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助力“草根”跨過信託高門檻
2015-06-05    作者:記者 令偉家/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作為投資品中的大塊頭,信託既以其收益高而讓投資者欲罷不能,又因其門檻高、流動性差而“想説愛你不容易”。面對潮水般涌動的互聯網金融,信託業的高門檻還能“高”多久?

  20%的高端財富如何接上80%的草根“長尾”?

  去年底,一款名為“信託寶”的産品在高搜易網站推出,不到10分鐘便被搶購一空。網站信息顯示,當天推出的首批産品共分三期,期限全部為三個月,年化收益率分別為9.3%和10%,總共有166名客戶投資購買。
  數據顯示,搶購信託寶的,並非腰纏百萬的“財富人群”。公司CEO陳康説,高搜易用戶的人均起投額僅為10元,這與傳統信託用戶百萬元的起投額相比,門檻低到幾乎沒有。
  顯然,作為商人的陳康,看準的是無數個幾百元、幾千元所蘊含的商機。而這,正是被稱為“長尾理論”的內涵所在。長尾效應強調的是“個性化”“客戶力量”和“小利潤大市場”,亦即從每個人身上賺很少的錢,但是要賺很多人的錢。
  有報告顯示,目前我國信託産品的目標客戶為20%的高端財富人群。如何借助互聯網,讓剩餘的80%的“長尾”草根,也能分享信託産品的高收益,並産生“長尾”效應,正是包括“信託寶”“餘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的價值所在。

  天使,還是魔鬼?

  “長尾理論”的巢裏,孵出來不都是天使。2014年,一款互聯網分銷信託産品“信託100”,被銀監會宣布違規。還有不少打着“互聯網金融”的幌子進行非法集資,騙資、破産“跑路”的“P2P”公司,無不讓諸多中小投資者遭受嚴重損失。
  儘管存在許多問題,但互聯網金融依然點燃了無數草根對於財富的夢想。
  當草根投資者們的百十元,甚至幾十元錢都能享受5%左右的利息時,一切並不是理所當然。餘額寶推出之前,沒有人會想到活期存款的利率能達到接近7%的收益,而又怎麼會享受到這個比定期存款還要高的普惠制收益?
  餘額寶的成功,打開了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盒子。“信託寶”推出之前,也不會有人想到,10元錢也能問津門檻100萬元的信託産品,取得和百萬元比肩的收益率。

  創新與監管,蹺蹺板如何平衡?

  如同餘額寶等眾“寶寶”一樣,插上想象翅膀的互聯網創新金融,在無數草根的簇擁下,以幾何級的速度快速成長。陳康透露,“信託寶”推出僅僅半年,高搜易註冊用戶已超過35萬個,交易額超過2億元,交易突破5萬筆。
  信託寶的東家高搜易,在18個月裏,5次搬家,從一間房到一層樓,體量裂變式增長。2014年,公司的總交易額僅為12億元,信託寶交易額3000萬元,2015年,這個目標已經調高至100億元。
  “魔鬼”也在利用草根們對互聯網的信任,換着馬甲加速奔跑。以P2P網貸為例,2014年成交額達到3291億元,而倒閉、跑路、提現困難等各種問題平台高達287家,這兩個數字分別比2013年增長了268.83%和282.67%,基本上打了個平手。
  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生長時期,魚龍混雜難以避免,這就要求監管層在制定政策時,既要保護想象和創新,以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更要防範違法犯罪,還草根一個清朗的投資空間。
  今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關於規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指導文件將盡快&&。有消息稱,銀監會普惠部關於網絡借貸業務監管規定的草案已經擬定,監管細則落地時間有望加速。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認為,互聯網金融正處在成長期,監管政策應該更多采用柔性監管,鼓勵創新而不是打壓封堵,不能因為存在灰色地帶就掐掉創新的苗芽。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雲計算産業新政可能密集出爐 互聯網企業或是推手
房地産信託逆勢增長或加劇兌付風險
基金熱捧“互聯網+”概念
互聯網專車掀"燒錢"大戰 安全問題仍是"死穴"
互聯網金融與産業跨界融合潮起
 
頻道精選:
【思想】推出大額存單是利率市場化重要一步 2013-06-14
【讀書】“簡化”助推,為政一道 2015-06-03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生命大如天:“東方之星”搜救生死時速 2015-06-04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