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1日,融創中國(01918.HK)正式發布2018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取得顯著增長,尤其是在行業普遍“增收不增利”的大環境下,融創中國上半年毛利率及核心凈利率等多項指標均實現大幅度增長。
上半年業績大幅增長
上半年,監管部門對地産行業的信貸政策進一步收緊。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大部分城市房地産銷售雖然繼續保持較高的熱度,但開始出現明顯分化。在此背景下,融創中國通過成本合理的土地儲備和産品優勢,積極應對市場大環境,一方面提高投資標準並嚴格控制投資節奏,另一方面加大周轉和去化力度,上半年多項經營業績實現正增長。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融創中國實現營業收入465.8億元,同比增長215.3%;歸母凈利63.6億元,同比增長389.3%;核心凈利66.1億元,同比增長391.8%。2018年上半年毛利率24.7%,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5個百分點。
公司方面&&,經過三年的高速發展,融創中國毛利率水平不斷提升、杠桿穩步下降,融創已經進入財務均衡、穩健發展的新階段。2018年上半年,融創實現整體合同銷售額1915.3億元,同比增長76%,權益合同銷售額1378億元,同比增長83.7%。
從此前公布的銷售數據上看,2018年1-7月融創實現合同銷售2254億元,已經完成全年銷售任務4500億逾50%。公司方面&&,考慮到2017年1-7月銷售數據僅佔全年銷售數據的37%,以及融創2018年下半年有共計369個項目4912億元可售資源,在融創管理層堅定去化戰略指引下,融創2018年超額完成4500億元銷售目標幾成定局。
分析人士認為,從銷售數據上,融創2015年到2017年三年間整體合同銷售額複合增長率超過130%。考慮到房地産行業會計處理原因,結轉收入滯後於銷售。2017年-2018年上半年融創快速增長的銷售,必將推動融創進入收入大幅增長期。毛利率水平近年來的持續攀升,也顯示上市公司運營優化已取得實效,核心凈利增長有望持續釋放。
控制買地節奏和支出
2018年上半年,行業內部規模競爭深度持續。融創中國奉行嚴格拿地紀律,控制買地節奏和支出,並提高了拿地標準。中期報告顯示,融創土地儲備規模達到2.31億平方米,總貨值3.29萬億元。其中,超過92%的土地儲備位於供求關係健康的一二線及環一線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融創是業內首家依靠大規模收購進行規模擴張的公司,也通過收並購市場口碑引來越來越多的合作機構,目前融創合作機構快速從2016年的109個增加至2018年中期的203個,為融創提供一線的土地線索和發展機會。公司方面&&,目前融創超過70%的土地儲備是通過收並購合作方式獲取。通過並購拿地也有效降低了融創獲取土地的成本,融創土地儲備的平均成本為4470元/平方米。
2018年以來,融創中國還發揮産品、操盤和品牌優勢,整合合作機構資源,以更少投入獲取優質土地。通過合作模式,融創2018年至今共獲取土地建築面積2920萬平方米,權益建築面積1545萬平方米,綜合成本僅為3620元/平方米,土儲成本進一步下降。
在主要經營指標快速增長、資産規模持續增厚的過程中,融創中國延續2017年下半年以來加強銷售回款、提高現金回流速度的穩健財務手段。2018年融創中期報表顯示,上市公司資産明確增厚至6699.42億元,有息債務整體下降95億元,2018年上半年融創執行去杠桿過程中,目前賬面現金仍高達874.2億元。
截至報告期末,融創中國的債務凈額與資産總額比率為18.3%,較於2017年12月31日的19.7%有所下降。期內,集團的資本負債比率為65.8%,較於2017年12月31日的66.9%有所下降。
公司方面認為,考慮到融創銷售保持跨越式增長和嚴控投資和拿地,預計融創經營性現金流將持續增長。公司預計,下半年土地市場隨着調控政策的延續及流動性的持續收緊,整體土地價格將會逐步回落,趨向合理,同時並購市場也將會有較多的機會出現。基於集團已擁有的充足、高質量的土地儲備,集團將繼續堅持上半年的謹慎策略,堅持高拿地標準,審慎把握土地獲取節奏並嚴格控制規模。
提升産品及服務品質
在2018年行業整體調控下,融創實現銷售數據、營業收入、凈利潤和毛利率的全方位提升。同時,融創始終堅持産品領先戰略,通過産品研發領域的不斷投入,持續保持在産品能力上的創新與引領。
近年來,融創先後打造了壹號院係、桃花源係、府係、桃源係、九府係等多條具備行業影響力的産品線,承載了融創獨有的産品設計和産品理念,多個項目成為所在城市的標杆項目。
與此同時,作為中國家庭美好生活整合服務商,融創中國始終致力提供高品質居住和服務。尤其是,融創單獨制定了一套高於國家質量標準的《質量內控體系》,採用更嚴格科學的方法確保每個産品都擁有過硬的品質,涵蓋1500多個高於國家要求的八大類質量管控體系。2017年融創內部通過系統性的全鏈條質量測評體系,通過專業機構進行産品檢測超過2萬次。
服務品質上,融創堅持服務領先戰略。在賽惟諮詢客戶滿意度調研中,融創客戶滿意度評分高達92分,客戶滿意度成為行業標杆。服務品質不斷提升也成為融創整合美好生活的重要競爭力。
2018年以來,國際評級機構連續調升融創評級,融創也被納入恒生中國(香港上市)25指數。國際投行連續發布報告看好融創持續盈利能力,肯定融創運營能力。
穆迪先後在1月和6月兩次提升融創評級展望至“正面”,標普於4月提升融創評級展望至“穩定”,惠譽於4月提升融創債券評級至BB-。穆迪方面&&:“融創強勁的銷售執行力、在一二線城市領先的品牌和市場地位、高質量的土地儲備及公司充裕的流動性將支持融創的財務狀況持續改善,杠桿率穩步下降,毛利率持續提升。”
惠譽&&:“融創中國的杠桿率將在2018年進一步下降,主要得益於強勁的銷售增長和買地速度的放緩;融創的土地儲備十分充足,足夠支持其五年以上的發展。”同時&&:“如果融創將繼續執行謹慎的財務政策,且杠桿率保持在50%以下,惠譽將考慮進一步提升其評級展望。不僅如此,投行方面,德銀、中金、花旗、大摩、美林、野村均發布報告看好融創後勢。”
針對下半年市場形勢,融創中國方面&&,集團將繼續保持和強化房地産開發業務的競爭優勢,並堅持強運營、控投資、降杠桿的整體策略,支持公司快速進入更加均衡、穩健發展的新階段。
具體而言,將繼續堅持保證周轉、堅決去化的經營思路。合理的土地布局和土地成本支持本集團有更大的空間主動應對市場環境的波動和響應政策要求,預計集團下半年將有超過360個項目在售,總可售資源將超過人民幣4900億元,充足高質量的可售資源將有力支持本集團經營目標的達成和保持充裕的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