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再取消49項非行政許可審批
此類審批概念退出歷史舞&
2015-05-15    作者:記者 方燁/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資料圖片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在前期大幅減少部門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基礎上,再取消49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將84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調整為政府內部審批事項。至此,國務院部門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清理工作全面完成。“非行政許可審批”這一概念退出了歷史舞&。
  《決定》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做好取消事項的落實工作,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防止出現管理真空,且不得以任何形式變相審批。調整為政府內部審批的事項,不得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實施審批;審批部門要嚴格規範審批行為,明確政府內部審批的權限、範圍、條件、程序、時限等,嚴格限制自由裁量權,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要進一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不斷提高政府管理科學化、規範化、法治化水平。
  資料顯示,本屆政府成立之初,國務院部門共有非行政許可審批453項。經過2013年和2014年前後七輪的清理,已經取消了209項。2014年4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清理國務院部門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通知》,決定通過一年時間對各部門現有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進行全面清理。今年5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對剩餘244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清理意見。
  國家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員鄒士年對此點評稱,從2014年國家審計部門發現的重大違法違規案件線索看,60%以上發生在行政管理權或審批權集中、掌握重要國有資産資源的部門和單位。簡政放權和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將會大大減少尋租的空間。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意味着非行政許可時代的終結。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推進行政審批體制改革,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都是為了有效約束政府行政行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將政府規範在履行管理職責的軌道內。同時,政府“亂作為”的手管住了,市場創新創業的腳就放開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將會迸發。“未來,我國還應盡快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為建立和完善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奠定堅實的基礎。”他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國務院再取消49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
國務院終結“非行政許可審批”
肖鋼:非行政許可審批擬全取消
今年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
國務院決定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
 
頻道精選:
【思想】化解地方債風險需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2013-06-14
【讀書】並購外企:中國如何獨闢蹊徑 2015-05-13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新興産業加速布局 中部經濟“迴旋”中積蓄動能 2015-05-14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