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2025揭面紗 雙渠道融資“補血”製造業
2015-05-20    作者:記者 左永剛    來源:證券日報
分享到:
【字號

  專家&&,存量製造業企業以間接融資為主,增量企業將以直接融資為主

  “深化金融領域改革,拓寬製造業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5月19日,國務院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為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提出上述要求。對於製造業融資渠道,《中國製造2025》要求從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入手,為製造業“補血”。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從目前製造業發展現狀來看,存量企業仍以間接融資為主,未來增量企業將以直接融資為主。”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在間接融資渠道層面,《中國製造2025》提出積極發揮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和商業金融的優勢,加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國進出口銀行在業務範圍內加大對製造業走出去的服務力度,鼓勵國家開發銀行增加對製造業企業的貸款投放,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符合製造業企業特點的産品和業務。

  “要完成《中國製造2025》這一10年行動綱領,實現製造業升級,完成製造強國任務,需要多層次資本市場發揮更大作用,對於産權清晰、透明度高的企業可以更多選擇直接融資渠道,尤其是股票融資和債券融資。”劉元春&&,其中,主板將起主導作用,中小板、創業板以及新三板可以為新興製造業企業及時“補血”。

  除拓寬融資渠道以外,《中國製造2025》強調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如充分利用現有渠道,加強財政資金對製造業的支持,重點投向智能製造、高端裝備等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領域,為製造業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方式,逐步從“補建設”向“補運營”轉變,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同時,實施有利於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稅收政策,推進增值稅改革,完善企業研發費用計核方法,切實減輕製造業企業稅收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為實現上述任務,《中國製造2025》特別提出加強“互聯網+”應用,即深化互聯網在製造領域的應用。制定互聯網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的路線圖,明確發展方向、目標和路徑。發展基於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眾包設計、雲製造等新型製造模式,推動形成基於消費需求動態感知的研發、製造和産業組織方式。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由大變強 中國製造要躋身第一方陣
中國製造2025,拉上市場一起幹
中國製造如何與互聯網加出正效應
中國製造2025印發 智能製造等概念可期
苗圩:中國製造面臨發達和發展中國家“雙重競爭”
 
頻道精選:
【思想】讓企業家不“憋屈”簡政放權須到位 2013-06-14
【讀書】締造偉大的秘訣 2015-05-15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通訊信息詐騙“爆表” 部門協作不暢破案率畸低 2015-05-2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