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會科學院7日發布《中國房地産發展報告(2015)》稱,2014年中國房地産待售面積首次突破6平方米,達到6.22億平方米,房地産市場總體供遠大於求。供求不均衡的現狀意味着2015市場將繼續去庫存。 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尚教蔚認為,房地産業的高庫存將引發一系列問題,如房企高庫存佔壓大量資金,資金成本持續上漲可能使部分房地産企業陷入經營困難甚至破産,從而導致部分項目停工、預售房屋無法按時交房,進而影響到購房者。 “對於北京等中心城市來説,並沒有供過於求,反而是三四線的小城高庫存現象尤為嚴重。”中國房地産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認為,所謂高庫存其實是部分城市庫存過高。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揚&&,隨着房地産市場一段時間的調整,掩蓋在泡沫下的供求關係水落石出,一些中部省市與部分沿海省市庫存多達二三年,因此這會是一個中期性的調整。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玨林&&,2015年國家層面“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地方政府為了減少商品房庫存也會&&一些支持政策,同時金融及財政政策也有利於住房消費。 “金融政策方面將相對寬鬆。”尚教蔚認為,2015年會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優化流動性的投向和結構,落實“定向降準”的相關措施。貨幣供應量增速應該擴大,延續2014年末相對寬鬆的態勢,有利於房地産企業和購房者。此外,2015年政府還會通過財政、金融、稅費等政策加大對房地産市場的支持力度。 王玨林認為,2015年房價上漲的可能性存在,但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地區分化導致人口聚集能力強的一線城市或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房價有回暖的趨勢,人口聚集能力差的部分二線城市或三線城市房價可能會延續下跌或者回調的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