑫股份主板上市已獲批,正在等待發行。
政策利好 業績持續向好
眾鑫股份主要産品為餐飲具及精品工業包裝,包括餐盒、盤、碟、刀、叉、筷、碗、杯等。主要利用甘蔗渣漿等天然植物纖維材料,通過模具塑造成型,實現吸塑、注塑工藝的造型效果,是塑料製品的良好替代,廣泛應用於餐飲、快消、醫療、工業等領域。
招股書顯示,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數據,2022年度,全球紙漿模塑包裝市場價值約為51.11億美元,其中餐飲具佔比約24.17%,約12.3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83.03億元。2022年度,眾鑫股份紙漿模塑餐飲具銷售額約12.91億元,佔全球紙漿模塑餐飲具産品的産值約16%。根據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相關統計:2022年度,公司植物纖維模塑餐飲具産量在國內市場産量佔比達20%,在國內植物纖維模塑餐飲具細分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具備行業代表性。
在行業有利於公司發展的大背景下,眾鑫股份經營狀況日漸向好。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眾鑫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57841.54萬元、91032.23萬元、131579.38萬元和60460.66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7024.68萬元、14597.58萬元、20556.51萬元和9509.19萬元,經營業績穩定且持續增長,具備較強的持續盈利能力。
內外兼修 擴大市場佔有率
招股書顯示,眾鑫股份的産品以外銷為主。報告期內,公司的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53700.86萬元、81311.09萬元、113779.44萬元和50702.26萬元,佔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4.06%、91.27%、87.71%和85.80%。
為減少生産環節成本,眾鑫股份選擇走出去戰略。泰國的甘蔗種植面積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甘蔗渣資源豐富。眾鑫股份的海外拓展計劃,第一站首選泰國。目前公司的泰國工廠,已經進入廠房施工階段,即將開始安裝設備,預計2025年1月投産。
此外,2024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作為中巴經濟文化交流的活動之一,巴西國家電視台於4月份專門派人到眾鑫股份,參觀公司的生産車間,拍攝從甘蔗渣到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生産過程,對眾鑫股份把甘蔗渣變廢為寶的技術大為感嘆,深入探討了雙方合作開發巴西甘蔗渣資源的可行性。目前這一事項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眾鑫股份&&,公司目前的主要市場在海外,但是中國市場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隨着國家“禁塑減塑”政策的&&,相信未來國內對“可自然降解包裝製品”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公司前幾年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出適合中餐使用的包裝製品,成功入選美團公司的“青山計劃”産品名錄,為開發國內市場做好了充分的技術儲備。
根據中國造紙研究院連續2年的市場調查,眾鑫股份目前的市場佔有率為20%左右,位居行業第一名。
眾鑫股份在廣西的來賓和崇左,註冊了三個實體工廠,其中有兩個是IPO募投項目,三個工廠規劃總産能27萬噸,目前實際已經實現的産能超過6萬噸,加上浙江的産能,目前眾鑫股份的年産能已經超10萬噸。兩個IPO募投項目,目前廣西崇左眾鑫已經完成一期兩個車間的建設,順利進入試産階段,各項生産經營指標良好。廣西來賓眾鑫的“土地交割及環評能評”等合規手續已經完成,處於等待建設狀態。
“全球限塑令的執行等導致未來發展空間比較大,27萬噸的産能是提前布局,況且工廠建設和投産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所以並非無序擴展。”眾鑫股份相關負責人&&。
東興證券行業報告指出,全球各地限塑政策驅動環保包裝推廣,餐飲具替塑一馬當先;替塑餐飲具滲透率仍有限,行業規模快速增長,2020年國內外賣餐盒中塑料材質佔比80%,可替代空間較大。
低碳環保 踐行生態文明建設
眾鑫股份踐行綠色發展之路不僅體現在其生産的産品上,還體現在其生産過程所使用的能源上。
公開信息顯示,植物纖維模塑行業發源於美國,國內起步於2000年前後,主要原材料是木漿。而眾鑫股份出於“減少砍伐森林,減少碳排放”的目的,潛心研發用可再生植物纖維替代木漿作為原材料,自2015年(公司前身為金華眾生纖維)開始,大量使用廣西的甘蔗渣紙漿製造一次性餐飲具製品,在全球大力宣傳“廢物利用,循環經濟,原材料零排放”的低碳産品概念,深受歡迎。
據了解,甘蔗渣是榨糖廠的廢棄物,用甘蔗渣為原料生産的紙漿,在計算碳足跡的時候是零排放,因此眾鑫的産品在原材料這一塊是零排放。
自2015年以來,眾鑫股份累計採購甘蔗渣紙漿超過30萬噸,相當於為地球減少砍伐750萬棵成年大樹,按每棵樹在一個生命周期內可吸收2噸二氧化碳計算,相當於間接為地球減少碳排放1500萬噸。
除了甘蔗渣以外,還有中藥渣、咖啡渣、棕櫚渣甚至水稻和小麥的秸稈,都可以作為原材料,可以説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目前國內外企業普遍使用天然氣鍋爐供熱,雖然清潔,但還是石化能源,碳排放不可避免。眾鑫股份從2016年建設新工廠的時候,為了減少燃料的碳排放,決定放棄投資少的天然氣鍋爐,改用投資巨大的生物質鍋爐。生物質鍋爐的原材料是工農業廢物,如甘蔗葉、秸稈,傢具廠的邊角料、木材加工廠的樹皮等等。即使不拿去燃燒,他們在慢慢腐爛的過程中,也是要排放等量的二氧化碳。用生物質做燃料,不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各國政府都把生物質燃料看作為零排放的能源。
眾鑫股份現有三個生産工廠,全部使用生物質鍋爐,不僅可以幫助當地政府解決令人頭疼的農作物廢棄物難題,而且在産品銷售過程中,由於燃料零排放而深得歐美客戶青睞。自2015年以來,浙江眾鑫累計採購各種生物質燃料100萬噸以上,相當於減少燃燒20萬噸標準煤,按每噸標煤排放2噸二氧化碳計算,累計減少排放40萬噸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