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成中醫藥“走出去”突破口
2015-05-08    作者:記者 姚友明 劉碩/琿春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記者 劉碩/攝
    在與朝鮮、俄羅斯兩國毗鄰的吉林省琿春市,不少中藥商鋪和醫院裏都開始打出俄文招牌。在一些中醫針灸、按摩館裏,也越來越多地出現拖家帶口、金髮碧眼的俄羅斯面孔。在琿春,中醫藥在外國人中間受歡迎程度日漸升高,每年都有大批外國人前來尋醫問藥。
  琿春是中國中醫藥被世界接受的縮影。不僅外國人來到中國感受中醫藥的神奇,越來越多中國中醫藥企業、診所也邁開了走出去的步伐。

  俄患者為中醫藥點讚

  “中醫藥真的很神奇,治了很久沒治好的病很快就有效果了。”專程從俄羅斯趕來中國琿春看病的娜塔莎説。娜塔莎住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距離琿春180公里。“雖然盧布貶值很厲害,看病比兩年前將近貴一倍,但我不在乎,”娜塔莎説,“我利用休假跨過國境,就是為了找尋中醫那雙神奇的‘妙手’。”
  娜塔莎所説的回春妙手,其實指的是她在琿春市中醫院推拿科接受的頸椎牽引、推拿按摩、理療等一系列治療。兩年前,娜塔莎因為頸椎病不僅每日頭痛欲裂,而且腰和肩膀也經常感到不適。在聽聞身邊許多朋友都有去琿春看中醫的經歷後,她自己也決定嘗試一番。不過,經過醫生近半月時間的檢查和治療,娜塔莎的頭痛症狀仍然沒有明顯緩解,她灰心喪氣地回到國內,對中醫的印象一度大打折扣。
  然而就在娜塔莎回國一個月後的某一天,她突然感覺頭不痛了,腰和肩活動起來也比之前明顯輕快了許多,“就像病痛從來沒有降臨在我身上過一樣,”娜塔莎説,“從那時起,我成為中醫的真正粉絲,時隔兩年,我頭頸部的痛感又增強了。用中醫的專業術語説,這次再來中國,説明我又需要‘調理’了。”
  在千萬個來琿春求醫問藥的俄羅斯人中間,娜塔莎只是極為普通的一個。如今每天大約有3000名俄羅斯游客身在琿春,除去購物、觀光之外,在這個東北邊境城市修牙或進行中醫按摩推拿也是其旅行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僅在2013年,就有1200人次俄羅斯人在琿春市中醫院接受推拿治療,這一數字幾乎是2009年的兩倍。為滿足俄羅斯游客“醫療調養觀光”這一特殊需求,琿春市特意成立國際人才服務聯絡中心,聘用俄羅斯人向俄羅斯游客提供免費醫療信息諮詢。
  據琿春市中醫院院長王偉傑介紹,為了讓外國人享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這家醫院不僅聘請了專業翻譯,還專門成立了涉外門診。與前來就診的琿春市民一樣,外國人如今在琿春看病後也能由醫院建立一份“健康檔案”,“檔案”中對就診外國人的病史、過敏史和用藥情況進行記錄,一旦外國人再來琿春看病,他就能快速便捷地進入診療程序,最大程度拉近醫患雙方因語言、文化差異而存在的“心理距離”。
  “不僅有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患者,這次在琿春我還結識了一位來自堪察加半島的同胞,她往返琿春一趟看病大概要花掉1萬元人民幣,但仍然覺得不虛此行。我們不願意説自己國家醫術不發達,我們只是更願意相信實際效果。中醫只要有療效,就肯定能得到我們國民的認可。”娜塔莎説。

