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嚴令脫困 神華中煤帶頭提價
越賣越虧 內蒙古六成中小煤企停産
2015-05-13    作者:記者 王璐/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最近煤價進入盲跌期,山西、內蒙古等産煤大省高熱值煤礦都是虧損的。越賣越虧的情況下,內蒙古中小型煤企六成左右停産,山西大同煤礦井出事後,地銷煤礦井都停了。”山西汾渭能源分析師王旭峰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説。
  而這只是煤炭業在寒冬中愈陷愈深的一個縮影。《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當前煤炭行業虧損面已逼近90%左右,部分企業不得不依靠借貸維持開支,資金鏈斷裂風險激增。
  當“黑金”變成了“白菜”,煤炭行業早已沒有昔日的風采。內蒙古自治區經信委數據顯示,一季度內蒙古西部優質動力煤售價同比下降30%。全區煤炭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7.3%,利潤同比下降31.9%。目前,半數以上的煤礦處於停産半停産狀態。
  “目前港口5500大卡報價在390至395元/噸,蒙煤最低有388元的報價。5000大卡的煤炭報價普遍在345元。而內蒙古部分大型煤企環渤海下水煤平均成本在400元/噸左右,賣一噸煤就得虧近20元,不少中小型企業撐不下去只能停産,而大企業要進行周轉資金、償還銀行利息、保證就業,只能以量補價來維持生産。”山西某貿易商解釋説。
  其他産煤省同樣不容樂觀。山東一季度全省煤炭企業累計虧損8.87億元,近九成煤礦虧損。而一季度山西全行業煤炭收入同比下降41%,累計虧損13.9億元。“企業運營愈發困難,資金緊張已經影響到安全投入和工資發放。”山西煤炭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説。
  自2014年7月以來,發改委已連續召開24次會議助煤炭業脫困,在4月9日上午的座談會上,提出要堅決把不安全的産量、不經濟的(虧損煤礦的)産量、煤質差的産量減下來,力爭在2014年基礎上,今年煤炭産量同比減少5%,並按季度核定,在行業通報。
  但實際的效果並不理想。為此,發改委近日再次召開2015年煤炭行業脫困暨經濟運行調節電視電話會議,提出了“四個嚴肅”:嚴肅地記賬算賬、嚴肅地檢查督查、嚴肅地聯合懲戒和嚴肅地分類問責。對違法違規建設生産煤礦採取法律、經濟、信用、行政等多種形式的聯合懲戒,對出現違法違規煤礦擅自復工復産、不安全生産、未兌現承諾、超能力生産等問題的地區有關部門和企業負責人進行問責。
  煤炭企業也開始借勢提價。《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多個下游電廠了解到,自5月10日開始,神華準5(熱值4300大卡)價格上調10元/噸,現價315元/噸。同時,中煤集團也確認,取消平九(熱值4600大卡)煤炭優惠政策,相當於價格變相上漲5至10元/噸。
  “內蒙古那邊停産很嚴重,煤企有意在控制港口的調入量,而且最近電廠在補庫存,主要是一些低熱值的煤種,所以部分煤炭品種資源有點緊張,價格略有上漲,但目前説企穩還為時尚早,煤炭控總量還是需要市場去解決,價格起不來,自然會停産,煤炭脫困還是取決於需求恢復情況。”王旭峰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發改委六措施部署煤炭業脫困
煤炭市場或加速洗牌
我國擬淘汰煤炭落後産能7779萬噸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發布
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可降低公眾損失
 
頻道精選:
【思想】環境治理首先要政績觀“綠化” 2013-06-14
【讀書】從IT到DT 2015-05-06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改革推進落實遭遇“軟抵抗” 利益固化現象浮現 2015-05-07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