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I六連跌航運業陷深度低迷 航運企業加快兼併重組步伐
2015-05-13    作者:記者 張彬/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截至5月7日,BDI(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報收573點,連續6日下跌。雖然截至5月11日報收578點,但是難掩航運業低迷窘勢。面對低迷的市場、經營下滑壓力,不少船東開始謀求整合重組。
  日前,舟山市對國有航運企業進行整合重組,舟山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將所屬航運資産整合重組成為浙江新一海海運有限公司,該公司已於5月1日起正式投入運營。浙江舟山一海海運有限公司已成立近60年,是舟山海運界的“搖籃”。在此基礎上,舟山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整合浙江舟山一海海運有限公司及舟山海星輪船有限公司擁有的17艘內、外貿船舶(共計運力50.7萬噸),設立浙江新一海海運有限公司。
  中海海盛4月15日發布了“控股股東中海集團正在籌劃與中海海盛有關的重大事項”的停牌公告。中海海盛是中國海運集團旗下的骨幹企業,也是海南省運力規模最大的航運企業,經營範圍主要包括以海南省港口為主的近洋國際航線運輸、國際海運,國內沿海及長江中下游各港間貨物運輸。中海海盛的停牌公告引發人們對央企級航運企業重組的遐想。
  航運企業掀起兼併重組潮並非空穴來風。2014年9月,國務院&&的《國務院關於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加快兼併重組,促進規模化、專業化經營,提升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交通部去年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海運企業有240多家,海運船隊總運力規模是1.42億載重噸。總體上説,目前我國海運業的總體狀況是規模較大,但是實力不強。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某證券分析師&&,現有的大型海運集團,因其在資源、管理、規模上的優勢,有望受益於政策,推進行業的兼併重組,提升經營的規模效應。
  關於媒體熱傳的整合傳聞,今年4月18日,中國遠洋、中海集運進行辟謠。值得注意的是,二者的辟謠公告行文表述如出一轍。事實上,早在2013年就有傳言稱中國最大的兩家航運企業中遠集團與中海集團將合併重組,時任中遠集團總經理馬澤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並未否認,並&&“任外界猜測”。當時,中遠集團旗下中遠集運與中海集團旗下的中海集運在內貿集裝箱運輸方面已達成合作協議,馬澤華&&希望通過其合作方式的探討推動航運企業間的合作。
  中金公司發布研究報告稱,由於集運公司的運營能力和運力規模對業績有很大的影響,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的集運業務如果整合,協同效應巨大,二者運力總和將佔全球運力的8%。而幹散貨運輸整合利好有限。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中國航運企業經營惡化趨勢放緩 三季度仍難大幅改觀
營改增後航運企業稅負增加20%
航運企業超80%虧損 振興航運業政策最快上半年&&
三季度現集體虧損 多家航運企業賣船補充現金流
內憂外患 中國航運企業慘對浮沉逆市謀生
 
頻道精選:
【思想】環境治理首先要政績觀“綠化” 2013-06-14
【讀書】從IT到DT 2015-05-06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改革推進落實遭遇“軟抵抗” 利益固化現象浮現 2015-05-07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