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泡沫凸顯A股惡習
A股市場熱點觀察之三
2015-05-14    作者:吳黎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高達114倍的平均市盈率,227隻個股今年以來價格翻番,中國創業板正在上演的這場史無前例大泡沫的背後,是一幕機構投資者抱團取暖聯合做莊、散戶投資者跟風炒作、賣方研究推波助瀾、上市公司配合炒作話題的狂歡大劇。幾乎所有長期以來遭到詬病的A股陋習,均能在這場狂歡之中找到身影。
  於機構投資者而言,成熟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的機構投資者應當是市場砥柱中流,其投資行為應當具有長期性。然而在A股市場,由於公募基金的管理人和份額持有人利益分割,基金管理人往往更加看重規模,其投資習慣也具有散戶特徵。在這場創業板泡沫中,公募基金“大散戶”的陋習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不少創業板股票中,公募基金整體持有流通股比例已經達到了相當驚人的程度,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控盤。單個基金公司旗下的多只基金“抱團取暖”的景象也變得司空見慣,今年以來上漲最為猛烈的創業板股票中,均出現了同一家公募基金旗下産品集體重倉的情形。
  對散戶投資者來説,熱衷於概念主題炒作、沒有風險意識的陋習也表現得淋漓盡致。股民尤其是一些新股民,炒創業板不看基本面似乎已經成為了共識。根據深交所公布的數據,個人投資者4月以來繼續增持深市股票,凈買入金額(1313.12億元)比3月份增加105.60%。其中,個人小戶、中戶凈買入積極,分別凈買入1329.66億元和545.57億元,比3月份分別增加133.13%和99.86%。更值得關注的是,新股民的凈買入額8倍於老股民的凈賣出額。4月,新股民積極凈買入1504.60億元,比3月份增加25.37%;而老股民主要為凈賣出191.48億元。換言之,大量新股民散戶的基金買入,是造成創業板近期暴漲的主要因素之一。
  除了上述創業板二級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外,依靠基金分倉的賣方研究在這場泡沫中也表現得毫無節操可言。眾所周知,券商研究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基金分倉,在當前基金公司集體重倉創業板的情況下,出於利益考慮,很少見到券商分析師提示創業板風險。即使在當前的危險點位,也有不少賣方研究在為創業板估值泡沫尋找合理性,搖旗吶喊。周一海通證券發布報告&&,本輪A股牛市對應中國夢,牛途還長,降息助推牛市。創業板代表的成長股是本輪長牛主角,類似於2005年至2007年地産鏈,牛市就是泡沫化過程,買對就不怕貴。
  對於創業板上市公司而言,飛速上漲的股價意味着公司可以低成本進行場外並購,大股東也可以趁勢進行減持,因此也傾向於放任股價的泡沫化,一些公司更是自身頻頻製造炒作主題和概念。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有50家創業板公司發布了高轉增方案,10送10、10送15、甚至10送20已經變得司空見慣。一些創業板上市公司近年來更是並購、跨界動作頻頻,始終追逐市場炒作熱點。
  泡沫終究會破滅。在杯盤狼藉的餐桌底下,是A股市場種種陋習的集中體現,這些陋習共同製造了創業板市場如今的“癲狂”景象。這場瘋狂到底會以何種形式收場,我們拭目以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創業板三日漲近16% 機構青睞12股
創業板牛奔驚呆看空者
同係基金“團炒”創業板直面兩重風險
基金豪賭創業板“騎虎難下”
創業板指瘋漲4%背後:機構賣出力度減弱
 
頻道精選:
【思想】劃撥國資充實社保是多贏之舉 2013-06-14
【讀書】並購外企:中國如何獨闢蹊徑 2015-05-13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南義烏、北臨沂”:兩大商貿之城傳奇啟示錄 2015-05-1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