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碳稅對中國GDP損失不超0.8% 全國將建立統一碳市場
2015-06-12    作者:記者 方燁/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國際低碳經濟研究所11日發布的《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2015)》稱,短期來看,徵收不同稅率的碳稅和能源稅會引起生産成本上升,進而帶來GDP的下降,但這兩種稅收政策對GDP的損失不會超過0.8%,屬於可承受的水平。該研究所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日本名古屋大學共同創辦。
  報告中,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宇等專家近期利用CGE模型,模擬測算碳稅和環境稅的效果和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在對環保部&&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新標準對中國宏觀經濟和排放的影響的模擬結果顯示,新標準對宏觀經濟的影響較大,致使GDP增速下降1.25%,火電行業産出下降3.99%。但新標準能夠降低高耗能行業産出,有利於節能減排。
  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鄒樂樂和名古屋大學教授薛進軍利用CGE模型對能源稅和碳稅的功能進行了倣真。結果認為,從長遠來看,能源稅和碳稅都能降低部門的能源消耗和相應的二氧化碳排放,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潛在能量。
  報告副主編、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副所長戴彥德等專家通過對中國能源發展路線圖進行各種情景分析認為,無論從國際能源發展的大環境,還是國內的經濟、能源發展形勢來看,中國均處在能源轉型的最佳時期。
  戴彥德等專家認為,中國將有可能在2020年左右達到煤炭峰值,2025到2030年期間實現碳排放峰值,2035年前後實現能源峰值。研究發現,調整能源結構和能源強度在實現峰值目標方面是最為有效的政策手段,將峰值時間提早,會對GDP和就業有較大影響。
  中科院科技政策所所長王毅等專家利用情景分析方法對未來可能的若干類政策進行了模擬。他們認為,中國的主要峰值可以分階段達到:在未來5-10年內,主要能源、污染密集型産業達到峰值,實現産業結構將發生變化、結構節能貢獻率增加;未來10-20年內,主要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實現峰值;2030年前後,達到碳排放峰值。上述專家同時&&,“中國實現碳排放峰值取決於綜合成本,對我國來説,獨特的能源稟賦和産業經濟結構,提早達到峰值必須付出較大的代價,因而面臨困難的選擇。”
  報告還預測,2016年起中國將建立全國統一碳市場,這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述專家建議,政府在制定減排政策應充分考慮到空間特性,應着力於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和優化産業布局,實現減排的成本最小化和區域碳排放的平衡。
  報告稱,二氧化碳已被一些國家列為“大氣污染物”。但在中國,除了政策規定強制執行和各種合法與非法的費用、罰款以外,因為沒有從法律上界定二氧化碳的屬性,現在還無法像徵收環境污染稅那樣徵收碳稅,而是以資源使用稅等方式間接徵收以控制碳排放。上述專家們建議,要制定和實施碳稅或環境稅,必須首先提供法律依據,界定二氧化碳是污染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開徵碳稅有利於優化産業結構
環保稅法首次將“碳稅”納入其中
商務部:歐盟徵碳稅將致國際航空市場競爭扭曲
強徵碳稅損人害己 病急歐盟嘴硬心虛
開徵碳稅納入相關部門“核心議題”
 
頻道精選:
【思想】天價罰單不能變成廢紙一張 2013-06-14
【讀書】每個人都是被束縛的精靈 2015-03-25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中國先進製造緊盯三大風口:3D打印 大數據 機器人 2015-06-09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