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2025加速推進 綠皮書有望年內發布
2015-06-11    作者:記者 侯雲龍/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中國製造2025正加速推進。《經濟參考報》從多個權威渠道獲悉,中國製造2025後續政策將陸續推出,其中包括此前發布的總體性規劃《中國製造2025》中提出的相關任務、工作重點、重點發展技術的後續支撐政策,以及相應的財稅金融扶持政策。
  根據工信部、發改委的工作安排,中國製造2025“1+X”方案,以及重點技術創新“綠皮書”有望年內相繼推出;工業強基等專項工程,則將在年內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隨着各項具體的針對性政策落地,中國製造2025正在從一紙規劃逐漸進入落實階段。
  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李北光介紹,“綠皮書”的前身是《中國製造2025》規劃附件《十大重點領域演進路線圖》。但考慮到《中國製造2025》是一個中長期規劃,時間跨度達到10年,期間技術演進方向和速度都有可能超出目前的預期,因此淡化了“路線圖”的概念,而改為“綠皮書”。
  李北光介紹,“綠皮書”將動態發布,會根據技術發展趨勢,預計每兩年發布一次,為製造業中的重要技術發展做出相應規劃。李北光還強調,“綠皮書”並不只針對目前《中國製造2025》已羅列出的十大發展領域,還會根據中國製造2025推進中,需要發展的重點技術、關鍵技術適時編纂推出。
  李北光還&&,中國製造2025並不是僅發展十大重點領域,而是要達到製造業水平的全面提升,這意味着未來相關部委和機構,還有可能針對國內製造業眾多大而不強的領域推出相應的促進政策。
  除了推出“綠皮書”外,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王黎明介紹,工信部等部委正在加快完善中國製造2025“1+X”方案,所謂“1”就是《中國製造2025》規劃本身,“X”則是相關的配套規劃。李北光介紹,“X”不僅僅是相應的産業領域,或者具體技術,而是涵蓋金融、財稅、人才、創新等多個環節支撐政策。另外,具體的製造業細分行業,以及其他製造業領域的發展規劃,則將以“十三五”規劃的形式陸續&&。
  《經濟參考報》記者還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包括“國家製造強國領導小組”在內的多個重要智囊機構也將組建。據介紹,國家製造強國領導小組將是中國製造2025戰略頂級領導機構,由國務院相關領導擔任組長,成員由國務院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工信部,承擔日常工作。
  其中,“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將是重要的智囊機構,並會承擔對製造業發展的前瞻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研究,還將對製造業重大決策提供諮詢評估。
  近日,工信部正式公示了2015年智能製造專項項目,94家公司的相關項目獲入選,這標誌着《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提出的智能製造專項項目已正式啟動。
  “這些項目都是各個單位根據自己擅長的領域來申報的。有些是以研究所的名義,有些是以公司的名義。”中信建投證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高曉春介紹,“無論是研究所還是公司,項目成果都可以快速産業化和市場化,實際上目前很多研究所也有自己的公司平台,不存在公司主導的項目更容易轉化的問題。”
  《中國製造2025》規劃提出的另一戰略任務“工業強基”也將是年內的推進重點。日前,工信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關於組織開展2015年工業轉型升級強基工程的通知》,首次明確了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海洋工程等領域需要重點發展的18項技術、19項核心基礎零部件、5項先進基礎工藝,以及13種産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
  此外,財政部還將設立專項補助基金,給予相關企業資金支持:專項補助標準原則上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20%,單個項目專項資金補助總金額不超過5000萬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中國製造2025”:金融業的新標杆
中國製造業需精準定位全球産業鏈
5月中國製造業PMI為50.2%
王曉紅:設計全球化推動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
中國製造業如何突圍
 
頻道精選:
【思想】國企改革不能“為改而改” 2013-06-14
【讀書】每個人都是被束縛的精靈 2015-03-25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中國先進製造緊盯三大風口:3D打印 大數據 機器人 2015-06-09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