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規模新增5000億
業內稱,優質資産“入池”限制有望放開
2015-05-14    作者:記者 蔡穎/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資料圖片
  為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13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新增5000億元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規模,繼續完善制度、簡化程序,鼓勵一次註冊、自主分期發行;規範信息披露,支持證券化産品在交易所上市交易。試點銀行騰出的資金要用在刀刃上,重點支持棚改、水利、中西部鐵路等領域建設。
  今年初,銀監會、證監會資産證券化備案制,以及央行註冊制相繼推出,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認為,資産證券化發起機構類型在不斷擴張,投資者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基礎資産亦在逐步擴張。不過,潘功勝同樣指出,目前,資産證券化産品透明度和標準化程度不高,且産品主體為對公貸款證券化産品,“比較難通過大數法則、分析違約的代理,難以確定定價”,且“産品的定價機制仍然不完善,流動性也不夠”。“接下來央行將進一步從豐富基礎資産類型、強化信息披露等市場約束機制介入,繼續從規範發行標準,豐富市場參與主體等方面推進監管改革。”潘功勝説。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今年截至4月末,各類資産證券化産品發行規模約為635億元,其中銀行間信貸資産證券化不到550億元,相比去年而言發行節奏明顯放緩。“目前,大型銀行對信貸資産進行證券化來釋放資本佔用的意願並不強烈,反而今年很多地方金融機構參與意願較強。”一位評級公司分析人士分析稱,“從市場情況看,信貸資産證券化産品需求群體仍較為單一,仍以銀行自營和銀行理財等為主。另外,股熱債冷,信貸資産證券化産品收益率吸引力有限,一個3A級的信貸資産證券化産品一年期利率在4.8%到5.1%,再加上流動性不足,很多銀行寧願把優質信貸資産留存在自己手中,等到合適的時機再證券化處理。”
  還有業內分析人士判斷,鼓勵推動信貸資産證券化的政策方向是明確的,未來不排除會放開優質信貸資産“入池”的限制,豐富可以參與證券化處理的資産類型。
  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研究室主任劉煜輝認為,今年存量改造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筆,例如,金融企業壞賬核銷的門檻可能大幅降低、PSL抵押條件放鬆、推出特別債券或其變種來轉化公益性債務,金融救援、存量債務清理和地方預算鎖緊等一套東西會一起上。“大量潛在壞賬留在銀行體系內是非常危險的,會放大經濟‘硬着陸’的風險。宏觀上看,只有通過存量債務的減記和重組,清理‘僵屍信用’,才能為新增信用騰空間。”劉煜輝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國務院:進一步推進信貸資産證券化
信貸資産證券化交易尷尬遇冷
信貸資産證券化註冊制落地
央行發“紅利”允信貸資産證券化實行註冊制
27銀行獲信貸資産證券化資格
 
頻道精選:
【思想】劃撥國資充實社保是多贏之舉 2013-06-14
【讀書】並購外企:中國如何獨闢蹊徑 2015-05-13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南義烏、北臨沂”:兩大商貿之城傳奇啟示錄 2015-05-1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