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一線]廣東練江污染難根治 300萬群眾靠天喝水
2015-06-08    作者:記者 盧漢欣/汕頭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廣東汕頭潮陽區銅盂鎮沙隴村,在這段缺水的日子裏,村民吳先生每星期都要帶着三隻水桶,騎着摩托車上山取水,來回40分鐘。  盧漢欣/攝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練江成為全國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記者近日走訪練江流域了解到,自去年冬季以來的一場乾旱讓上百萬群眾飲水成為問題,折射出守着江水卻要“靠天喝水”的無奈和久治不愈的污染之痛。
  練江,發源於廣東省普寧市,流經廣東省汕頭市的潮陽、潮南區,大小支流17條,幹流全長71公里,流域面積1346.6平方公里。
  由於受當地電子垃圾拆解及紡織服裝印染等高污染行業的嚴重污染,據環保部門的監測顯示,自1998年以來,練江水質一直是劣V類。廣東省環保廳廳長李清曾在今年省“兩會”上&&:“今年廣東重點推進的‘四河’整治中,練江又屬於污染最嚴重的一條。”練江之所以污染如此嚴重,根本原因是其沿岸聚集了電子垃圾拆解業、紡織服裝印染業和造紙業等高污染行業,産業結構不合理、生産方式簡單粗放。
  記者近日走訪粵東汕頭潮南、潮陽兩區了解到,自去年冬季以來的乾旱天氣已經對當地上百萬群眾的飲水帶來嚴重影響。而“缺水”背後的根本原因,是當地紡織服裝印染及電子垃圾拆解等高污染行業對練江以及地下水造成的嚴重污染。有水不能用讓該地區的“缺水”顯得與眾不同。
  潮陽區和潮南區總人口超300萬,耗水量巨大。當地常年靠幾個水庫作為生産生活用水來源。但自去年冬季以來,當地降雨量嚴重偏少,大多供水水庫需水量只剩下死庫容,多地出現不同程度缺水現象。
  在潮陽區貴嶼鎮軍寮村,村民陳鎮人告訴記者,自今年清明節以來,他家裏就沒有通過自來水。現在家裏的飲用水都得去外面花高價錢購買,每噸水60塊錢,而在平時通自來水時,水價也不過4塊錢一噸,價格是平時的15倍之多。他説:“沒水喝還能怎麼辦?再貴也得買啊!有時候下雨天還得出去買水,很辛苦。”
  銅盂鎮河隴村村民吳旭真説,飲水難問題從今年春節左右就開始了。村裏面經濟條件稍好的人家都裝上了水塔和水泵,一有水就都被抽走了,而像他這難以承受數千元水泵安裝費用的村民,只能四處找水喝。現在,他每星期都要帶着三隻水桶,騎着摩托車上山取水,來回40分鐘。
  另外,在谷饒鎮、陳店鎮、和平鎮、峽山鎮等地,都有群眾向記者反映不同程度的飲水難問題。有些地區停水八天供一天,有些停兩天供兩天,有些處在供水末端,或者地勢較高地區的群眾,則即使自來水廠供水也沒有水喝。
  潮南、潮陽兩區水務部門向記者介紹,受乾旱天氣影響,潮陽區和平鎮、銅盂鎮、貴嶼鎮以及潮南區的峽山鎮、兩英鎮、陳店鎮、司馬浦鎮和臚崗鎮的群眾飲水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以各鎮人口數計算,受影響群眾約125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寧夏飲水安全工程已使431萬農村群眾受益
[第一現場]人畜飲水緊張 死庫容被迫啟用
國務院:推進農村飲水安全 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
山西下達2.35億元資金推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
[第一現場]貴州重旱區:作物枯死飲水難
 
頻道精選:
【思想】推出大額存單是利率市場化重要一步 2013-06-14
【讀書】“簡化”助推,為政一道 2015-06-03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發微信上QQ 象牙走私用上新工具 2015-06-08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