  未來市場潛力巨大

  娜塔莎身後幅員遼闊、人口基數相對較多的“鄰居”俄羅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成為令各路藥商垂涎欲滴的市場“大蛋糕”。相關資料表明,俄羅斯目前僅有幾百家企業生産藥品,這些企業在俄市場上的份額只佔大約20%,而其餘80%的藥品要依賴進口。據統計,俄羅斯每年醫藥市場的銷售額約70%來自進口藥,只有30%來自國産藥。而在俄遠東地區,進口藥更佔據80%的市場份額。
  除了俄羅斯本國藥品産能無法滿足其國民需求之外,一些生産企業還面臨生産能力低、生産工藝落後等問題。反觀我國卻擁有品類豐富的藥用資源、眾多的知名藥企和迅猛發展的醫藥工業。目前,不少我國藥企都開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醞釀打入俄羅斯市場。
  據悉,俄羅斯目前已是黑龍江哈藥集團重點出口的國際市場,而山東魯抗、天津天士力、三九醫藥及廣州醫藥等企業也已開始涉及對俄外貿業務。吉林省社科院俄羅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崔小西説:“實際上俄羅斯健康學院封閉型股份公司早在2007年就開始代理中國醫藥産品在俄銷售。目前該公司已與來自中國蘇州、北京等地的數家醫藥企業展開了合作。”
  崔小西發現,在“中國造”西藥、化藥在俄站穩腳跟後,中國的傳統醫藥——中藥也可以在俄羅斯市場中尋找發展的戰略空間。她介紹説,隨着俄羅斯國民經濟的復蘇和穩步發展,俄羅斯政府不久前對其個人醫療保健體系進行了改革,這一舉措將大幅提升俄羅斯民眾對藥品、保健品的需求,呼喚回歸大自然、希望用天然藥物和綠色植物來治療疾病和保健的中藥産業或許能在其中覓得機會。
  記者了解到,目前,中醫藥診所在美國等國家呈現遍地開花之勢,外國人對於中國傳統中醫藥的認識,從否定、排斥,到了解、接受,再到喜愛、信任。經過中國中醫藥人才的不懈努力,從民間市場到高端醫藥市場,中國中醫藥未來市場表現讓很多業內人士&&看好。

  中醫藥走出去步伐加快

  讓中醫藥走出去,不少人已經開始行動。王偉傑&&,鋻於目前當地中醫藥受外國人歡迎程度如此高,琿春市中醫院不僅要繼續擴大涉外醫療的規模,還計劃讓醫生走出國門,向更多人宣揚中醫藥文化,為更多外國友人提供醫療指導。
  然而,有專家指出,因為在原料來源、藥效機理、靶向原理等方面長期缺乏循證依據,中國中藥此前“走出去”的道路並不平坦:目前,中國尚未有一例治療性藥品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批准;英國也已從去年開始在境內全面禁售中藥。世界衞生組織甚至有報告稱,“中國的中藥出口額僅佔全球的3%到5%,不及近鄰韓國和日本”。
  面對困境,我國中藥企業並未停止“走出去”的步伐。為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把企業做大做強,許多中藥企業走上內部兼併重組之路。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我國國內藥企間共發生並購150起以上,交易金額350億元以上,而在2012年,雖然並購次數達到230起,但交易金額僅為283.74億元,單起並購規模與現在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除去通過兼併重組改善企業産品結構之外,對市場銷售額高、臨床價值大、市場價值高的中藥大品種實現“二次開發”也成為引領中藥行業發展創新的另一個重要策略。
  在天津市,多個現代中藥研發生産相關技術平台相繼建立,其中藥現代化綜合實力迅猛增長;在擁有2790種藥用生物資源的“醫藥大省”吉林省,其先後投入科研經費1.66億元,帶動企業投入19.5億元,支持64個醫藥大品種開展二次開發。2013年,這64個品種實現銷售産值近200億元,投入産出比為1:9。
  前不久,俄羅斯政府相繼&&《俄羅斯聯邦到2020年衞生保健發展綱要》、《2020年前俄羅斯制藥企業工業發展戰略》,其中提到鼓勵國外企業投資建廠和技術轉移的相關事項。此外,俄羅斯領導人也曾公開&&支持跨國醫藥公司在俄進行投資建廠,並建立人才隊伍。
  有數據顯示,俄羅斯醫藥市場的價值預計將從目前的250億美元左右增加到2020年的750億美元,這讓俄羅斯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成為多國藥企“拼殺”的一個“主戰場”。
  崔小西説,與西方國家相比,俄羅斯人心中的“綠色和天然”觀念也更為穩固,中藥企業只要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增加風險意識,充分熟悉俄羅斯當地政策、法律和人文環境並重視産品的質量,就很快會在俄羅斯醫藥市場樹立良好的民族品牌和信譽。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段繼東&&,在中藥企業實現並購重組之後,他們很可能會以俄羅斯為“突破口”,走向類似於輝瑞、賽諾菲安萬特等國際醫藥巨頭那樣的跨國發展道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國家級規劃發布
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印發
[中醫大家談]孔令謙:中醫藥平台不能做成“滴滴打車”
[岐黃策論]澳門建中醫藥科技園可做六件事
[他山錄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支持粵澳合作中醫藥産業園建設
 
頻道精選:
【思想】環境治理首先要政績觀“綠化” 2013-06-14
【讀書】從IT到DT 2015-05-06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改革推進落實遭遇“軟抵抗” 利益固化現象浮現 2015-05-07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