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基金借勢PPP成次優選擇
2015-06-24    作者:翁仕友    來源:《財經》雜誌
分享到:
【字號

  以産業基金形式介入,正成為當下社會資金進入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一個熱門方式。

  2015年5月初,上海建工(11.12, -0.11, -0.98%)集團與綠地集團、建信信託共同投資中國城市軌道交通PPP産業基金,基金總規模1000億元,首期規模240億元。這是近期各地陸續成立的産業基金中的一例。

  根據上海建工公告披露,三家公司組建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分別持有33%、33%和34%股權,該合資公司將成為上述基金的普通合夥人和管理人。該基金主要投資納入PPP項目庫及政府統一採購的軌道交通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一位受訪研究人員介紹説,2014年下半年,國家相關部委放鬆了對産業基金的設立的管制。2014年9月26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發起設立了中國鐵路發展基金,以“明股實債”的形式吸引了四家銀行共計82億元的投資。作為優先股股東,四家銀行股東享受穩定的收益回報,但並不參與基金公司經營管理。

  2015年,産業基金更是風生水起。

  國家開發銀行子公司國開金融,最早涉足城鎮化發展基金,該基金本質上是産業基金,地方政府通過這種表外融資方式,很好地解決了融資難題。緊隨國開行之後,商業銀行也紛紛介入,這將會撬動更多的社會資金參與城鎮化發展和PPP項目中。多位受訪人士介紹説,目前較為活躍的是平安銀行(14.95, 0.32, 2.19%),由於擁有綜合金融優勢,該行在推行産業基金模式上表現搶眼。《財經》記者獲悉,該行推出了一個總規模高達1.5萬億元的産業基金計劃。

  “2015年4月15日,平安銀行與河北省政府簽署了“平安興冀”産業基金合作框架協議,共同發起額度為2000億元的“平安興冀”産業基金,以創新融資方式,助力河北經濟發展。根據協議,未來幾年內,該産業基金將向河北投放不超過2000億元,重點用於河北綜合交通體系建設、京津冀城市空間功能布局重構、産業承接與轉型升級、生態環境保護等項目。

  平安銀行石家莊分行行長賈宇昆告訴《財經》記者,2000億元的“平安興冀”産業基金是該行1.5萬億元總盤子的一部分。據悉,這既包括了銀政合作,也包括銀企合作。

  在國務院高度推廣下,PPP模式已取代地方融資&&,成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一個主要模式。然而PPP項目的融資問題卻是一道邁不過去的坎。除了企業自有資金、銀行貸款等途徑外,産業基金募資成為重要籌資方式。

  2015年5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4064.659, 61.47, 1.54%)特許經營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該辦法很好地解決了PPP項目的融資難題。辦法明確允許對特許經營項目開展預期收益質押貸款,鼓勵以設立産業基金等形式入股提供項目資本金,支持項目公司成立私募基金,發行項目收益票據、資産支持票據、企業債、公司債等拓寬融資渠道。

  “我們做的PPP項目,必須有基金、銀行參與,這叫投貸結合。”安徽省路網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義富説,通過基金方式可解決項目資本金問題。

  在PPP開始實施時,和已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的金融機構、其他産業資本,以聯合體的形式參與PPP項目招標,中標後共同出資,作為股東發揮各自優勢。

  具體操作中,安徽路網集團、當地政府和其他社會投資者按照1:1:8的比例出資,形成一個産業基金“資金池”,然後投入到PPP項目公司中。安徽路網集團出資10%並作為基金管理人,當地政府的引導基金出資10%作劣後,其餘80%資金向社會投資者募集。

  在建設銀行(6.60, 0.21, 3.29%)牽頭協調下,2015年5月初,上海建工集團與綠地集團、建信信託共同投資中國城市軌道交通PPP産業基金,基金總規模1000億元。

  除了這類有建設、運營經驗的産業資本外,一些普通的社會投資者也以産業基金等形式投資PPP項目。作為純粹的財務投資者,這些基金以明股實債形式進入項目公司,追求穩定收益回報(目前收益回報一般在8%-10%之間)。


  “PPP模式,應該利用社會資金在技術、管理上的優勢,從而提高效率。産業基金的最大優勢是資金融通能力,但是它們在管理、技術上是欠缺的。以這個目的來衡量的話,産業基金並不是最佳合作夥伴。”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吳亞平告訴《財經》記者。

  在一些PPP項目中,財政出資設立的PPP引導基金往往作劣後,收益不足支付投資者時予以兜底。而産業基金這種“明股實債”形式入股的社會資本,往往作為優先股股東,追求固定收益回報。這種模式並不複雜,也並不稀奇,只是在當前PPP模式大面積推廣,而銀行融資又受限時,它成為次優選擇。

  平安銀行董事長孫建一介紹,平安銀行已經將産業基金上升到全行戰略的高度,近期已在全國各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搭建産業基金髮展體系。在其看來,産業基金具備整合優勢資源、合理放大杠桿、投資形式靈活、退出渠道多樣、有效降低成本、提供真實&&的特點,是實現産業發展的最佳投融資載體。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頻道精選:
【思想】景區門票喊漲不能脫離法治語境 2013-06-14
【讀書】聯想國際化之路 2015-06-19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奶農遭遇乳業轉型陣痛 收購價每公斤僅1元 2015-06-2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